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由於中國南北方水資源的嚴重不平衡,導致中國的北方地區以19%的水資源支撐了46%的人口,64%的耕地和45%的GDP。中國作為貿易出口大國,高耗能的產業方式使中國本已枯竭的淡水資源更加雪上加霜。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有300個城市缺水,110個城市嚴重缺水,其中中國有29%的人正在飲用不良水,其中7000萬人正在飲用高氟水,他們主要分布在華北、東北、西北和沿海地區,水已經成為這些地區經濟發展的瓶頸。有專家估計,2030年前中國的缺水量將達到600億立方米。中國的南水北調工程建成一條“四橫三縱”的巨大中華水網。四橫就是從西往東流的四條大江大河,長江、黃河、淮河、海河,三縱就是南水北調的東線、中線、西線。這三條線路和四大江河連通,形成了南水北調四橫三縱的大格局。屆時,將改變中國河流自西向東的主要流向,形成由南向北、全球最大的人工天河。高清文獻紀錄片《水脈》,是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與中央電視台聯合製作的,內容包括工程建設、大規模移民、文物保護、環境治理、水資源管理、綜合效益及對世界的貢獻等。該片是一次首開先河的中國重大水利工程電視文化傳播行動,向世界展現南水北調工程不僅為中國的和諧發展提供了核心的動力,也為人類怎樣突破生存困境、謀求未來發展提供了卓越的東方智慧。這是一部關乎世界一億多人口命運轉折的史詩巨片!這是一個空前絕後以卓越東方智慧改變地球水系的水利壯舉!歷時五十多年,它不僅是一個浩大的世界性水利工程,更見證了世界的滄桑巨變,貫穿了新中國的歷史,飽含著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夢想!
播出信息
央視一套(綜合頻道)2014年10月17日-10月20日 每天兩集連播
央視十套(科教頻道)2014年10月18日-10月25日 20:34 每天一集連播
央視九套(紀錄頻道)2014年11月4日-11月11日晚20:00每天一集
央視二套(經濟頻道)2014年11月10日-11月13日21:55開始每天兩集
劇組人員
分集介紹
八集大型文獻紀錄片《水脈—南水北調》分集簡介
第一集《奔流不息》
1961年4月12日清晨,在丘拉塔姆地區一個叫做拜科努爾的地方,一個年輕人將從這裡的航天發射場向太空進發。這一天,人類遠遠超越了雄鷹飛翔的高度,第一次實現了遨遊太空的夢想。這個年輕人就是27歲的尤里·加加林。當東方號飛船掠過中國大地的時候,此時,這裡的人們正在進行著一場改造山河的壯舉。
為了防洪、發電和灌溉,十多萬中國人用體力和意志,在長江最長的支流漢水之上,建造著一座2500米長、162米高的巨型大壩—
丹江口水庫,它是當時中國最大的水利工程,那么,為什麼當時的人們要修建這么大的一個水庫呢?
中國的南方水多,經常發生洪澇災害,而北方地區卻嚴重缺水,南水北調工程就是要修建東、中、西三條輸水線路,將南方的水輸送到乾渴的北方,從根本上解決南澇北旱的現實,這是一個歷時六十多年的戰略工程。而丹江口水庫就是中線工程的源頭,它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就已經開始建造。
其實,中國的缺水問題早已嚴重影響了未來的發展,中國的水資源擁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中國北方的北京、天津、山東、河南、河北等9個省市,人均水資源擁有量遠低於國際公認的人均500立方米極度缺水警戒線。
大多數人無法想像,目前北京人均水資源占有量還不足100立方米,假如世界上每人擁有一杯水,中國人每人只能擁有這杯水的1/4,而北京人只能喝到這杯水的1/88。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中國的水利工程技術人員就開始對南水北調工程進行規劃和設計,最終形成了現在的引水方案: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從江蘇揚州附近抽取長江水,利用京杭大運河及與其平行的河道逐級提水北送,並連線起調蓄作用的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和東平湖;出東平湖後一路向北穿過黃河,輸水到河北、天津,另一路向東,經濟南輸水到煙臺、威海。整條線路惠及江蘇、安徽、山東、河北、天津五省市。
中線工程以長江中游的湖北丹江口水庫為水源地,通過開挖渠道經過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方城埡口,然後在鄭州以西穿過黃河,沿京廣鐵路西側自流北上,沿途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供水。
西線調水,在長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礱江和大渡河上游築壩蓄水,通過隧洞穿過巴顏喀拉山,向黃河上游補水。
但是,南水北調工程實施過程充滿艱辛與爭議,有人質疑需不需要從南方引水?引水會不會帶來生態災難?能不能通過地下水來解決北方用水問題?工程移民會不會造成社會動盪等等。
本集將系統論述水與人類社會發展,水利與中華文明的辯證關係。攝製組前往人類四大文明的發源地,運用實證考古的手段,以大量、一手的歷史資料和重要文物,論述了水與人類文明興衰密不可分的關係。通過對美國、以色列等調水工程大國的實地調查說明了中國南水調工程的必要性,而對印度等缺水國的調查則發現,超采地下水會給國家帶來巨大的災難。以人類與水的關係為背景,重點敘述了水與中國社會發展的關係。
第二集《世紀構想》
南水北調,分別從中國的西部、中部、東部,以三條線路將中華文明的兩大母親河——長江與黃河連通起來,跨越崇峻的高山、廣袤的平原,經過眾多的城市和鄉村,將中國南部豐沛的長江水源源不斷地輸送到缺水的北方。
然而,從構想到規劃,從規劃到實施,就像中國治水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一樣,南水北調,這個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規模跨流域調水工程,這個匯聚了幾代中國人智慧和心血的世紀工程,注定要走過一段漫漫征途。
1952年深秋,59歲的毛澤東乘專列離開北京,開始了他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次外出視察,他此行的第一站來到河南開封的黃河岸邊,面對眼前的這條滔滔大河,“南澇北旱”的現實讓熟讀歷史的毛澤東陷入沉思。毛澤東在這次考察過程中,並沒有過多地談論如何治理黃河的問題,卻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一個更為宏大的戰略構想: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
正是從那時起,為了從長江上游調水入黃河這個構想,艱難的南水北調線踏勘工作整整持續了半個多世紀,幾代水利工程技術人員,30多次深入中國西部這片不毛之地,獲得了大量珍貴的地形、水文、氣象等基礎資料。甚至有人把生命永遠地留在了這片崇山峻岭之間,直至今天,南水北調西線工程仍在規劃設計當中。
1958年8月,在北戴河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水利工作的指示》,第一次正式提出“南水北調”的規劃,同時決定動工興建丹江口水庫作為向北方調水的水源地。
1974年,歷經16年終於竣工的丹江口水庫,蓄積起了100多億立方米的巨量水體,按照規劃,將從丹江口水庫開挖一條渠道一路向北輸水,直至北京,這就是南水北調的重要線路之一——中線。
歷盡波折的丹江口水庫,終於在千山萬壑間實現了“高峽出平湖”的奇蹟,南水北調這個世紀構想終於邁出了走向現實的第一步。
位於京杭大運河和新通揚運河交匯處的江都水利樞紐,1961年12月開始動工興建,歷時16年完成,這個擁有4座電力抽水站、12座水閘的龐大水利工程,可以以每秒400多立方米的提水速度向北方抽引長江水。這裡被確定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起點。
但是,要把這個南水北調東、中、西三條線路宏偉的調水藍圖變為現實,不僅需要解決一系列難以克服的世界性技術難題,更需要有足夠強大的國力支撐,現實的使命和歷史的責任,像千鈞重擔壓在這一代人的身上。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國民生產總值不過2500多億美元,人均290美元,只相當於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的20%。僅就當時的國力而言,還不允許中線和東線同時上馬,東線和中線只能兩者選一,誰先誰後,這道選擇題整整困擾了中國十多年之久。
改革開放讓中國的東部和南部地區率先煥發了勃勃生機,而在這一過程中,南北方的格局也在發生著悄然的變化,昔日的“南糧北運”轉變為“北糧南運”。位於中國北方的黃淮海地區成為中國糧食的主產區,產量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一半以上,而這裡正是水資源短缺矛盾最為突出的地區,這個問題不解決,將會直接影響到中國未來的糧食安全。
尤其是北京,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這箇中國最重要、最具活力的城市,一直承受著人口快速膨脹的巨大壓力,伴隨著城市規模的迅速擴張,北京缺水的嚴重程度也在逐年加劇。當地表水日益短缺,北京三分之二的用水不得不靠超采地下水來維持,致使城區地下水位下降了近40米,相當於十幾層樓的高度。
在嚴峻的現實面前,南水北調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2001年6月,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開工;
2001年7月,北京贏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
2001年11月,中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此時,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已突破1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在經歷了近30年的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已經具備了建造南水北調這一巨型工程的國家實力和科技實力。
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調工程走完漫長而艱難的論證過程,東線和中線一期工程正式動工興建。
本集內容主要是南水北調工程歷史背景及規劃論證、決策部署過程。在這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中國的科研人員為制定出更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嘔心瀝血,東、中、西三條工程線路如何設計、誰先誰後,近百位院士和幾千專業領域的專家在五十多年的論證中本著為國家負責的態度爭論激烈、充滿曲折。許多重大決策都得到歷屆中央領導的極大關注,最終在國家整體實力增強的背景下,東線和中線工程同時上馬,世紀構想在今天得以實現。
第三集《縱橫江河》
南水北調,迄今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調水工程,它所消耗的混凝土足以建造100座跨越長江的大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南起湖北丹江口水庫,北到北京和天津。其間要越過約600條河道、200條灌溉渠,近30次橫穿鐵路。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南起江蘇揚州,在山東境內分兩路輸水,一路北上天津,另一路向東到達膠東半島。將建設13個梯級泵站,安裝160台大型水泵,把從長江抽引的水逐級提高到將近13層居民樓的高度。
兩條長度均超過一千公里的輸水幹線,將把長江這一世界第三大河流的江水,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乾渴的中國北方。
然而,人們的夢想和雄心正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
如何在幾十米深的河床之下開鑿兩條超過3公里的隧洞,從而穿越黃河。如何架設起1600噸重的巨型渡槽,並承受相當於黃河所帶來的水流壓力。如何使長江水一步一步提升,越過40米的高度屏障。
數十萬名建設者鋪展在中國大地的工程現場。
它雲集著中國最頂尖的水利工程專家和技術人員,以及超過1000家在工程建設領域富有實力與經驗的施工單位。
他們將迎接巨大而嚴峻的考驗,逾越一個又一個技術屏障。
本集重點講述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解決了哪些世界級工程難題、有何科技創新。南水北調工程極其複雜,難度很大,是當今世界最大規模的跨流域調水工程,溝通中國黃河、長江、淮河、海河四大水系,工程建設者克服重重困難,中線工程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修建的湖北丹江口老壩基礎上增高13米,根據高度落差的原理,實現水由湖北自流到達北京,此項工程具有世界級難度,因為老壩存在許多工程隱患,通過一系列複雜的施工,工程人員最終讓老壩重新背起了一座新壩,解決了這一世界難題。同時中線工程修建了許多世界上最大的渡槽幫助江水跨越河流和鐵路,最重要的是,中線工程修建了長達4公里的隧洞,在黃河底部穿越,施工過程歷盡艱辛、意外重重。東線工程修建了13座梯組泵站,將江蘇揚州附近的長江水提高到十幾層居民樓的高度到達山東,利用山東高於天津的落差,將水自流至天津,整個建設周期長達12年,創造了9項世界第一。
第四集《告別家園》
2011年5月30日,在河南淅川縣倉房鎮胡坡村,鄉村教師王品蘭在胡坡村張灣國小給學生們上了最後一堂課。
一向不愛打扮的她,戴上了擱置已久的假髮。
作為鄉村教師的王品蘭,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庫區移民。
十天后,胡坡村將有165戶648口人搬遷到500多公里外的河南輝縣,原本堅強的她,在課堂上最終沒有忍住內心的陣陣酸楚。但是,除了離別的傷痛,王品蘭最大的擔憂就是搬遷到了輝縣那邊,自己還能不能當一名代課教師。她真的很怕今天的這最後一課,會成為她教師生涯中的最後一課。
南水北調工程僅丹江口庫區移民就有34.5萬人,移民大軍中有年逾古稀的老人,咿呀學語的孩童;身強力壯的中年漢子,剛剛過門的小媳婦。有在水上漂泊半生的船夫,也有一輩子面朝黃土的農民。他們將告別故鄉,然後在陌生的土地上開始新的生活。
即將到來的大遷徙,在與丹江口水庫咫尺之遙的河南省淅川縣劉樓村激起了波瀾,這裡的村民將遷移到60多公里外的鄧州市裴營鎮。雖然距離並不算遠,但舉家遷居到一個環境生疏的地方,意味著將失去多年來靠辛勤打拚和苦苦積累才擁有的一切,劉樓村是庫區少有的富裕村,這些年通過水產養殖和多種經營,鄉親們光在信用社裡的存款就有1000多萬,很多村民堅決不願意搬遷。
不願意搬遷的劉樓村人,找到了一個可以擺上桌面的理由——鄧州裴營鎮的土質不好。他們要求改變搬遷方案,否則就不離開劉樓村。
而在同是淅川縣的沿江村,村民吳德功因為水庫擴容已經先後三次遠赴他鄉,面對未來,他進退兩難。移民張永剛的父親張朝生,內心也經歷著煎熬,全家移民搬遷後,世世代代遺留下的祖墳怎么辦?
南水北調工程移民在國際上有個專用名詞叫——“非自願移民”。世界銀行非自願移民的業務手冊上,寫著這樣一句話:“過去的經驗表明,發展項目中的非自願移民,不僅沒有緩解,反而常常加大了嚴重的經濟、社會和環境風險。”
1988年,印度開始興建138米高的撒多撒羅瓦大壩,這是訥爾默達河谷工程中的一座多功能巨型水壩。工程的設計者誇耀說,訥爾默達河谷工程是人類歷史上所能構想出的最豪邁的河谷工程——它將重組訥爾默達河及其41條支流,把這些河流變成一系列階梯式的水庫。
然而,撒多撒羅瓦大壩卻沒有成為現代文明的豐碑。
大壩導致8萬5千戶家庭、大約50萬人被迫搬離家園。由搬遷安置所引發的矛盾與衝突伴隨著工程建設的整個過程,很多移民在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裡始終流離失所。 1995年,印度最高法院勒令大壩停工。撒多撒羅瓦大壩連同那個夢想中無比恢宏的訥爾默達河谷工程,無限期停滯。
而在中國,從2010年到2011年,在兩年時間內,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的決策者和執行者將完成丹江口庫區34.5萬人的搬遷安置。 這相當於每年遷移、安置一座小城市的人口,其強度在世界水利移民史上前所未有。短期內搬遷安置30多萬人,並避免由此引發的經濟、社會風險——這無疑是空前嚴峻的考驗。
本集重點講述南水北調工程中的移民搬遷過程與故事。通過一個個普通移民動人故事,反映了庫區移民為了國家利益舍小家、顧大家的崇高精神,也反映了黨和政府為了充分保障移民利益,做了大量周到細緻的工作,使30多萬移民順利搬遷。搬遷方案設計之科學、實施之人性,得到了世界移民專家的高度肯定。
第五集《生根他鄉》
南水北調,當今全球規模最大的調水工程。
丹江口大壩,這座176.6米的巨型水壩,正在攔蓄浩浩江水,形成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的巨大水庫,34.5萬多庫區居民遷離即將被淹沒的家園,如此眾多的人口,像一顆顆撒落的種子,落進新的土地。
他們的新家分布在河南省的6個市、10個縣市區,湖北省的9個市、18個縣。
然而,幾十萬人的大遷徙只是這項無比艱難的移民工程的開端。整個社會依然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與風險。
當原有的生存方式隨同世代居住的土地一起消失,社會將如何幫助他們建立起新的經濟聯繫,並提供生存的保障?
來到異鄉的人們,又如何經歷心理與文化融入的考驗,在陌生的土地上開啟新的生活?
本集重點講述河南、湖北兩省對移民安置,黨和政府如何系統解決移民的生存和發展問題。通過對一個個具體移民個案的跟蹤拍攝,通過移民在他鄉遇到了就業、教育、血緣、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問題的解決,反映南水北調工程在以人為本,保障民眾利益方面所取得了良好安置效果,它成為世界移民史上的經典案例。
第六集《國寶新生》
武當山腳下,正在上演空前的奇觀。
一座龐大建築將從地平線升起。屬於武當山九宮之一的遇真宮,這座建於明初的著名道觀,在靜靜矗立了六個世紀之後,迎來又一次重生。
這是南水北調中線規模最大的單體文物保護工程,耗資兩億元,僅前期準備就歷時三年。
遇真宮以東十幾里外,這片無際的水域,就是亞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庫。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它將從2013年開始擴容蓄水。
丹江口水庫周邊,方圓300多公里的區域將被永久淹沒。淹沒區內,包括遇真宮在內的200餘處地上、地下文物將何去何從?
經過文物部門調查、審定,南水北調中線和東線工程涉及的重要文化遺存、文物總計710處。這是將是中國最大規模的一次文物拯救行動,它對於文物工作者和工程建設者都是一次巨大的難題。一切都在時間的推移中顯得迫切而焦灼。
時間進入2011年,有關武當山遇真宮的保護方案依然沒有定論。此時,丹江口大壩已經於一年前全部加高到頂。拯救遇真宮,已經迫在眉睫。擺在古建築保護專家面前的有三種方案。第一種方案最簡單——拆遷重建。 但這個方案一提出,就遭到多數人否決。因為異地搬遷不但使遇真宮失去了所依存的人文與自然環境,也破壞了古建築真實的原貌。
文物部門提出了第二種方案:築堤圍堰,做法是在遇真宮前修築一道長堤,與水庫隔開,這樣既能避免宮殿被水淹沒,又能保持古建築的原貌。
但專家調研後卻發現,該方案存在著一個致命的弊端——當蓄水到達遇真宮腳下,四周的堤堰就時刻處在決口的危險中,而在雨季,大量積水難以排出,也會造成嚴重的水患。
在第二種方案遭到否決後,專家們又提出第三種方案:原地頂升,也就是將包括東、西宮遺址在內的占地五萬多平方米的遇真宮整體抬升15米。這樣可以最好地保留遇真宮的原始面貌,但是耗資巨大,工期過長,且施工過程風險重重。
在參考了全球多個文物搬遷案例之後,經過長時間反覆探討,專家們的思路開始向一種新的設計聚攏:將遇真宮的三座宮門原地抬升15米,其餘建築則予以拆卸,待填高土方後,再按原樣復建。
而早在2006年深秋,南水北調文物保護工作進行到第二年時,一支考古勘探隊就走進河北磁縣西南部的古墓區,帶隊的朱岩石博士,常年駐紮在這裡開展考古發掘,他們在北朝墓群有了新的發現。
這座編號M003的古代墓葬,恰恰處在未來南水北調中線乾渠的中心位置,必須進行搶救性發掘。在墓室西側,考古人員發現了完全朽壞的一棺一槨,棺內有一具人骨。棺槨東側,分布著144件彩繪陶俑。
縈繞在朱岩石心頭的疑雲始終揮之不去,M003號墓的主人到底是誰呢……?
幾乎與此同時,一項發掘任務擺在考古隊領隊馬俊才面前。在河南新鄭市城西的郊野,埋葬著歷代韓國國君和貴族,韓國曾強盛一時,名列“戰國七雄”,但最終被秦吞滅,六國之中第一個併入秦的版圖。
位於新鄭西部有兩座並排挨得很近的封土堆,當地人稱“胡莊大墓”。南水北調中線乾渠將從此穿過。從地理位置判斷,它處在歷代韓王陵寢墓群範圍之內。它會不會是韓國國君和王后的陵寢? 馬俊才開始了神秘的發現之旅……
而在湖北武當山,邊智慧被任命為遇真宮頂升工程指揮部副總指揮,他所在的研究機構承接了這項極富挑戰的文物工程。幾個月來,邊智慧一直在武當山與石家莊總部之間奔走。2012年8月1日,遇真宮即將開始頂升。
12台千斤頂蓄勢待發,但是能否成功地頂起,仍是未知。
1100噸重的西宮門,從它矗立了600年的地面緩緩升起。而之後頂起的山門更是重達4600噸。
遇真宮平均每天以十幾厘米的高度上升。按照工程計畫,它將在五個月後抬升到15米的預定高度。
然而,意外發生了……。
本集重點講述南水北調工程中的文物發掘與文物保護。全片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湖北武當山遇真宮的整體抬升、這一難度極大的單體文物保護措施為主線,講述整個施工範圍內出土了大量珍貴的文物,文物工作者夜以繼日的工作,終於搶在工程通水前完成了發掘整理工作,許多發掘項目名列當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中,大量珍貴的中華文明遺存得以在現代工程的實施中重見天日。
第七集《激濁揚清》
2002年12月29日,就在南水北調工程宣布開工後僅僅兩天,位於南水北調東線調水源頭的揚州,傳來一個令人震驚的訊息:由於水質污染,揚州卲伯湖水域內的十多萬斤魚蝦死亡,湖區生態遭遇滅頂之災。
訊息立刻掀起軒然大波。
卲伯湖距離東線工程的引水點江都水利樞紐僅僅十公里。
在東線輸水線路最北端的受水區天津,無論政府官員還是普通民眾都惴惴不安——東線工程最終引來的,難道會是連魚蝦都無法存活的污水?
東線的主要輸水線路,穿越經濟相對發達但污染嚴重的江蘇、山東境內,這裡還是污染異常嚴重的淮河流域下游,輸水通道又與沿途眾多的河湖水系相通,而這些湖泊河流水系,大多污染嚴重。
水體污染容易,但治理恢復卻異常艱難!
人們要將大量的五類、劣五類水淨化到三類水,也就是要把我們肉眼所能見到的最髒的水,治理到飲用水源的標準。如此巨大難度的工作,卻要在十年時間完成,而十年對治理嚴重的水污染來說,太過短暫。日本最大的淡水湖琵琶湖污染治理前後歷時30多年耗資185億美金。而中國的南水北調工程治污任務更加繁重。
但2013年東線通水的時間節點已經確立,工程完工通水的時候,也就是水污染治理達標的最後時刻。這將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整個東線工程治污的最難點,集中在一個叫做南四湖的地方。
在南四湖3萬多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積內,流入湖區的河流多達53條。這些河流附近,密布著草漿造紙廠和小化工廠,大量工業廢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河道,再順著河流輸入湖中。 每天,54萬噸工業廢水、14萬噸生活污水,正浩浩蕩蕩地排入湖區。在南四湖流域,80%的水體污染來源於工業廢水,而工業廢水中又有80%來自造紙企業。
山東決定把造紙行業的污水排放標準提高四倍。這引起了造紙行業的強烈地震,因為這個標準意味著幾乎所有造紙企業無法盈利甚至倒閉的命運。新標準草案一經推出,就迎來一片反對聲。
在環保部門與企業第一次座談會上,一家民營紙業分管環保的副總經理李繼飛忍不住拍了桌子,他所在的企業究竟能不能在如此嚴格的環保要求下生存下來呢?
會議上,環保部門反覆強調:治污可能會死,不治污將來一定會死。李繼飛只能背水一戰了。他硬著頭皮說服老闆,關閉了最賺錢的麥草紙漿生產線,並投入了100多萬元上馬了一套治污設備,開始了他自己完全摸不清方向、也不知道結果的治污實驗。
但新的治污設備依然無法達到排污標準,百萬元的投資打了水漂。
治污技術邁不過一再抬高的排污門檻,李繼飛難免沮喪與懊惱,他只得另想辦法…….
在企業苦苦尋找治污出路的同時,政府組織的各路攻關,也在齊頭並進。劉勃和他的團隊針對造紙污水深度處理技術展開研究。造紙企業廢水難於處理,其中最大的難點就是水中含有大量木質素。木質素降解的速度非常慢,他們展開了艱難的攻關……
然而逐漸展開的大規模治污,必然面對一個現實而嚴峻的問題——地方經濟的承受能力。企業治污已竭盡全力,但還是無力跨上水質標準的最後一個台階。
但時間不等人,南水北調工程建設按計畫在推進。
2005年9月27日,南水北調穿黃工程開工建設。
2005年12月31日,南水北調東線濟平乾渠工程試通水成功。
水污染治理達標的槓桿,就像生死線一樣在逼近。
山東必須找到一種辦法,既使水質達標,又讓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足以承受。
2004年,山東大學的張建和他的研究團隊進入南四湖,他們的目標就是尋找經濟實用的辦法,利用濕地消減水體裡殘留的污染物,他們能否完成南四湖流域大規模治污接力賽跑的最後一棒?
與此同時,在南水北調中線,人們必須為另一個巨大的威脅付出艱苦的努力。為保護丹江口水庫這一中線水源地近300億立方米潔淨的水體不被污染,他們必須想方設法遏制每年幾百萬噸的泥沙,繼續流入這一亞洲最大的人工水庫。
本集重點講述南水北調中的環境保護、生態保護及污水治理工作。反映的是南水北調工程最核心、也是最難的問題,因為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大部分江河水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如何將一渠清水由南方輸入到中國北方,這是一個複雜棘手的問題。尤其是由江蘇至天津的東線工程,沿線都是鄉鎮企業,大量工業廢水的城市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而東線利用的是大運河的固有河道和許多自然湖泊向北方輸水,因此清水出發後沒多久,隨著出入大運河、南四湖等自然湖泊後,清水變與了黑水。國家制定了“先治污、後調水”的政策,為此,工程沿線各級政府立下軍令狀,犧牲了個體的利益,提高排放標準、關停大量企業、實施環境治理、培育人工濕地,通過不懈努力,用不到十年的時間完成了西方許多已開發國家幾十年才能治理的污染問題,創造了一個生態奇蹟。
第八集《上善若水》
年近70的劉學信老人,從小生長在海邊.
工作後他在天津塘沽港做碼頭工人,他的業餘生活,是憑著記憶製作輪船模型,他的每一艘船都有一個關於大海故事。
就是這樣一個一生都離不開水的老人,卻生活在一個極度缺水的城市。
看上去水網密布的天津,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160立方米,只有中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的1/13,還不到國際公認的人均500立方米極度缺水警戒線的1/3。目前,天津的地表水開發利用程度已達到70%以上,遠遠超過國際公認的極限開發程度40%的標準。2012年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天津段完工,每年將有來自丹江口水庫的10.15億立方米調水,注入天津。 加上南水北調東線的長江水,天津每年可獲得近15億立方米的供水,相當於10個北京懷柔水庫的水量。
在河北邢台,乃新建工程師帶領他的團隊,正在進行一項特殊的工程,重現邢台百泉噴涌的勝景。事實上邢台不過是河北省缺水的一個縮影。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河北省年年遇旱,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有311立方米,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1/7。
由於每年超采地下水超過50億立方米,全省形成地下水漏斗21處,總面積達4萬平方公里,河北東部平原深層地下水位已經下降了近60米,相當於20層樓的高度。2012年開始,邢台啟動了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 有170多口自備水井被關閉,由此減少開採的地下水2000多萬立方米。市區地下水位開始有了明顯的回升。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後,每年帶來的30多億立方米水量,將拯救河北這個地下水正接近崩潰邊緣的農業大省。
2000年,北京西城區西什庫國小一個名叫靳爭程的六年級學生,對北京西城區的洗車店進行了一次特殊的調查。靳爭程發現,僅西城區的600多家洗車店,一年就用水131.4萬噸,相當於兩個半什剎海的水量;而2000年北京市的汽車保有量不到200萬輛,全年沖洗汽車的用水,竟要用掉整個昆明湖。
而北京是個嚴重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到100立方米,遠遠低於國際公認的500立方米極度缺水的警戒線。
2013年底,北京的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540萬輛,比2000年增加了一倍半。現在,北京市擁有大大小小的洗車店兩萬多家。每年洗車消耗的水,整個昆明湖的水量已經遠遠不夠。當南水北調工程為水資源短缺的北方帶來寶貴的調水,如何節約用水、珍惜與合理利用水資源,是保證北京這類大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在今天發展中的城市,節水已經不僅僅是一句簡單的口號。
北京市西城區莊勝二期居民小區,有1500戶住家,一萬平米的綠地。小區利用中水處理系統,將所有住家的洗漱用水收集起來,經處理後,再送回各戶沖洗抽水馬桶,同時也滿足了小區綠地的澆灌用水。僅此一項每月可以節約自來水至少5000立方米。
從2011年5月開始,北京要求市區新建的5萬平米以上、日用水量達150噸的小區,逐步實行再生水入戶。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全線通水後,每年10億立方米長江水將源源不斷地流進北京、流進一個相互調配、完整稠密的城市供水水網。
對於擁有2000多萬人口的北京來說,這些水無疑是戰略性水源,它將支撐這箇中國首善之區的生存與發展。
2012年3月,第六屆世界水論壇大會在法國海濱城市馬賽舉行。中國首次以世界水理事會成員的身份參加了這一國際盛會。
開幕式上,一位來自極度缺水的國家,西非馬利共和國的青年麥·瓦利,與大家分享了“渴”的感覺。她說,我所謂的渴,不是大餐後的口渴,而是在令人窒息的太陽下等待三個小時後從井裡取水,喉嚨像著火一般的渴,是經過整個季節的等待,天空降下唯一一場雨後,舀起水坑裡的髒水喝,令人想吐的感覺,是經過數月的乾旱,牲畜死亡後,那種折磨人的焦慮……
水資源問題事關人類生存發展和各國人民福祉。確保水的普遍享有權,實現水資源的安全保障,已成為人類共同應對的挑戰。
本集重點反映南水北調工程的社會、經濟、生態綜合效益及水資源合理利用。沿著南水北調工程所流經的省市,通過沿線普通百姓因水而改變的生活以及城市因水的到來而煥發的新的生機,通過在大量詳實的數據,系統而通俗的反映出南水北調工程為整箇中國的發展所帶來了綜合效益。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歷經半個多世紀的努力,終將南水北調這一世紀夢想變為現實,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