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歌通史:先秦卷》由李炳海所著,填補了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一項重要學術空白。其中有多處創新:一是從多民族融合的角度探討了中國詩歌發展的內在規律,是第一部名副其實的中國詩歌通史;二是包括漢語詩歌中的詩、詞、曲,少數民族的史詩、抒情詩、宗教祭祀等各類詩體,是第一部詩體完整系統的中國詩歌通史;三是打通古今,是一部時間跨度最長的詩歌史。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詩歌通史:先秦卷
-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 頁數:673頁
- 開本:16
- 品牌:人民文學
- 作者:李炳海 趙敏俐
- 出版日期:2012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02009064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詩歌通史:先秦卷》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緒論
一詩體的演變
二詩歌與音樂的因緣
三多種文化屬性並存
四藝術原型的多元生成
五創作、傳播主體和詩潮起落
第一章先周時期的詩歌
第一節詩歌的起源
第二節從原始歌謠到夏、商詩歌
第三節《周易》卦爻辭的詩性因素
第二章《詩經》的結集、分類
第一節《詩經》名稱的由來
第二節《詩經》的作者、採錄和編輯
第三節《詩經》的分類
第三章《詩經》的文本結構
第一節《詩經》的句型及組合方式
第二節《國風》的篇章結構
第三節《雅》詩的篇章結構
第四節《頌》詩的篇章結構
第四章《詩經》的演唱方式
第一節《國風》的演唱方式
第二節《國風》及《小雅》同名歌詩的演唱
第三節《雅》詩的演唱方式
第四節《頌》詩的演唱方式
第五章商、周祖先頌歌
第一節商族祖先頌歌
第二節周族祖先頌歌
第六章西周前期詩歌
第一節大武歌詩
第二節成王告廟詩
第三節表現成王功德的詩歌
第四節《國風·豳風》中的西周早期詩歌
第七章西周后期詩歌
第一節厲王時期的變雅
第二節宣王中興階段的詩歌
第三節幽王時期的怨刺詩
第八章寫作時段待考的西周詩歌
第一節認定西周詩的依據
第二節題材類型及藝術表現
第三節西周時期詩歌的傳播與接受
第九章春秋前期的詩歌
第一節西周后期變《雅》的餘緒
第二節東周王畿的詩歌
第三節綿延湧現的衛國詩歌
第四節和齊襄公、文姜相關的齊國詩歌
第五節反映狩獵兵戎為主的鄭詩
第六節《召南》的王姬出嫁詩
第十章春秋中期詩歌
第一節易地再創的衛國詩歌
第二節晉國、秦國詩歌的常體和新變
第三節變《頌》為《雅》的魯詩
第四節宋國和陳國的歌謠
第五節引詩的頻繁和賦詩的初興
第十一章具體寫作時段待考的春秋前期、中期詩歌
第一節貴族君子的德音和閒暇
第二節婚戀離合的恩怨情仇
第三節遠思近懷和傷逝悼亡
第四節狩獵曲和船夫謠
第十二章春秋後期詩歌
第一節鄭詩的編定及春秋後期作品
第二節春秋後期的雜歌謠辭
第三節引詩、賦詩、唱詩和說詩的盛衰
第十三章戰國中期生成的新詩體——楚辭
第一節楚辭的詩體淵源
第二節楚辭的章法結構
第三節楚辭的句型類別
第十四章屈原的《離騷》
第一節篇題及抒情主人公的名字
第二節抒情主人公的神遊
第三節抒情主人公的求女
第四節佩飾意象的文化內涵
第五節時間意象的生命體驗
第十五章《離騷》的姊妹篇《九章》
第一節人生憂患期的心路歷程
第二節從詠物言志到寫景抒情
第三節歷史、現實和想像的交融
第四節同類意象的演變和重構
第十六章楚地的神弦曲——《九歌》
第一節《九歌》對多種文化因素的整合
第二節神靈的政治屬性和世俗情懷
第三節神靈形象的自然屬性
第四節《九歌》的表演方式
第十七章千古奇文《天問》和《招魂》
第一節《天問》的結構和以古鑒今
第二節《天問》的提問體及格調
第三節《天問》的敘事順序及編次
第四節《招魂》的敘事技巧和審美風尚
第五節《大招》與《招魂》的異同
第十八章宋玉、荀子的詩歌及戰國詩教
第一節宋玉的《九辯》
第二節荀子的《成相》
第三節荀子的《佹詩》和《賦篇》
第四節戰國詩教
結語
後記
一詩體的演變
二詩歌與音樂的因緣
三多種文化屬性並存
四藝術原型的多元生成
五創作、傳播主體和詩潮起落
第一章先周時期的詩歌
第一節詩歌的起源
第二節從原始歌謠到夏、商詩歌
第三節《周易》卦爻辭的詩性因素
第二章《詩經》的結集、分類
第一節《詩經》名稱的由來
第二節《詩經》的作者、採錄和編輯
第三節《詩經》的分類
第三章《詩經》的文本結構
第一節《詩經》的句型及組合方式
第二節《國風》的篇章結構
第三節《雅》詩的篇章結構
第四節《頌》詩的篇章結構
第四章《詩經》的演唱方式
第一節《國風》的演唱方式
第二節《國風》及《小雅》同名歌詩的演唱
第三節《雅》詩的演唱方式
第四節《頌》詩的演唱方式
第五章商、周祖先頌歌
第一節商族祖先頌歌
第二節周族祖先頌歌
第六章西周前期詩歌
第一節大武歌詩
第二節成王告廟詩
第三節表現成王功德的詩歌
第四節《國風·豳風》中的西周早期詩歌
第七章西周后期詩歌
第一節厲王時期的變雅
第二節宣王中興階段的詩歌
第三節幽王時期的怨刺詩
第八章寫作時段待考的西周詩歌
第一節認定西周詩的依據
第二節題材類型及藝術表現
第三節西周時期詩歌的傳播與接受
第九章春秋前期的詩歌
第一節西周后期變《雅》的餘緒
第二節東周王畿的詩歌
第三節綿延湧現的衛國詩歌
第四節和齊襄公、文姜相關的齊國詩歌
第五節反映狩獵兵戎為主的鄭詩
第六節《召南》的王姬出嫁詩
第十章春秋中期詩歌
第一節易地再創的衛國詩歌
第二節晉國、秦國詩歌的常體和新變
第三節變《頌》為《雅》的魯詩
第四節宋國和陳國的歌謠
第五節引詩的頻繁和賦詩的初興
第十一章具體寫作時段待考的春秋前期、中期詩歌
第一節貴族君子的德音和閒暇
第二節婚戀離合的恩怨情仇
第三節遠思近懷和傷逝悼亡
第四節狩獵曲和船夫謠
第十二章春秋後期詩歌
第一節鄭詩的編定及春秋後期作品
第二節春秋後期的雜歌謠辭
第三節引詩、賦詩、唱詩和說詩的盛衰
第十三章戰國中期生成的新詩體——楚辭
第一節楚辭的詩體淵源
第二節楚辭的章法結構
第三節楚辭的句型類別
第十四章屈原的《離騷》
第一節篇題及抒情主人公的名字
第二節抒情主人公的神遊
第三節抒情主人公的求女
第四節佩飾意象的文化內涵
第五節時間意象的生命體驗
第十五章《離騷》的姊妹篇《九章》
第一節人生憂患期的心路歷程
第二節從詠物言志到寫景抒情
第三節歷史、現實和想像的交融
第四節同類意象的演變和重構
第十六章楚地的神弦曲——《九歌》
第一節《九歌》對多種文化因素的整合
第二節神靈的政治屬性和世俗情懷
第三節神靈形象的自然屬性
第四節《九歌》的表演方式
第十七章千古奇文《天問》和《招魂》
第一節《天問》的結構和以古鑒今
第二節《天問》的提問體及格調
第三節《天問》的敘事順序及編次
第四節《招魂》的敘事技巧和審美風尚
第五節《大招》與《招魂》的異同
第十八章宋玉、荀子的詩歌及戰國詩教
第一節宋玉的《九辯》
第二節荀子的《成相》
第三節荀子的《佹詩》和《賦篇》
第四節戰國詩教
結語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