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象科學觀:易、道與兵、醫(修訂版)

《中國象科學觀:易、道與兵、醫(修訂版)》是於2008年1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劉長林。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象科學觀:易、道與兵、醫(修訂版)
  • ISBN:9787802309890
  • 頁數:932頁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叢書名::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學術著作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提出,文化和科學形態之深刻的思維根源是“時空選擇”。人類在對待(認識、審美)世界時,不可能時空並重:或以空間為主,時間為輔;或以時間為主,空間為輔。西方屬於前者,中國屬於後者。世界有無限多的層面,因此科學是多元的,不是一元的。迄今人類在科學上至少主要形成了兩個源,兩個流:一個是西方,一個是中國。以此立論,作者對易、道認識論及中國兵學、中醫學的哲學基礎做了新的闡釋,說明主客相融、天人合一同樣是一條有效地認識世界的路線。

作者簡介

劉長林,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目錄

目 錄
上 冊
導 言……………………………………………………………………………………………1
(一)科學與科學方法是兩個概念………………………………………………………1
(二)現象的意義和價值…………………………………………………………………4
(三)現象層面的規律及實質……………………………………………………………13
(四)中國傳統是研究象科學……………………………………………………………16
第一編 易、道認識論
一 中國思想原點——以時為正………………………………………………………………21
二 中西方不同的認知取向……………………………………………………………………27
(一)西方實體求原………………………………………………………………………27
(二)中國觀物取象………………………………………………………………………43
三 抽象思維與意象思維………………………………………………………………………51
(一)關於抽象思維的認識方式…………………………………………………………51
(二)《周易》的意象思維………………………………………………………………55
1《周易》意象思維的基本要點 …………………………………………………56
2八卦是意象思維的認識模型 ……………………………………………………61
3與時間密切相關的六對範疇 ……………………………………………………63
4氣與象 ……………………………………………………………………………69
(三)老子的意象思維……………………………………………………………………71
1老子提出有兩類認知體系 ………………………………………………………71
2“為道”與“為智”的區別和比較 ……………………………………………77
3以“為道”之知統攝“為智”之知 ……………………………………………85
4道的時象性 ………………………………………………………………………91
四 老子論有無相生……………………………………………………………………………98
(一)存在論之“無”——“有生於無”………………………………………………98
1“無”是萬物之本始,是無限 …………………………………………………98
2“無”是無形之隱,蘊涵無限創造——兼評二程的“百理俱備” …………101
3何謂“無無”,何謂“有無” …………………………………………………105
4一多互涵,使無限更完美 ………………………………………………………107
5以氣釋“無” ……………………………………………………………………109
(二)方法論之“無”——“無為而無不為”…………………………………………111
1“無為”是以“無”為特徵的行為 ……………………………………………113
2“無為”——長盛不衰之道 ……………………………………………………116
3“法自然”——贊化萬物,應對複雜——兼談莊子之“逍遙” ……………119
4“日益”“日損”——突破有限之訣 …………………………………………129
(三)時間性價值觀——“鎮之以無名之朴”…………………………………………138
五 《周易》執無御有…………………………………………………………………………144
(一)易、道、神、器——時間化的宇宙結構…………………………………………145
1“易”為宇宙本根 ………………………………………………………………145
2《易緯》對“易”的詮釋 ………………………………………………………149
3《易傳》中的易與道 ……………………………………………………………152
4形而上下是無和有的統一——兼評程頤的“道非陰陽” ……………………155
(二)因時而變——易的複雜性及應對…………………………………………………161
1天地至賾,垂衣而治 ……………………………………………………………161
2與時偕行,唯變所適 ……………………………………………………………167
3陰陽不測,感而遂通 ……………………………………………………………173
4範圍天地,曲成萬物 ……………………………………………………………181
(三)生命倫理……………………………………………………………………………185
1萬物皆有生的權利 ………………………………………………………………185
2坤陰的二重地位 …………………………………………………………………192
六 意象邏輯及象規律的特徵…………………………………………………………………201
(一)意象思維的基本邏輯規律…………………………………………………………201
1意象思維與形式邏輯 ……………………………………………………………201
2時行律——“與時偕行” ………………………………………………………203
3易簡律——“易簡而天下之理得” ……………………………………………205
(二)象規律的三種形式…………………………………………………………………210
1感應式規律——附論取象比類 …………………………………………………210
2境域式規律 ………………………………………………………………………222
3常守式規律 ………………………………………………………………………235
七 象科學與體科學的關係——兼談現代系統科學的性質…………………………………249
(一)象規律與體規律之比較……………………………………………………………249
1自然狀態與預設狀態 ……………………………………………………………249
2個別與類別 ………………………………………………………………………252
(二)象科學與體科學對稱互補…………………………………………………………255
1認知中時間與空間的關係 ………………………………………………………256
2兩種整體觀:象整體和體整體 …………………………………………………262
3象科學與現代系統科學 …………………………………………………………267
4象科學與體科學的不同功能 ……………………………………………………270
八 漢語與意象思維……………………………………………………………………………273
(一)“言不盡意”說的由來……………………………………………………………273
(二)漢語的兩大特長……………………………………………………………………276
1以簡御繁 …………………………………………………………………………276
2顯隱相成 …………………………………………………………………………276
(三)漢字對漢語的補足和加強…………………………………………………………280
(四)漢字的意象性和抽象性……………………………………………………………285
(五)漢語漢字的特殊性和普遍性………………………………………………………289
(六)一顯多隱與象科學編碼……………………………………………………………292
第二編 易、道與兵學
九 生以關係——萬物之緣……………………………………………………………………299
(一)道由關係生物………………………………………………………………………299
(二)易卦剛柔立本………………………………………………………………………303
十 中和圜道——天地之規……………………………………………………………………312
(一)“中”指精守常道,順時而動……………………………………………………312
1中道的二重涵義 …………………………………………………………………312
2中與正相互補白 …………………………………………………………………320
3孔子之“中庸”本義為何 ………………………………………………………322
4朱熹注“中庸”的嚴重失誤 ……………………………………………………325
(二)“和”:協同關係,生物創新……………………………………………………328
1“和”是天道本性 ………………………………………………………………328
2“和”主柔,為生物建業之本 …………………………………………………330
3“和”貫天道全程 ………………………………………………………………334
4“和”是神之機,新之源 ………………………………………………………336
(三)易道中的平衡與不平衡……………………………………………………………339
1中和是開放式圓圈 ………………………………………………………………339
2平衡寓於圜道之中 ………………………………………………………………342
3不平衡在圜道和創新中的作用 …………………………………………………348
十一 陰陽自組——生化之綱…………………………………………………………………355
(一)太極制令,兩儀從聽………………………………………………………………355
(二)陰陽概念的來源……………………………………………………………………360
1“陰陽之義配日月” ……………………………………………………………360
2“陽本為雄,陰本為雌” ………………………………………………………362
3“乾,陽物也;坤,陰物也” …………………………………………………365
(三)中國式的自組織哲學………………………………………………………………368
1陰陽協同 …………………………………………………………………………369
2陰陽正反饋 ………………………………………………………………………371
3陰陽交合 …………………………………………………………………………373
4陰陽疊環 …………………………………………………………………………375
(四)陰陽與對立統一規律…………………………………………………………………379
1研究世界的不同層面 ……………………………………………………………379
2各有所指,互不包含 ……………………………………………………………380
3兩種不同的關係 …………………………………………………………………380
十二 唯民是保——兵之價值…………………………………………………………………382
(一)繼善成性,和為貴…………………………………………………………………382
(二)兵不得已而用之……………………………………………………………………387
(三)“能以眾正,可以王”——民心為勝利之本……………………………………395
(四)神武不殺……………………………………………………………………………402
(五)君子與詭道…………………………………………………………………………408
十三 兵法尚象——中國兵學的走向…………………………………………………………415
(一)“制器尚象”,用兵屬“器”——再論取象比類………………………………415
(二)戰爭主要表現為象…………………………………………………………………421
(三)智取高於力取………………………………………………………………………424
(四)人的因素重於物的因素……………………………………………………………429
(五)知易行難,重在運用——有可傳,有不可傳……………………………………438
(六)用兵要則不離象………………………………………………………………………441
1把握軍事主動權 …………………………………………………………………442
2創造精妙的組織和戰勢 …………………………………………………………445
3及時獲取準確的動象信息 ………………………………………………………44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