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語言一直是傳媒的工具,偶被提及也只是作為文藝作品中的配角。中國話博大精深,每一種語言和方言都代表著一種文化,每一條分支都傳承著一道文脈,它們有著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在紀錄片《中國話》里,你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語音語調,千言萬語的中國話迴旋激盪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影響著每一個中國人的一生。紀錄片《中國話》每期主題各不相同,以語言的韻味、語言和方言的形成、國語的演進、語言的傳承、語言背後的情感、各異的溝通方式及對語言的保護為主題,巨觀又不失細節地梳理出中國話傳承的脈絡,讓每一句中國話都有跡可循,也讓不同主題都能在片中得到深入淺出的拆解和闡釋。
分集劇情
第1集《言之有味》
著重講述流淌在中國人血液中的中國話的腔調和韻味,從《詩經》中尋找古代漢語的發音方式,輾轉不同地域尋找方言聲調的秘密,還有彩虹合唱團構擬宋代人的發音方式,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譜寫曲子,探尋中國人的文化基因。
第2集《步履聲聲》
《步履聲聲》則展現了我們最熟悉的中國話的演變歷程,人口的遷徙影響了語言、方言的形成,豐富的地形地貌也創造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獨特語言現象。
第3集《同心共語》
《同心共語》將國語的前世今生生動地傳遞至觀眾眼前,希望讓觀眾看到國語隨時代發展迎來的新變化,看到中國人與國語更緊密的連結,讓國語與中國人一起充滿活力地前行。
第4集《言傳身教》
第四集以《言傳身教》為主題闡述了中國話的傳承力量,呈現了雲南哈尼族山歌、南京白局等獨特語言形式。
第5集《言為心聲》
《言為心聲》用語言打開了觀眾記憶深處的情感,母親的歌謠、苗語中“心”的狀態、神奇的語氣助詞……一字一句之間,是中國人情感的紐帶。
分集劇情參考資料
幕後製作
《中國話》選擇以人為敘事主體,創作團隊輾轉四川、北京、河南、江蘇、海南、廣東、湖南、陝西、湖北、雲南等地探訪,採訪了兩百多位普通的中國人,以樸實的講述,讓“中國話”有了畫面、有了感情、有了性格,觀眾在觀看節目時,能自然而然尋覓到一種親切的歸屬感和熟悉感。
2019年,央視紀錄片《中國話》的編導找到湖南日報美食編輯,要以長沙方言入鏡,拍攝一段工作日常。剪出來只有2分多鐘,其實拍攝了整整3天。7月11日至12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大型紀錄片《中國話》攝製組來到從江縣西山鎮頂洞村取景拍攝侗族文化,攝製組將通過鏡頭語言,展示侗族人語言文化。《中國話》攝製組以兩名老師走進西山鎮頂洞村學習侗族大歌為主線,通過訪談、情景再現方式講述侗族大歌的保護傳承與發展的故事,攝製組還將鏡頭對準了不同人的生活和工作場景,並邀請侗族大歌傳承人進行訪談。8月,央視紀錄頻道大型紀錄片《中國話》攝製組執行總導演鄢郁專程來到我縣錢庫鎮調研蠻話方言,尋找合適的拍攝對象及切入點。2018年3月30日至4月1日,央視九套紀錄片《中國話》在鄱陽縣游城鄉朗 埠村、鄱陽湖國家濕地公園等地拍攝,深入記錄漁民們在生產生活中使用的方言,並採訪漁民和漁業漁俗專家等。
主創團隊
主創團隊參考資料
幕後花絮
湖南日報美食編輯接到任務的時候是無比緊張的,對於80年代、90年代以及之後出生的新長沙人來說,哪怕是土生土長,日常也大多是“塑膠國語”走天下,長沙話的使用頻率其實並不多。
3天的時間,湖南日報美食編輯團隊就像招待外地來玩的朋友一樣,帶劇組拍攝團隊打卡了一家又一家長沙特色店鋪。用長沙話推薦了一道又一道的長沙美食。
為了讓潮汕小吃和潮文化跟隨遊客更好地“走出去”,廣東省級非遺項目酒粬發粿製作技藝傳承人王雙龍的兒子王明鑫還致力於打造潮汕手信,推出了蘭花根、笑棗等“茶配”小吃,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獲獎記錄
發行信息
閱讀量
該片開播三日內,微博平台主話題#紀錄片中國話#閱讀量超5000萬,話題#見識到古人說話的複雜程度了#、# 90歲播音員奶奶一開口就是教科書#登上微博要聞榜。
作品評價
通過對中國語言文化深入淺出的梳理,《中國話》深入到歷史的進程中,深耕中華語言文明的脈絡,以廣闊的視角和具象化的表達,勾勒出跨越時空的語言圖景,展示中國話的波瀾壯闊與意義深遠,觀眾也跟著紀錄片進行了一次難能可貴的語言知識科普。圍繞“中華語言文化”這一命題,紀錄片《中國話》給出了它的答案:國語讓你走得更遠,而不管你走多遠,方言都能幫你找到回家的路——源遠流長的文化歷史和地域特徵,造就了中國人與生俱來又花樣繁複的語言生態;中國話是我們世代相承的文化根脈,也承載著每一個中國人的情感記憶。(《工人日報》評)
該片以記錄和保護中國的語言文化為出發點,通過對語言學者及普通中國人的採訪與講述,系統性地挖掘、梳理和探究“中國話”的起源發展和獨特魅力,填補了語言文化類紀錄片的空白,帶來了根植於血脈的“語言”新風潮,在社會上引起了熱烈反響。(北京語言大學中國語言政策與標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饒高琦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