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情

中國茶情

《中國茶情》,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出版,揭示了茶藝的四大特點,將茶藝上升到美學高度。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茶情
  • 頁數:323頁
  • 出版社:中華工商聯合
  • 裝幀:平裝
基本信息,商品描述,內容簡介,媒體推薦,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華工商聯合; 第1版 (2001年9月1日) 平裝: 323頁 開本: 0開 ISBN: 780100812X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揭示了茶藝的四大特點,將茶藝上升到美學高度,並指出中國茶藝美學的四大理論。並闡明中國茶藝的九大表現法則等。

媒體推薦

序言
自從20世紀70年代台灣的茶人們提出“茶藝”這個概念以後,20多年來已被海峽兩岸的廣大茶文化界人士所接受,在大陸各地的街頭巷尾到處都可看到“茶藝館”的招牌,在各種大小茶文化盛會及茶藝館中,“茶藝表演”也往往成為重要節目。在各種視聽媒體中,“茶藝”也是一個出現率較高的名詞,並已逐漸成為人們的日常用語。
應該說,“茶藝”一詞的創造和“茶藝館”業的形成,是台灣茶藝界對祖國茶文化事業的重要貢獻之一,從中華茶文化發展史的角度來考察,“茶藝”一詞的出現,還具有更高的學術價值。
眾所周知,早在唐代,我國就出現“茶道”一詞,但其內涵並無明確的界定,往往是指煮茶之道和飲茶之道,有時也泛指飲茶過程中所領悟之道。如《封氏聞見記》記載:“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貯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這裡的“茶道”顯然是指煎茶之道,以技術層面為主。宋人重視鬥茶,但斗的是點茶的技術,並無道德方面的要求,因此,宋代的茶書不談茶道。直到明朝的張源《茶錄》中才重提茶道:“茶道: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精、燥、潔,茶道盡也。”但是這“茶道”僅僅是造、藏、泡等純技術層面的要求,也無品茗悟道等精神的東西。中國歷代荼人不太談“茶道”,不將老百姓日常的飲茶之道硬抬到“非常之道”的高度,中國古代也沒有專論茶道的論著,這是不爭的事實,毋庸諱言。如今有許多文章和著作大談茶道,論證茶道在中國自古有之,不讓日本專關於世。然而更多的是從古籍中發掘出一些處於萌芽狀態的零星章句,然後以自己的現代意識加以深化,加以升華。但這些最多只能說是現代茶人對中國茶道的理解和闡述,並不等於古代就有如此豐富、如此完備、如此理想的理論體系。至於這些理解和闡述是否就是準確無誤,能否為大家所接受,形成共識,更需經過時間和實踐的考驗,並不以個人意志或地位而轉移的。
茶道傳到日本,被發揮到極致。自從唐代中國茶道傳入日本之後,經過幾世紀的發展,到相"-3於中國的明代中期(16世紀),“在紹鷗、利休等一大批偉大的茶人們的努力之下,日本茶道終於發展成為具備有深遠的哲理和豐富的藝術表現力的一大綜合文化體系。從那時起,‘茶道’一詞逐漸被使用起來。至18世紀,‘茶道’已成為人人皆知的辭彙和事物。”但是即使在日本,“茶道”的概念也不是那么確定的。有時它指“具有深遠的哲理”的精神層面,如歸納為“和、敬、清、寂”四規。有時叉指具體的操作方法,如“煎茶道”、“末茶道”和“茶道表演”等,這裡的茶道就是僅指泡茶方法等技術層面。當台灣的茶文化界創造“茶藝”一詞時,最初的用意是“‘茶道’雖然建創於中國,但已為日本專關於前,如果再提出‘茶道’恐怕引起誤會.以為是把日本茶道搬到台灣來;另一個顧慮,是怕提出‘茶道’過於嚴肅性。中國人對於‘道’字特別莊重的、比較高高在上的、要人民很快接受可能不容易,於是提出‘茶藝’這個詞。”顯然,這裡的“茶藝”也只是“茶道”的代名詞,其內涵並無明顯
的區別。因此,台灣茶文化界在解釋“茶藝”一詞時與“茶道”沒什麼區別,有時是指泡茶的技藝,有時又指“茶藝精神”,所謂“茶藝精神”也就是“茶道精神”。換句話說,在中華茶文化復興事業的起步階段,“茶藝”並沒有真正從“茶道”中獨立出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