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行政制度史綱》一書的出版社是中州古籍出版社,作者是秦聞一,出版時間是1991-4。
基本介紹
- 作者:秦聞一
- ISBN:9787534805363
- 頁數:405
-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1-4
- 裝幀:平裝
前言
第一章 元首制度
第一節 夏商周時代的“後”“王”制度
一、“後”稱號的來源及其含義
二、“王”稱號的來源及王權的形成與發展
三、王權的行使及其制約因素
四、王位繼承制度
五、宮禁後宮制度
第二節 春秋戰國時期的虛君制度及帝制運動
一、周王的虛君化
二、帝制運動
第三節 秦漢至明清的皇帝制度
一、皇帝的名號制度
二、禮儀制度
三、皇權的發展及其行使方式
四、皇位繼承制度
五、後宮制度
六、宮殿陵寢制度
七、皇帝制度的特點及其本質
八、清末元首制度的設計
第四節 中華民國時期元首制度的嬗變
一、南京臨時政府的總統制元首制度
二、北洋軍閥政府時期元首制度的變幻
三、中國國民黨統治時期國家元首制度的演變
第二章 中央行政體制
第一節 夏商周的內服及巫史體制與公卿體制
一、夏商時期的內服及巫史體制
二、西周時期的公卿體制
第二節 春秋戰國時期的宰相制與文武分職
一、官僚制的確立
二、宰相制的出現與將相文武分職
第三節 秦漢時期的三公九卿體制及其變化
一、秦及漢初的三公九卿行政體制
二、西漢武帝以後三公九卿體制的變化
第四節 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體制
一、魏晉南北朝時期三省六部體制的形成
二、隋唐時期三省六部體制的完善與發展
三、中唐以後三省制度的破壞
四、魏晉南北朝三公九卿的衰微與隋唐的三師三公九寺五監
第五節 宋代的二府三司制與元代的一省制
一、宋代的二府三司體制
二、元代的一省體制
第六節 明清時期的中央行政體制
一、明代宰相制度的廢除和內閣的建立
二、清朝的議政王大臣會議與內閣軍機處雙軌體制
三、部院寺監司機構
四、清朝末年中央行政體制的變革
第七節 中華民國時期的中央行政體制
一、南京臨時政府的中央行政體制
二、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中央行政體制的變化
三、國民黨統治時期的中央行政體制
第三章 地方行政體制
第一節 夏商周的外服體制與分封體制
一、夏朝的“九州”體制
二、商朝的“外服”體制
三、周代的分封采邑體制與國野鄉遂體制
第二節 春秋戰國時期郡縣體制的興起
一、分封體制的沒落
二、郡縣體制的興起
第三節 秦漢魏晉南北朝的郡縣兩級體制和州郡縣三級體制
一、秦漢的郡(國)縣兩級體制
二、漢代州的設立與州郡縣三級體制
三、魏晉南北朝的州郡縣三級體制及其特點
第四節 隋唐時期的州(郡)縣兩級體制與道州縣三級體制
一、隋及唐初的州(郡)縣兩級體制
二、唐朝道的設定與道州縣三級體制的形成
第五節 宋代的路州(府軍監)縣三級體制
一、地方行政區劃
二、地方行政機構的設定與職權
第六節 元代的行省體制
一、行省組織體制
二、路府州縣及基層行政組織體制
三、其它行政組織體制
第七節 明清時期的省府(州)縣三級體制與省道府(州)縣四級體制
一、省行政體制的演變
二、道府(州)縣與基層行政組織體制
三、特別地方行政組織體制
四、清末地方行政體制的變化
第八節 中華民國時期的地方行政體制
一、民國初年的地方行政體制
二、國民黨統治時期的地方行政體制
第四章 行政監察
第一節 先秦監察制度的萌芽
一、言諫制度的萌芽
二、御史制度的萌芽
第二節 秦漢時期監察制度的創立
一、中央言諫制度
二、中央御史監察制度的形成和鞏固
三、地方監察制度的確立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監察制度的變動
一、言諫制度的發展
二、御史監察制度的削弱
第四節 隋唐時期監察制度的完善
一、言諫制度的完善
二、御史監察制度的強化
第五節 宋代監察制度的新發展
一、言諫制度的變革
二、中央御史台的變革
三、地方監察的多元化
四、宋代對監察官的管理
第六節 元代監察制度的特點
一、御史台地位顯著提高
二、台察合一,殿院降為殿中司
二、實行台諫合一
四、建立行台制度,實行分道監察
五、健全監察法規
第七節 明清時期監察制度的完備
一、明清的言諫制度和台諫合一的完成
二、御史監察制度的完備
三、監察官員的選任與管理
第八節 中華民國時期的監察制度
一、民國初期監察制度概況
二、南京國民政府的監察制度
三、民國時期監察制度的特點和作用
第五章 人事行政
第一節 夏商周的貴族制人事行政
一、選任制度
二、考核獎懲制度
三、職級工資制度
四、退休制度
五、培訓制度
第二節 春秋戰國時期封建官僚制人事行政的誕生
一、選拔制度
二、任用制度
三、考核獎懲制度
四、職類職級與工資制度
五、退休制度
六、培養訓練制度
第三節 秦漢時期封建官僚制人事行政的確立與鞏固
一、選拔制度
二、任用制度
三、考核獎懲制度
四、職位工資制度
五、休假退休制度
第四節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人事行政的變化
一、選拔制度
二、任用制度
三、考核制度
四、職位工資制度
五、退休制度
第五節 隋唐兩宋官僚制人事行政的完備
一、選拔制度
二、任用制度
三、考核獎懲制度
四、職位工資制度
五、休假退休制度
第六節 元代人事行政的轉折
一、選拔制度
二、任用制度
三、考核制度
四、職位工資制度
五、退休制度
第七節 明清官僚制人事行政的發展
一、選拔制度
二、任用制度
三、考核獎懲制度
四、職位制度
五、工資制度
六、退休制度
第八節 中華民國時期人事行政的演變
一、北洋政府的人事行政
二、南京國民政府的人事行政
第六章 財務行政
第一節 先秦時期的財務行政
一、財政的形成及夏商周三代國家的收支
二、夏商周三代的國家財政管理機關
三、春秋戰國時期財務行政的變化
第二節 秦漢時期封建集權型國家財務行政的形成
一、中央集權型財務行政的確立
二、財政管理機關及財政的變化
三、財政的預決算與監督――上計制度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財務行政的變化
一、財政收支的變化
二、財政管理機關的變化
第四節 隋唐財務行政
一、財政收支概況
二、財政管理機關
三、預算制度
四、審計制度
第五節 宋朝財務行政
一、財政收支概況與會計錄
二、財政管理機關
三、審計制度
第六節 元朝財務行政
一、財政收支概況
二、財政管理機關
三、會計核算與審計監督制度
第七節 明朝財務行政
一、財政收支概況
二、財政管理機關
三、庫藏機關及管理制度
四、會計核算與審計制度
第八節 清朝財務行政
一、財政收支概況
二、財政管理機關
三、財政監察制度
四、預、決算制度
第九節 中華民國財務行政
一、財政收支概況
二、財政管理機關
三、聯綜組織制度
四、預算制度
五、會計制度
六、決算制度
七、審計制度
第七章 行政法規
第一節 夏商周的行政法規
一、夏代行政法的萌芽
二、商代行政法的雛形
三、周代成文行政法――《周官》的產生
四、春秋戰國的行政法規
第二節 秦漢時期的行政法規
一、秦漢行政法律的發展
二、秦漢行政法律中行政處罰與刑事懲治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行政法規
一、行政法典與律令科格式
二、單項行政法規
三、《違制律》與重罪十條
第四節 隋唐時期的行政法規
一、唐代的行政法典――《唐六典》
二、隋唐的官律
第五節 宋元時期的行政法規
一、行政法典
二、官律
第六節 明清時期的行政法規
一、典例規範完備的行政法
二、吏律
三、清末行政法規的修訂
第七節 古代行政法的基本特點
一、體系清晰,法典規範
二、以職官制度為主體
三、以禮入法,禮法合一
四、始終貫穿著專制主義精神
第八節 中華民國時期的行政法規
一、南京臨時政府的行政法規
二、北洋政府的行政法規
三、南京國民政府的行政法規
第八章 行政管理思想
第一節 先秦時期的行政管理思想
一、周公“敬天保民”的治國思想
二、《管子》的工商行政管理思想
三、孔子的“禮義”治國思想
四、孟子的“仁政”治國思想
五、墨子的“尚賢尚同”思想
六、韓非法術勢兼用的行政管理理論
七、孫武的戰略運籌思想
八、老子的“無為”“知常善下”的管理思想
第二節 秦漢時期的行政管理思想
一、李斯的中央集權行政管理思想
二、漢初以黃老“清靜無為”思想為核心的行政管理理論
三、賈誼的“強幹弱枝”行政思想
四、桑弘羊的“制有餘調不足”的財政管理思想
五、董仲舒的“大一統”行政思想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行政管理思想
一、曹操的“唯才是舉”用人思想
二、諸葛亮的“審時度勢”因地制宜的行政管理思想
三、劉劭的人才管理思想
四、傅玄的社會管理思想
五、蘇綽的“先治心身”的行政管理思想
第四節 隋唐時期的行政管理思想
一、唐太宗“君臣上下,各盡至公”的行政思想
二、柳宗元的行政改革思想
三、劉晏的“養民為先”“取人不怨”的財政管理思想
第五節 宋元時期的行政管理思想
一、程顥程頤的君道理論
二、王安石的行政改革思想
三、董�的荒政管理思想
四、王禎的農業管理思想
第六節 明清時期的行政管理思想
一、丘浚的人才和財政管理思想
二、張居正的行政思想與實踐
三、顧炎武的人治與分權眾治思想
四、龔自珍的行政改革思想
第七節 近代變革封建行政管理體制的思想
一、魏源的行政改革思想
二、早期維新派的行政改革思想
三、康有為梁啓超等維新派的行政改革思想
四、孫中山的行政思想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