中國農工民主黨雲南省委員會

中國農工民主黨雲南省委員會

中國農工民主黨(簡稱農工黨),是以醫藥衛生、人口資源和生態環境領域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具有政治聯盟特點、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政黨,是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參政黨。

1956年10月,農工黨中央直屬昆明支部委員會成立,1985年10月14日,農工黨雲南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農工黨雲南省第一屆委員會,農工黨雲南省委正式成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農工民主黨雲南省委員會
  • 成立時間:1985年10月
  • 黨員人數:4047人(截至2015年12月底)
  • 主任委員楊鴻生
發展歷史,現任領導,參政議政,社會服務,自身建設,

發展歷史

新中國成立前,中國農工民主黨(簡稱農工黨)在雲南省沒有建立組織。新中國成立後,先後有7位農工黨黨員來滇工作。1955年,成立農工黨雲南省糧食廳小組,受農工黨重慶市委領導。1956年9月,農工黨中央來函,並附在滇工作的黨員名單,指示籌建農工黨中央直屬昆明支部。1956年10月,農工黨中央直屬昆明支部委員會成立,章本璆任支部主委。1957年後中斷黨務活動。1983年1月,恢復成立農工黨中央直屬昆明支部,章本璆任支部主委。
1985年10月14日,農工黨雲南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農工黨雲南省第一屆委員會,農工黨雲南省委正式成立。農工黨雲南省委歷任主任委員為劉崇智、舒自堯、陳勛儒。現為第七屆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鴻生。
農工黨雲南省委機關設辦公室、組織人事處、宣傳教育處、參政議政處、社會服務處、理論研究室。
截至2015年12月底,在昆明、曲靖、玉溪、昭通、楚雄、大理、紅河、保山、麗江建立州市級組織,在普洱、文山、臨滄成立支部,在箇舊、開遠建立縣市級組織。有州市級組織9個,縣市級組織2個,縣市級組織籌備組1個,基層委員會4個,總支18個,支部委員會125個,支部1個,小組4個。全省共有黨員4047人,平均年齡48.5歲,博士黨員154人,主體界別(醫藥衛生、人口資源、生態環境)占黨員人數的75 %。

現任領導

農工黨雲南省第七屆委員會
主任委員:楊鴻生
副主任委員:張寬壽(白族)、何雲葵(女)、董峻馬林昆(回族)、陳紀軍吳靜(女)

參政議政

一是按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提高質量、講求實效”的要求,樹立精品意識,搞好提案工作。省政協副主席、省委會主委陳勛儒在全國政協全會上共提交提案14件,其中《建立珠江上游(雲南段)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提案,賈慶林、曾培炎等中共中央、國務院領導作出重要批示,引起國家有關部門和雲南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在省政協九屆一至三次會議上,省委會分別作了《進一步完善我省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設》、《我省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現狀及對策》、《發揮優勢,促進雲南礦產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3個大會發言,提交大會交流材料3份,提出集體提案20件,有4件提案被評為重點提案,其中由農工黨省委領銜,各民主黨派省委會和省工商聯提出的聯合提案《關於讓老百姓吃上放心肉的建議》和《關於讓老百姓吃上放心糧油、保健食品的建議》,被列為省政協主席重點督辦提案。《關於讓老百姓吃上放心肉的建議》提案獲省政協優秀提案特別獎;《關於建立城鎮低保醫療救助基金》、《關於加強我省醫療垃圾管理,儘快建立固體廢物處置中心的建議》、《關於建立完善我省重大電網事故應急處理機制的建議》提案被評為優秀提案。二是積極開展課題調研。先後完成《雲南省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施及其完善的調研》、《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經濟建設》、《關於我省肉食品安全問題的調研》、《關注電網安全,促進經濟發展》、《雲南礦產資源型城市現狀及轉型對策研究》等15個調研課題。三是參政議政工作制度不斷完善,建立了與省衛生廳、省人口與計畫生育委員會、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對口聯繫制度,制定了《關於加強參政議政工作的實施意見》,使農工黨雲南省委會的參政議政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的規道。四是參政議政工作隊伍不斷壯大,全省共有各級人大代表18人(其中全國人大代表1人,省人大代表3人),各級政協委員111人(其中全國政協常委1人,省政協委員29人),有14位同志在各級政府及法務部門擔任實職,有2人被省政府聘為參事,有25人被各級政府部門聘為“特約四員”和行風評議員。

社會服務

在農工黨中央的關懷下,在中共雲南省委統戰部的指導下,在省委會主委陳勛儒的關心支持下,農工黨雲南省委會立足省情,充分發揮界別優勢和聯繫廣泛的優勢,努力做好社會服務工作,為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貢獻。一是積極引進資金開展捐資助學活動。引進農工黨上海市委會籌集的資金16萬元,並積極協調配套經費,共投資44萬元建成南華縣沙橋鎮山場村“農工滬滇匯裕希望國小”,並在該希望國小開辦民族班,資助60名貧困學生完成國小學業,並為南華縣23名貧困中小學生每年籌資13230元解決生活和學習費用;農工黨汕頭市委支持開展了“同一片藍天”捐資助學活動,共向騰衝縣32名貧困學生捐贈助學款4萬元。目前,正與農工黨上海市委會合作籌建雲縣涌寶鎮希望國小。二是開展定點幫扶和“三下鄉”活動。省委會定點幫扶紅河州元陽縣沙拉托鄉衛生院,開展技術指導和義診諮詢,並將美國愛心基金會通過農工黨中央初保基金會和社會服務部捐贈的價值40萬元的藥品和醫療用品轉贈該衛生院。省委會創新社會服務方式,與黨員所在單位、扶貧地政府部門和企業聯合開展社會服務,實現優勢互補,先後到大理鳳儀鎮、昭通磐河鄉、瀘西縣、五華區廠口鄉、雲縣涌寶鎮和元陽縣長青鄉等地開展送醫送藥、送科技、送文化下鄉活動,共捐贈、轉贈價值183萬多元的藥品和醫療用品,捐贈圖書1000冊,光碟100盤,發放各類宣傳材料8萬份,對1100名醫務人員進行了醫學專題講座,為數萬民眾開展了健康諮詢、心理諮詢和科技諮詢,進行了文藝表演,樹立了農工黨在民眾中的良好形象。陳勛儒主委獲農工黨中央社會服務工作“突出貢獻獎”,紅河州委會、玉溪市委會被評為先進集體,昆明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總支、省第一人民醫院總支、曲靖市第二支部被評為先進支部,沈紅、楊品才、聶天榮同志被評為先進個人。
2003年春,省委會積極配合中共雲南省委、省政府做好預防非典工作,動員廣大黨員為抗擊非典作貢獻。省委會領導積極向省政府提出建議,並深入一線調研、慰問,為廣大醫務人員鼓勁。省委會與昆明市委會聯合,率先開展“預防非典型肺炎宣傳諮詢活動”,宣稱防病知識,消除民眾恐慌心理。抗擊非典期間,雲南省共有208位農工黨黨員戰鬥在一線,並有許多黨員到農村、機關、學校,或通過廣播、電視、報紙宣傳防病知識,其中有2位同志被中共雲南省委、省政府表彰,有3個組織被農工黨中央評為先進集體,4位同志被評為優秀黨員,25位同志被評為先進個人。

自身建設

2002年5月,農工黨雲南省委換屆以來,在農工中央和中共雲南省委的領導下,在中共雲南省委統戰部的幫助支持下,以“把農工民主黨雲南省委建設成為政治堅定、作風過硬、工作紮實、團結求實、能把黨員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與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廣泛團結、求同存異,為雲南現代化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做出更大貢獻”為目標,以思想建設為核心,以培養高素質後備幹部為關鍵,以加強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為基礎,以參政議政、服務社會為組織建設的主要內容,以制度建設為保證,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推動了農工黨雲南省組織工作的健康發展。
一、加強學習,努力提高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
新一屆農工黨雲南省委把各級組織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新修正的《憲法》和《政協章程》和我黨中央十三大以來的會議精神,作為一項重要任務,狠抓落實。省委通過召開主委會議、常委擴大會議、專題報告會、培訓班等形式對黨員進行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繼承和發揚農工黨優良傳統的教育,深化農工黨員對參政黨性質、地位和歷史使命的認識。努力辦好《農工滇訊》信息刊物,並按照農工黨中央的要求,努力辦好農工黨雲南省委網站,把農工黨雲南省委網站辦成政治堅定,特色鮮明,形式新穎,服務農工黨員與民眾的出色網站。
二、制定目標,加強組織建設
根據組織發展應有利於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這一基本政治制度,有利於更好地發揮參政黨作用,有利於加強自身建設的原則,農工黨雲南省委在中共雲南省委和農工民主黨中央領導支持下,緊緊依靠中共雲南省委統戰部和各級統戰部門,嚴格把握髮展成員的條件,妥善處理好鞏固與發展,數量與質量,骨幹成員與一般成員的關係,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一是發展黨員注重質量。至2005年一季度,全省黨員由 2002 年換屆時的 1508 人發展到 2005人,其中具備高級職稱者占30.5%,中級職稱者占53.8%;黨員中有博士25人。黨員中,醫藥衛生界黨員人數占全體黨員人數的71.9%,科技界黨員人數占9%,教育界黨員人數占10.7%,經濟界、文化藝術界、法律界等其他界別黨員人數占8.3%。
二是注重地方組織和基層組織建設。在我省8 個州市已建立了組織。目前共有農工黨各級組織 94 個,其中州市級委員會 4個、州委籌備組(大理州、楚雄州) 2 個,縣市級委員會 2 個,昭通市已發展黨員 22 人,即將建立組織。高校基層組織建設得到相應發展。
三、加強幹部的培養使用
發揮旗幟性人物的作用是黨派組織建設顯示生機活力的關鍵。2002年農工民主黨雲南省委換屆後,通過領導重視和努力,一批年輕有為的新黨員走上基層組織領導崗位。為進一步加強後備幹部隊伍建設,省委下發了《中國農工民主黨雲南省委關於加強後備幹部隊伍建設的意見》,(雲農[2004]27號)提出後備幹部隊伍建設要適應我國人事制度改革要求,著眼於農工黨雲南省各級領導班子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需要;著眼於我省各級人大、政協政治安排的需要;著眼於推薦本黨優秀黨員進入各級人民政府、法務部門擔任領導職務需要;著眼於提高參政議政水平的需要,建立了以主要領導負總責,領導集體共同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組織部門負責實施的工作機制。按照幹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結構合理的要求,重點培養那些能夠代表各級組織參政議政的人才、能夠使黨務工進一步深化和提高的人才,在各個領域有突出成就的代表性人才。目前,農工黨雲南省委已建立了省部級、地廳級、處級及科級和專業技術等一批後備幹部人才庫。
四、加強制度建設
完善的規章制度有助於增強政黨意識,克服黨派工作的隨意性。農工黨雲南省委宣傳、學習借鑑執政黨成功的黨建經驗,用於指導自身建設,並以制度建設貫穿于思想建設、作風建設、組織建設之中。
一是制定了《農工黨雲南省委領導值班制度》,即兼職副主委輪流值班,充分發揮兼職領導的作用,參與日常黨務工作決策,在實踐中得到鍛鍊和提高,促進他們儘快成為既是學術領域的代表性人士,又是熟悉黨務工作的社會活動家。
二是制定《農工黨雲南省委領導班子成員聯繫地方組織、基層組織和黨員制度》和《機關幹部聯繫基層制度》。即省委領導均分別聯繫地方組織、基層組織和部份黨員開展工作。省委主要領導節假日都深入基層,聽取基層意見,了解基層情況,幫助解決問題,調動了廣大黨員的積極性,增強了凝聚力,樹立了深入基層、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三是完善了各種會議制度,切實貫徹民主集中制,努力把新一屆領導班子建設成“民主、團結、求實”的領導集體。
四是通過反覆修改並徵求中共雲南省委統戰部、組織部意見後下發了《中國農工民主黨雲南省委員會關於加強後備幹部隊伍建設的意見》,促進後備幹部隊伍建設走上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軌道。
五是制定《農工黨雲南省委與政府相關部門(衛生廳、計生委、藥監局)對口聯繫制度》和《農工黨雲南省委參政議政工作試行規定》,切實加強了與政府有關部門的聯繫,為提高黨員知情明政程度,提高參政議政質量和水平創造條件,使參政議政工作更加科學、規範、有序地向前發展。
六是加強農工黨省委機關的自身建設。提出了機關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的各項管理要求,使機關的辦文辦事和服務工作得到改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