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部南水北調工程》是2003年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一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西部南水北調工程
- 作者:林一山
- 出版時間:2003年01月
- 出版社:水利水電出版社
- ISBN:9787508406268
- 裝幀:平裝
《中國西部南水北調工程》是2003年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一山。
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區位於中國青藏高原東南部的川、青、甘、寧、蒙、陝、晉等中國西部與北部地區,壩址處海拔高程2900-4000米。引水幹線是採用引水隧洞穿過長江與黃河的分水嶺巴顏喀拉山調水入黃河,長距離隧洞輸水採用自流方案。西線工程總布局為:大渡河、雅礱江支流達曲—賈曲聯合自流線路,調水40億立方米; 雅礱江...
《中國西部南水北調工程》是2003年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一山。內容簡介 本書以從河流到洪水區的引水線路為線索全面展開,共分14章,主要內容包括:西部調水的必要性與供水範圍、可調水量的分析、水源工程共引水線路、水源工程及其技術可行性、總乾渠工程方案比較、供水區工程規劃、工程量和工程投資及...
南水北調安陽市西部調水工程是一項南水北調中線配套工程。主線長48.41公里。其中隧洞工程全長13.18公里。工程簡介 南水北調安陽市西部調水工程的起點位於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39號口門,終點為林州市第三水廠,主線長48.41公里。其中隧洞工程全長13.18公里。由中國中鐵五局施工。發展歷史 隧洞工程 隧洞穿越采空...
中國的南水北調工程即是從長江流域向黃河、海河兩個流域調水。此外還有引灤入津、引黃濟青、東深供水等工程。簡介 跨流域調水(interbasin water transfer)指修建跨越兩個或兩個以上流域的引水(調水)工程,將水資源較豐富流域的水調到水資源緊缺的流域,以達到地區間調劑水量盈虧,解決缺水地區水資源需求的一種重要...
實施“西電東送”是我國資源分布與生產力布局的客觀要求,也是變西部地區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促進東西部地區經濟共同發展的重要措施。南水北調 綜述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但水資源的空間分布極不平衡。南水北調工程是中國計畫興建的 從水量充沛的長江流域向乾旱缺水的北方諸流域輸水的超大型跨流域調水...
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以下簡稱重大水利基金)是國家為支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解決三峽工程後續問題以及加強中西部地區重大水利工程建設而設立的政府性基金。2019年7月1日起,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徵收標準降低一半。原則 重大水利基金按下列原則籌集和分配:(一)三峽工程建設基金向重大水利基金平穩過渡,保持三峽...
本書既從理論層面探討了評價大型資源調配與生態恢復工程區域效應的方法,又進行了大量的數據與資料分析,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對研究區域經濟的專業學者和政府管理人員均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青藏鐵路和退耕還林(還草)五大工程是中國西部大開發的標誌性工程。這幾大工程的實施不僅改變了...
1953年就提出了水庫移民工程的新理念,1975年率先成立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專門機構。先後完成了《葛洲壩工程的決策》、《中國西部南水北調工程》、《河流辯證法與沖積平原河流治理》和《林一山論治水興國》等專著。為水利工程技術理論和長江流域綜合治理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是當代水利事業專家,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的...
東水西調即中國東水西調工程。我國“東部水多地少,西部水少地多”,實施“東水西調”可實現我國東、西部地區水資源和土地資源的互補,拓展我國生存與發展空間,促進新疆經濟的發展,改善西部地區生態環境。依託東水西調建立開發特區,開發高效節水種植業、畜牧業、礦產開發和加工、石油天然氣太陽能風能等能源開發、...
4.5水沙災害及水沙利用 第5章西部地區水量資源開發利用 5.1西北地區水資源概況 5.2西北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5.3西北地區生態環境問題 5.4西南地區水資源概況 5.5西南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 第6章西部地區調水實例 6.1調水工程的歷史 6.2世界調水工程 6.3我國南水北調工程 6.4西部地區調水...
目前世界上正在規劃的大型調水工程有:北美洲的跨國調水計畫,打算從阿拉斯加和加拿大西北部調水至加拿大中部,美國西部和墨西哥北部,年調水1375億立方米;蘇聯歐洲部分的“北水南調”工程,計畫調水310億立方米;中國的“南水北調”工程,其中東線方案從長江下游引水到天津,枯水年規劃調水300億立方米,中線從漢江的...
朔天運河指的是從西藏朔瑪灘到天津的運河,西藏水救旱中國。朔天運河也稱“大西線工程”,是由郭開等人提出的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和空間分布不均問題的大膽構想。西線調水 這六種方案分別為:①小西線調水方案(黃委會方案),調水量195億立方米;②建大電站抽水的藏水北調方案(中科院中考會方案),調...
《水脈》是由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拍攝的以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為主題的八集大型文獻紀錄片,於2014年10月17日-10月20日登入央視一套綜合頻道。每天22:30兩集連播。央視科教頻道從10月18日-10月25日每天20:34一集連播。包括財經頻道、中文國際頻道、紀錄頻道在內的多個頻道陸續播出。該片是一次首開先河的中國重大水利...
按照計畫,“海水西調”工程將從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達到海拔1200米高度,途徑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再順北緯42°線東西方向的窪槽地表,流經燕山、陰山以北,出狼山向西進入居延海,繞過馬鬃山余脈後流入新疆。這意味著,項目全程將穿越四條山脈、一個湖泊,涵蓋中國西部的八大沙漠。海水西調”工程主要分為兩大階段...
陝西省內南水北調的實際運作是從1993年開始的。當時劉春茂副省長專門批示,撥付10萬元用於查勘工作,受省水利廳委託,省水利學會組織相關水利專家從5月初開始,依據省水利廳的要求和工作大綱,借鑑國內外調水工程的實踐經驗,開展了省內南水北調工程查勘工作。省水利廳認為查勘報告提出的調水工程是解決關中缺水問題的...
《林一山治水文集(套裝上下冊)》就是這方面的著述,分七篇編輯,內容包括:林一山治水文叢,序文集,高峽出平湖——長江三峽工程,河流辯證法與葛洲壩工程,河流辯證法與沖積平原河流治理,中國西部南水北調工程,林一山縱論治水興國。作者簡介 林一山(1911年6月-2007年12月30日),男,1911年6月出生於山東...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加壩擴容後的丹江口水庫陶岔渠首閘引水,沿線開挖渠道,經唐白河流域西部過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方城埡口,沿黃淮海平原西部邊緣,在鄭州以西孤柏咀處穿過黃河,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全線自流到北京、天津。輸水幹線全長1421公里,其中天津輸水幹線約155公里。規劃分兩期實施。按照南水北調中線...
九重鎮隸屬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 ,位於南陽盆地西部、淅川縣東南部,地處豫、鄂兩省四縣市(河南省淅川縣,鄧州市、湖北省丹江口市、老河口市)交界處。因古代水利工程九重堰而得名,有丹陽湖東岸"視窗"鎮之稱。九重鎮是南水北調渠首鎮。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和渠首所在地,一渠清水永續北送,滋潤了...
《河流辯證法與沖積平原河流治理》是2007年長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河流辯證法與沖積平原河流治理》作者當代水利事業家、長江水利委員會創建者林一山任,在96歲高齡且雙目失明的艱難條件下,繼《林一山治水文選》、《葛洲壩工程的決策》、《高峽出平湖》及《中國西部南水北調工程》等專之後,又推出了這部力作...
1987年7月,國家計委正式下達通知,決定將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列入“七五”超前期工作項目。1991年4月,七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將“南水北調”列入“八五”計畫和十年規劃。1992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代表大會把“南水北調”列入中國跨世紀的骨幹工程之一。1995年12月,南水北調工程開始全面論證。2000年6月5日,...
何家莊,村內有6000餘口人,南水北調中線從何家莊村西穿過。歷史遺蹟 遺址位於新樂市何家莊村北約300米處,遺址北約300米為中同村,南距新樂市約7公里。遺址地表早年因燒磚取土被挖掉1.5米-2.5米,使遺址上部堆積遭到嚴重破壞。根據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京石段引水明渠從遺址的西部邊緣穿過的情況,本次發掘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