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以中國貨幣政策對區域經濟影響存在差異性的事實為問題導向,分析了在中國特定的經濟金融環境下,貨幣政策對區域經濟影響的理論模式,貨幣政策對區域經濟產生差異性影響的作用機理;並實證研究了貨幣政策區域效應各個地區的差異程度,檢驗了貨幣政策區域效應的影響因素和傳導途徑。最後提出了減少貨幣政策對區域經濟負向效應的對策建議。
作品目錄
| |
| |
| 第八章 中國貨幣政策區域效應成因——基於各省份數據的實證分析 |
| |
| |
創作背景
貨幣政策是指中央銀行通過一定的貨幣政策工具影響經濟變數,進而實現巨觀經濟目標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可見,貨幣政策是具有總量調控作用的政策工具。但是從現實經濟運行來看,區域經濟對貨幣政策的反應並不一致,無論從反應時滯和反應大小來看,都存在著明顯的差別。對歐盟、美國、印度、澳大利亞、德國等經濟體的研究表明,貨幣政策區域效應在大國經濟中是廣泛存在的。中國人民銀行每次採取擴張或緊縮的貨幣政策,客觀上都對區域經濟造成了不同的影響。比如,2007年人民銀行通過頻頻加息和多次提高準備金率的方式實施緊縮的貨幣政策,導致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中小企業由於資金鍊中斷出現了大面積的倒閉,對東部地區經濟造成了較大的衝擊。貨幣政策對區域經濟的差異性影響已經成為備受關注的問題。基於此,《中國貨幣政策區域效應理論與實證研究》深入分析了中國貨幣政策對區域經濟產生差異性影響的作用機理。
作品思想
一、該書通過對貨幣政策決策機構演變歷程、貨幣政策決策機制的國際比較和貨幣政策工具的階段性實施的考察,發現中國貨幣政策具有幾個可能對區域經濟影響存在差異的特殊性。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程度、區域經濟結構差異、區域經濟周期差異、區域金融結構都存在顯著的差異,貨幣政策在這些差異下可能會對區域經濟產生差異性影響。中國與國外的貨幣政策和區域經濟金融環境存在種種區別,需要建立適用於中國特定經濟背景下的理論分析框架,並結合中國的經驗數據對貨幣政策區域效應進行實證研究。對區域經濟金融差異的定性和定量的描述為中國貨幣政策區域效應機理分析提供了經驗證據。
二、該書對中國不同區域的AD-AS曲線分析表明,在貨幣政策衝擊下,東部發達地區產出變動大於中西部等欠發達地區,但是東部地區的價格變動小於中西部等欠發達地區。區域貨幣乘數模型分析表明,基礎貨幣投放在區域間分布並不平衡,大部分基礎貨幣分布在東部地區;而東部地區的通貨—存款比率和存款準備金比率也低於中西部等欠發達地區;在貨幣政策衝擊下,東部地區貨幣供給量的變動程度高於中西部等欠發達地區。對區域貨幣政策乘數模型的分析表明,發達地區的貨幣政策乘數大於欠發達地區的貨幣政策乘數。貨幣政策發生變動時,發達地區經濟受貨幣政策的影響程度大於欠發達地區。
三、在理論和機理分析的基礎上,該書通過單位根檢驗、協整檢驗、VEC模型、脈衝回響函式、方差分解實證研究了中國貨幣政策的區域產出效應和價格效應。並採用變數相關散點圖的方法分析了中國貨幣政策效應的成因。(1)對中國貨幣政策區域產出效應的實證分析表明,中部地區受貨幣政策影響的區域效應較大,東部次之,東北地區較低,西部地區最小。中部地區受到貨幣政策擴張衝擊的正向效應遠遠小於東部,受緊縮衝擊的負向效應較為明顯。東部地區的脈衝回響值較大的原因主要是來自貨幣政策正向效應。東北地區國有經濟比重大,市場化程度不高,受貨幣政策衝擊影響小於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受貨幣政策衝擊的脈衝回響最小,西部地區經濟變動與貨幣政策的擴張緊縮周期具有較強的不一致性。方差分解的結果表明,貨幣政策在短期內對區域產出變動貢獻度較高,但是長期趨於減弱,對一個區域經濟變動起最重要作用的還是區域的內生性因素。(2)貨幣政策區域價格效應實證結果表明,各個區域價格的動態回響程度較為類似,貨幣政策衝擊基本沒有造成中國各個區域價格出現差異性的變動。方差分解的結果表明,貨幣政策對各個區域價格變動的動態貢獻度也較為接近,說明貨幣政策對各個區域價格的影響方式比較類似。(3)中國貨幣政策區域效應成因的實證結果表明,區域產業結構、企業結構、國際收支結構、銀行結構在解釋貨幣政策區域效應上具有顯著性。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王丹,女,1981年出生,浙江金融職業學院投資與保險系副教授,經濟學博士,研究方向為金融理論與政策。2003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獲學士學位。2006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專業,獲碩士學位。2009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經濟學院西方經濟學專業,獲西方經濟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