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載人飛船工程

中國載人飛船工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一個工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載人飛船工程
  • 實施時間:1992年9月21日
歷史,組成,飛船發射,

歷史

1992年9月21日開始實施。從1992年9月至2008年9月共研製和發射4艘無人飛船(“神舟”1~4號)和3艘載人飛船(“神舟”5、6、7號),選拔和訓練了中國航天員,開展初步的空間科學技術實驗,建設了研製、生產、試驗設施和載人飛船發射場,測控通信網,著陸場和配套的基礎設施。

組成

載人飛船工程由載人飛船、飛船套用、運載火箭、航天員、發射場、測控通信和著陸場7個系統組成。載人飛船採用軌道艙、返回艙、推進艙三艙結構,質量約8噸。軌道艙和推進艙各安裝一對太陽電池翼。飛船額定乘員3人,在軌飛行7天。軌道艙和返回艙為密封艙。軌道艙為航天員生活和工作的場所,載人飛行任務完成後,軌道艙與返回艙分離,繼續在軌道上運行約半年的時間。
返回艙是發射、軌道機動和返回時航天員的座艙。返回艙再入大氣層後,當速度減至聲速以下、高度到達十幾千米時,啟動降落傘回收系統,乘降落傘軟著陸。
推進艙為飛船在軌飛行、變軌及返回制動提供動力和能源。載人飛船可攜帶300千克的科學和技術實驗的載荷,可進行對地觀測、微重力流體物理、空間生命、材料、環境、天文等科學技術實驗。發射載人飛船的運載火箭為“長征”2號F型。火箭由逃逸塔、整流罩、助推器組成,可將飛船送入近地點200千米、遠地點約350千米的近地軌道。
第一批預備航天員於1996年從空軍飛行員中選拔。經過基礎理論、專業技術和飛行任務3個階段,以及體能、心理、航天特因耐力及適應性的訓練,2003年6月,14名預備航天員均通過了結業考核,具備執行航天飛行任務的能力。在飛行前16小時,確定楊利偉執行首次載人飛行任務。載人飛船發射場位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主要包括技術區、發射區和航天員區。
採用垂直總裝、垂直測試、船–箭組合體垂直轉運和遠距離的測試發射模式。火箭從發射至入軌的測量控制由東風發射指揮控制中心實施。飛船的在軌運行和返回測量控制由北京指揮控制中心通過國內外的十幾個陸上測控站和“遠望”1~4號測量船實施。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作為北京指揮控制中心的備份。飛船主著陸場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以西地區,東西長約370千米,南北寬約230千米。副著陸場位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東南部,作為主場的備份。返回艙與航天員的搜尋、救援和回收,採用直升機為主、地面特種車隊為輔的方式實施。

飛船發射

1999年10月20~21日進行了首次無人飛行試驗,飛行時間1天,飛船為“神舟”1號,這次飛行主要考核運載火箭工作的性能及飛船的控制、運行和返回性能。2001年1月10~16日進行了第二次無人飛行試驗,2002年3月25日至4月1日進行了第三次無人飛行試驗,2002年12月30日至2003年1月5日進行了第四次無人飛行試驗。後3次均按計畫飛行7天,全面考核系統的工作性能和協調性。
飛船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返回主著陸場,軌道艙均留軌進行科學和技術實驗。在第二次和第三次飛行試驗中,飛船座艙內設定了模擬人體代謝的裝置,以驗證對航天員生存環境的保障能力。通過大量的地面試驗和4次無人飛行試驗證明,載人飛船工程總體和各系統性能達到設計要求,滿足航天員艙內生存、生活和工作的要求,發射、測控、回收等全過程的組織指揮和程式正確有效。
2003年10月15~16日進行了首次載人航天飛行。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5號飛船(見圖)於15日9時由“長征”2號F火箭發射升空,587秒後船箭分離,飛船進入近地點200千米、遠地點350千米、傾角42.4°的橢圓軌道。運行到第五圈飛船變軌進入343千米的圓軌道。在第十四圈軌道艙分離,返回艙與推進艙制動進入返回軌道。距地面約140千米時,返回艙與推進艙分離,16日06時25分返回艙安全著陸於主著陸場,楊利偉自主出艙。
2005年10月12日,“長征”2號F運載火箭將載有2位航天員費俊龍和聶海勝的“神舟”6號飛船送入太空。歷時115.32小時,航行325萬千米,於10月17日安全著陸,完成中國第二次載人飛行。“神舟”7號於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發射,9月28日17時37分返回艙成功著陸。9月27日16時41分,中國航天員翟志剛身穿國產“飛天”航天服步出軌道艙,在太空移動,持續約19分鐘。載人航天飛行獲圓滿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