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藏醫學》是現代蔡景峰主編編著的一部臨證綜合類中醫著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藏醫學
- 作者:蔡景峰主編
- 出版時間:1995年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030045775
- 類別:中醫著作
《中國藏醫學》是現代蔡景峰主編編著的一部臨證綜合類中醫著作。
胚胎學是藏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公元七世紀,藏醫就開始了對胚胎學的研究,並初步記述了人體的胚胎髮育,《四部醫典》中詳細記述了胚胎髮育的整個過程。《五部遺教》之一的《洛本嘎唐》中也記載:“胚胎首先要經歷魚期,其次要經歷龜期和豬期”。藏醫對人體發育的研究,在許多方面要早於外國學者。藏醫醫德 ...
藏醫學是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專科專業。專業定義 藏醫學主要研究藏醫學、藏藥學、藏醫臨床醫療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在藏族地區縣鄉醫院或衛生院運用藏醫的理法方藥進行常見病的診斷治療以及預防保健等。常見的藏醫診法有望、聞、問、切和尿診,藏醫療法有服藥治療、穴位放血、熏蒸治療、腹部穿刺等。課程體系 《...
中國傳統醫藥的涵義比較明確,沒有歧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21條規定,要"發展現代醫藥和我國 傳統醫藥"。這裡的傳統醫藥就是指中國歷史上傳承下來的多種醫學體系和醫藥知識。四部醫典 藏醫學的主要醫典是《居悉》(即《四部醫典》),相傳為宇妥·元丹貢布編著。但據《玉妥·雲登貢布》記載,又說此醫典...
《中國藏醫學》是現代蔡景峰主編編著的一部臨證綜合類中醫著作。內容簡介 為《中國傳統醫學叢書》之一。全書分上、下兩篇。上篇藏醫學十二章,介紹其歷史、理論體系、診斷方法、臨床學、治療方法,以及藏醫獨有的曼湯”掛圖、醫德、醫家和醫著、國外藏醫學研究等內容;下篇藏藥學十三章,介紹藏藥歷史、理論體系、藏藥...
截至2023年7月,學校有藏醫學、藏藥學、護理學、市場行銷、中(藏)西醫結合、中(藏)藥製藥6個本科專業,1箇中醫藥類高職專科專業以及各級各類函授學歷教育。 [22]學校現有直屬附屬醫院1家:西藏藏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非直屬附屬醫院4家,教學醫院5家、實習醫院12家、教學藥廠2家、實習藥廠1家。 [23] ...
英國威爾康醫史博物館在1986年4月7日至7月31日舉辦過一次規模較大的藏醫專題展覽;印度、英、美、法、德、前蘇聯等國的重點大學及有關研究機構多設有藏學及藏醫學研究內容。總之,藏醫是具有悠久歷史、獨具特色、療效顯著的一門科學,是藏族人民在複雜的自然環境中與各種疾病長期鬥爭所形成的民族醫學,是中國醫學...
《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藏醫學》是1999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土旦次仁。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藏醫學》(藏文版)的漢文編譯本。內容包括藏醫藥簡史、藏醫基礎、生理、病理、診斷、保健、醫德、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骨傷科、熱病疫病、神志病、治療、藥物、方劑等基礎和臨床各科...
1992年12月,著名藏醫學家強巴赤列一行三人赴美進行學術交流等。在交流中雙方就人類醫學方面的一些奇特現象和共同關注的醫學問題,以及藏民族在高原生存的情況等諸多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討,增加了雙方的醫療技術和醫學理論等方面的了解,促進了學術交流。藏醫不單為藏民族治病,也為中國各族人民治病,甚至為國外患者治病...
藏醫藥大典是由青海省藏醫藥研究院組織編輯、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迄今規模最大的藏醫藥文獻。全書60卷主要包含藏醫學史、古代醫籍、四部醫典、臨床醫著、藥物識別、藥物方劑、藥材炮製、儀軌頌詞等內容。內容簡介 由青海省藏醫藥研究院組織編纂、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迄今規模最大的藏醫藥文獻編纂工程《藏醫藥大典》...
藏醫藥(藏醫外治法),西藏自治區藏醫學院傳統醫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藏醫藥歷史悠久,它是藏族人民在青藏高原的特殊環境下積累起來的醫學經驗。它的經典著作《四部醫典》成書於公元8世紀下葉的吐蕃王朝時代,由著名藏醫學家宇妥·元旦貢布所著。藏醫學和藏族天文歷算結合在一起,是一個龐大而...
7 世紀初,吐蕃贊普松贊乾布時期,中國內地、印度、尼泊爾和西域的醫學相繼傳入藏區,同西藏原有醫學結合。8 世紀中葉,墀松德贊私人醫師宇妥·雲丹貢布,以原始藏醫理論為基礎,吸收內地中醫有關理論,創造新的藏醫藥學理論體系,撰寫《四部醫典》,並以此為主要教材在寺院講學, 開藏醫學教育之先河。此後,寺院興辦...
藏醫學有著悠久的歷史,耀煌的成就,千百年來不僅為藏族人民的健康和民族繁衍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國內外民族醫學的發展也產生過廣泛影響,是祖國醫藥學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藏醫外治法早在《四部醫典》成書以前,就已有醫者用於治療疾病,並為藏民族的健康做出了與藏藥同等的貢獻。在《四部醫典》中,對外...
通過幾十年的刻苦鑽研,他成為西藏藏醫學的泰斗級人物。在百忙之中,他還撰寫和編寫了《四部醫典系列掛圖全集》、《西藏曆代名醫略傳》、《藏醫診治學》、《中國的藏醫》等近20部醫學著作,以及《內科學》等13部藏醫教科書;撰寫了《藏醫對胚胎學的貢獻和歷史》等100多篇有關藏醫學和天文歷算學方面的學術論文。
負責藏醫學基礎理論的研究;負責藏醫學醫療技術的研究;運用和借鑑現代醫學技術,推動藏醫診斷和治療技術規範化和醫療體系的現代化;推動藏藥治療疑難病症獨特的療效。(二)藏藥研究室職責 負責藏藥藥理、藥性的研究,改革藏藥劑型,科學研發和配製藏藥,使藏藥逐步實現標準化,規範化;開展藏區藏藥資源的調查,建立藏藥材...
根據2018年10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1個本科專業:藏醫學,設有藏醫學、藏藥學、藏醫護理學、藏醫藥衛生事業管理學和藏西醫結合5個本科專業(方向)。師資力量 根據2018年10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專任教師76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33人,碩士生及博士生導師10人,專任師資隊伍中,高級職稱人數占59%,具有...
藏醫藥(藏藥炮製技藝),西藏自治區藏醫院傳統醫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藏醫藥歷史悠久,它是藏族人民在青藏高原的特殊環境下積累起來的醫學經驗。它的經典著作《四部醫典》成書於公元8世紀下葉的吐蕃王朝時代,由著名藏醫學家宇妥·元旦貢布所著。藏醫學和藏族天文歷算結合在一起,是一個龐大而...
《中國藏族彩繪大觀》長達618米、畫面達1500平方米,上有唐卡700多幅,不同的堆繡圖案3000多種,內容博大精深,其中包括藏族對宇宙形成的認識、歷史、宗教、醫學、文化生活等諸方面,堪稱藏族文化的百科全書。《中國藏族彩繪大觀》從策劃到完成歷時長達27年,由青、藏、甘、川、滇五省區四百多位藏、蒙、土、漢...
藏醫藥(藏藥阿如拉炮製技藝),青海省金訶藏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傳統醫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藏醫藥歷史悠久,它是藏族人民在青藏高原的特殊環境下積累起來的醫學經驗。它的經典著作《四部醫典》成書於公元8世紀下葉的吐蕃王朝時代,由著名藏醫學家宇妥·元旦貢布所著。藏醫學和藏族天文歷算結合在一...
藏醫藥(七十味珍珠丸賽太炮製技藝),青海省金訶藏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傳統醫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藏醫藥歷史悠久,它是藏族人民在青藏高原的特殊環境下積累起來的醫學經驗。它的經典著作《四部醫典》成書於公元8世紀下葉的吐蕃王朝時代,由著名藏醫學家宇妥·元旦貢布所著。藏醫學和藏族天文歷算...
《中藏醫診治歌訣》被馮理達教授譽為“填補了中華民族醫學的空白,是有益於提升中華民族文化的益事,開創了中藏醫有機結合的先河。” 現任北京大學歷史文化資源研究所藏醫學研究室主任、國家“萬人計畫”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河北省藏藥質量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現代藏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中國...
藏醫藥浴療法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其組方、浴前診斷、綜合施治都是在藏醫學理論指導下完成的;所採用的藥材均為青海本地雪域高原生態環境下的藥材;其藥浴流程和方法、時令選擇、護理知識和技能等方面蘊含著藏民族特有的人文因素;在施治過程中綜合運用藏藥學、藏醫診斷學、藏醫護理學,為保障農牧社區和城鎮居民的...
藏醫藥以其獨特的辯證理論體系和診療風格,豐富的成藥方劑和藥品品種,獨到的臨床療效和藥物的純正性,卓然成為中國民族醫藥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並越來越多的受到世界醫學界的關注。四部醫典簡介 公元8世紀末,藏區名醫宇妥.寧瑪元丹貢布各處遊學,廣泛吸收前人的經驗,並經過20多年的實踐,著成了藏醫學的奠基之...
西藏傳統醫學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整全性醫學體系,在國內外現今備受關注。有專門書籍《西藏醫藥學》。內容簡介 大藏寺祈竹仁寶哲自幼年隨川北著名醫僧習醫,尤其對藏醫學體系中之各種療法及藥物之療效各方面有極深之認識。《西藏醫藥學》結集了祈竹仁寶哲在一九九九年四月在香港為一群中醫及傳統中國醫學之學生就西藏...
藏醫藥浴又稱五味甘露浴,最早記載於藏醫藥經典著作——《四部醫典》,已有1300年歷史。藏醫藥浴最常用的方法是水浴。藏藥浴盛行於吐蕃“政教合一”時代,最早專屬於各宗派領袖和藏教活佛們生活時尚與保健養生的主要手段和方式,隨著藏醫學的發展,已經形成一個治療專科,並因此而構成藏醫學“內外結合”的民族特色。現...
2008年,民族醫學被重新確認為四川省普通高等學校省級重點學科並組建成都中醫藥大學民族藥資源與品質綜合評價實驗室。學院簡介 成都中醫藥大學民族醫藥學院是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中第一個民族醫藥學院。目前,學院擁有藏醫學和藏藥學兩個本科專業、民族醫學博士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民族藥學重點學科。藏醫學本科專業於2009年...
藏醫藥是中國醫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世世代代的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人民在與自然和各種疾病進行鬥爭中,積累了治療各種疾病的經驗,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藏醫藥學體系,湧現了許多醫學賢聖,豐富了藏醫理論,同時又由於歷史和社會的原因也出現了發展極其緩慢的局面,直到本世紀下半葉又有了長足的進步。理論發展 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