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事歷史委員會,於2013年在國際軍事歷史委員會第39屆年會上申辦41屆年會並獲得成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軍事歷史委員會
- 成立時間:1938年
中國軍事歷史委員會,於2013年在國際軍事歷史委員會第39屆年會上申辦41屆年會並獲得成功。
中國軍事歷史委員會,於2013年在國際軍事歷史委員會第39屆年會上申辦41屆年會並獲得成功。中國軍事歷史委員會於2013年在國際軍事歷史委員會第39屆年會上申辦41屆年會並獲得成功。目前,各項籌備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最高軍事領導機構,簡稱(中共)中央軍委。其主要職能是:直接領導全國武裝力量。其組成人員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決定。黨的中央軍委由主席、副主席、委員組成,實行主席負責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黨組織,根據中央委員會的指示進行工作。歷史沿革 中央軍委即中國共產黨中央...
領導全國武裝力量的最高軍事統帥機構。1982年12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全國武裝力量。歷史沿革 1983年6月,六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鄧小平為國家中央軍委主席,決定葉劍英、徐向前、聶榮臻、楊尚昆為副主席。1988年4月,七屆全國人大一次...
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簡稱中革軍委。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中央蘇區的軍事領導機關。歷史沿革 1931年1月,根據中央決定組成蘇區中央局的同時,成立中華蘇維埃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簡稱中央蘇區中革軍委),項英任主席,朱德、毛澤東任副主席。6月,毛澤東任主席,朱德、項英任副主席。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
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的日常工作由周恩來主持,由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和總情報部的主要負責人組成的聯席會議辦理,聯席會議由聶榮臻主持。從1952年7月起,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日常工作由彭德懷主持。10月,軍委例會建立,由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幹部部的主要負責人參加。1954年9月20日,根據第一屆...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是新中國建立初期成立的國家最高軍事領導機關。1949年9月2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統一的軍隊,即人民解放軍和人民公安部隊,受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統率,實行統一的指揮,統一的制度,統一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是1954年根據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決定成立的開展國防工作的單位,1975年撤銷。後發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機構歷史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的規定,設立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
中國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1931年11月25日在江西瑞金成立,以朱德為主席。歷史沿革 中國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又稱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於1931年11月25日在江西瑞金成立,以朱德為主席,王稼祥、彭德懷為副主席。發布宣言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中國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等於...
《軍事歷史》創刊於1983年,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主管、中國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所主辦、解放軍黨史軍史研究中心承辦的軍事歷史學術性刊物。據2019年第06期期刊內頁顯示,《軍事歷史》編輯委員會有編委7人、顧問4人,編輯部有編輯3人、責任校對1人、美術設計1人、英文統籌2人、值班編輯1人。據2020年...
國際軍事歷史委員會,又稱國際比較軍事歷史委員會,是一個聯繫各國軍事歷史工作者的國際學術團體。組織簡介 該組織於1938年在巴黎成立,並作為國際歷史科學委員會的一個分會,參加其舉行的一切會議。1972年與國際歷史科學委員會分開,成為一個獨立的組織,但兩者仍密切協作。國際軍事歷史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協助軍事歷史學...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從事軍事運動的領導機關。1926年11月,為準備上海工人武裝起義,根據中共中央決定,中央軍事部改為中央軍事委員會兼上海軍事委員會。11月26日,上海區委成立軍事委員會,中央軍委仍然存在。張國燾任書記,因張國燾常駐武漢,軍委工作由周恩來負責並代任書記。1927年2月,根據中央決定,在上海...
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特例:蘇聯內務人民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相關機構 由委員組成的結構:1.政黨、團體、機關、學校中的集體領導組織(如: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體育運動委員會,校務委員會)。2.機關、團體、學校、企業等為了完成一定的任務而設立的專門...
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1948年9月會議的精神,1948年11月1日中共中央軍委作出《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團以上各部隊均冠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字樣。從此,“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名稱一直沿用。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最高軍事機關為中央軍事委員會,由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軍種,軍事航天部隊、網路空間部隊、...
中央軍事委員會 主席 鄧小平 (1982年9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決定)副主席 葉劍英(1982年9月—1985年9月) 徐向前 聶榮臻 楊尚昆(常務副主席)(1982年9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決定)註:從1983年6月開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設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
楊少俊,研究員。男,1931年1月出生,江蘇鎮江人。中共黨員。畢業於北方交通大學。現任職於後勤指揮學院學術研究部。人物履歷 研究員,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軍事歷史研究會秘書長,千百萬人才工程軍事學評審。主要業績 1950年12月在抗美援朝運動中參軍,先後在總後勤部、後勤學院從事外軍後勤研究工作。50年代...
9月26日,中央軍委發出《關於軍委組成人員的通知》,調整了中央軍事委員會成員。中央軍委主席為毛澤東,副主席為林彪、賀龍、聶榮臻;軍委常委為毛澤東、林彪、賀龍、聶榮臻、朱德、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羅榮桓、徐向前、葉劍英、羅瑞卿、譚政。羅瑞卿為軍委秘書長。軍委日常工作由林彪主持。10月20日,中央軍委發出通知,經...
11月,根據中革軍委決定,方誌敏、劉疇西、樂少華、聶洪鈞、劉英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團軍政委員會,方誌敏任主席,領導該軍團創立新蘇區。1936年11月,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指定陳昌浩、徐向前為正、副主席組成西路軍軍政委員會。1937年8月,洛川會議後,一一五師軍政委員會由林彪、聶榮臻、周昆、蕭華組成,林彪任書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中國共產黨在新解放的城市設立的過渡性政權組織。隨著解放區的面積不斷擴大,新解放城市存在複雜的階級鬥爭以及各種反動勢力,為加強黨的領導,建立新的革命秩序,中共中央決定各個新解放城市成立軍事管制委員會統一管理軍政事宜。軍管會由人民解放軍軍區及前線司令部人員組成,設主任、副主任各...
(二)選舉產生中央領導機構和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通過中央書記處成員,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組成人員,批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常務委員會和書記、副書記;增選、增補中央領導機構成員,增補中央書記處成員、中央軍事委員會組成人員。(三)聽取和討論中央政治局工作報告。(四)討論和決定關係黨和國家事業...
歷史沿革 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8月,鄭新潮局長與載濤顧問在剛成立的中央軍委炮兵司令部馬政局工作,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參戰,由於戰爭急需大量的軍馬,炮司軍馬局收集大量軍馬受到局限,1951年1月,鄭新潮執行軍委命令和上級首長指示,投身籌備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馬政局。鄭新潮是八路軍中...
2016年1月,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政治工作部由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改編而來,屬於軍改設立的新部門。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後,總政治部的正規化機制才逐步地完善。毛澤東在建國之初指示: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總政治部基本任務是:按照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的決議和指示,確定全軍政治工作的方針和任務,指導...
20世紀80年代後,軍事歷史研究進入了繁榮時期,先後成立了中央軍委戰史委員會、中央軍委軍史戰史編審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中央軍委軍史編寫領導小組等機構。把研究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戰史作為總結歷史經驗、探索規律,指導建軍、作戰和軍事鬥爭準備的重要工作。一大批軍種、兵種史,部隊發展史,...
歷史沿革 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國防動員部,前身為1930年八總部時期代與總參、總政平行的“總動員武裝部”。1985年7月,因百萬大裁軍,中央軍委擴大會議通過《關於改變組織體制的決議(草案)》,根據該決議併入原總參謀部。2016年1月,設立的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國防動員部,即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是軍改後...
中國人民解放軍連隊建立的全體軍人的民眾組織。由全連軍人大會選舉產生,經中國共產黨連隊支部委員會審查批准。 委員會主任一般由幹部擔任, 副主任一般由戰士擔任。其任務是:在黨支部領導下和連長、政治指導員指導下,開展政治民主、 經濟民主、 軍事民主,組織課外活動。歷史與發展 革命軍人委員會的前身是士兵委員會...
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會全稱“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成立於1940年3月,是汪偽政權的政治指導機關,負責“議決”立法原則、施政方針、軍事及外交大計、財政及經濟計畫、確定偽國民政府主席、委員、五院院長、各政務官之人選。簡介 下設法制、外交、財政、經濟、軍事、交通、教育、內政、社會事業九個專門委員會。1943...
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所有國家機構的總和或所有國家權力機構形成的網路體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構,是指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所有國家機構的總和或所有國家權力機構形成的網路體系。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家監察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地方各...
委員會內實行合議制集體領導,各委員分掌委員會下屬重要機關,其決議須經出席委員2/3通過方可生效,重要文告、命令由主席和有關部門長官聯合簽署頒布。歷史階段 1926年 1926年4月16日,國民黨中央、國民政府舉行聯席會議,推舉蔣介石為軍事委員會主席。6月初,國民政府為準備北伐,特設定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任命蔣介石...
軍事學術研究委員會( The Military Academic Research Committee)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研究軍事學術、軍隊建設問題的諮詢機構。1983 年 6 月在各總部、軍區、軍種、總部各二級部成立相應分會。由主任、副主任和若干委員組成。主任由各大單位一名副職兼任。各級委員從軍隊離休幹部中聘請。主要任務:參與軍隊編制體制、武器裝備...
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組織政務院,作為國家政務的最高執行機關。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組織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作為國家軍事的最高統轄機關;組織最高人民法院作為全國最高審判機關;組織最高人民檢察署作為國家最高檢察機關。在中央和省之間還設有大行政區一級的國家機構即人民政府委員會或軍政委員會。1954年至1975年 中國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