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軟弱論

中國軟弱論

中國軟弱論,是部分中國民眾對於本國外交所展現的沒有實際意義的姿態而得出的一種結論。

基本介紹

  • 屬性:民間論斷
  • 特指:外交部
下面是澳大利亞《商業觀察》2014年3月5日文章,原題:來自北京的愛意
儘管幾乎是不受西方歡迎的人,普京在中國卻受到相當程度的歡迎。中國對這個北方鄰國愛恨交加,但最近幾十年來,這兩個前敵對國家的關係已解凍。在一些學者看來,普京對車臣、喬治亞、恐怖主義及最近的烏克蘭採取的姿態,為其(在華)贏得了榮譽。
中國某雜誌將普京選為今年的封面人物,細數其當權以來的成就。另一家報紙也對普京讚不絕口。中國社交媒體充斥大量普京的新聞和評論,他在外交政策和反恐問題上展現出的硬漢形象尤其令中國網民津津樂道。
普京為何在中國受到如此追捧?誠然,威權國家之間往往惺惺相惜、互相支持,但這並不能解釋他備受中國百姓的青睞。答案在於民族主義情緒日漸高昂的中國民眾對本國“軟弱”外交政策的不滿。鑒於西方普遍認為北京的外交政策正變得愈加咄咄逼人,這著實出人預料。
今年初,官媒稱“中國外交政策需要一位強人。”但民族主義日漸高漲且需要政府做出回應,正令北京面臨獨特的兩難困境。美國智庫東西方中心高級研究員饒義認為,“由於一直以來助長公眾民族主義熱情和自豪感,北京如今正承受著滿足民眾要求的負擔。”許多中國民眾認為,北京對西藏騷亂及與鄰國的領土爭端等諸多問題的反應“軟弱而怯懦”。在饒義看來,北京並不能在民眾的不良觀點中獨善其身。某些情況下,中國領導層面臨的壓力堪與尋求選舉連任的民主國家領導人相比。
他的分析提供了洞悉中國對其鄰國和華盛頓採取更強硬外交立場的深層原因。即便是強有力的威權政府也須迎合日益高漲的民族主義壓力,這是中國民眾為數不多但能安全參與決策的政治領域之一。中國某媒體上月的社論很能說明問題:中國民眾曾為外交部發言人寄鈣片並要求他挺起脊樑。該社論還稱中國民眾對“韜光養晦”的方針愈加厭倦,希望北京的外交政策更加強硬。
對我們(西方)而言,要謹記日益高漲的民族主義是北京決策過程,尤其是外交政策的重要考量因素。中國民眾對普京的迷戀在向所有人發出警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