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俄羅斯犯罪構成理論比較研究

《中國與俄羅斯犯罪構成理論比較研究(中文版)》是10位中國和俄羅斯刑法學者合作研究的科研成果。這在中俄兩國刑法理論發展史上是第一次,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它標誌著中俄雙方刑法理論的合作與交流已發展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中國的犯罪構成理論是在新中國成立後從蘇聯移植過來的,與俄羅斯的犯罪構成理論有著血緣關係,這就決定了它們具有許多共同之處。但是,當時移植過來的主要是俄國蘇維埃時期的犯罪構成理論,十月革命前的俄羅斯犯罪構成理論基本上沒有涉及,而且,蘇聯在私有化過程中以及蘇聯解體後的犯罪構成理論對中國犯罪構成理論的影響甚微,在這期間,兩國的犯罪構成理論基本上是在本國政治、經濟、文化變革的基礎上各自獨立發展,這又決定了它們有許多相異之處。這種“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狀況,結束了過去中國單方面的“以俄為師”的歷史,有力地推動了雙方的合作與交流。中俄兩國犯罪構成理論相互借鑑、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已成為歷史的必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與俄羅斯犯罪構成理論比較研究
  • 外文名: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ory of Constituting Elements of Crime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 作者:何秉松 科米薩羅夫
  •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3688324
  • 品牌:中國法律出版社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頁數:555頁
  • 開本:32
  • 定價:40.0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中國與俄羅斯犯罪構成理論比較研究(中文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編者:何秉松 (俄羅斯)科米薩羅夫 (俄羅斯)科羅別耶夫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俄羅斯刑法中的犯罪構成理論
第一編 犯罪構成的概念/3
第一章 犯罪構成理論形成的階段/3
第二章 現代刑法理論中犯罪構成的概念/21
第一節 犯罪構成的概念、結構和意義/21
第二節 犯罪要素和犯罪構成要件的一般特徵/28
第三節 犯罪構成的種類/38
第四節 犯罪與犯罪構成的關係/42
第二編 犯罪要素與犯罪構成要件/45
第一章 犯罪客體/45
第一節 犯罪客體的概念與意義/45
第二節 犯罪客體的種類/50
第二章 犯罪的客觀方面/57
第一節 犯罪客觀方面的概念、結構和意義/57
第二節 危害社會行為及其種類/62
第三節 危害社會的後果/71
第四節 作為(不作為)與危害社會後果之間的因果關係/78
第五節 客觀方面的選擇要件及其意義/87
第三章 犯罪主體/93
第一節 犯罪主體的概念/93
第二節 刑事責任年齡/99
第三節 有刑事責任能力與無刑事責任能力/104
第四節 特殊刑事責任能力一無刑事責任能力問題/111
第五節 作為刑事責任主體的法人/121
第四章 犯罪的主觀方面/128
第一節 犯罪主觀方面的立法發展和刑法理論發展概況/128
第二節 犯罪主觀方面的概念和意義/131
第三節 罪過的概念/133
第四節 罪過的形式/135
第五節 故意及其種類/138
第六節 過失及其種類/148
第七節 無罪過致害/155
第八節 兩種罪過形式的犯罪/157
第九節 犯罪的動機和目的/159
第十節 錯誤及其意義/163
第三編 犯罪構成和定罪/171
第一章 定罪的概念/171
第二章 加重責任構成犯罪的概念/179
第二部分 中國刑法中的犯罪構成理論
第一編 中國犯罪構成理論的發展歷史/211
第一章 中國犯罪構成理論的起源/211
第一節 概述/211
第二節 舊中國的構成要件理論的起源/223
第三節 新中國的犯罪構成理論的起源/227
第二章 中國犯罪構成理論的確立與發展/229
第一節 概況/229
第二節 中國傳統的犯罪構成理論的發展歷程/232
第三節 中國犯罪構成理論新體系(新犯罪構成理論)的創立與發展的歷程/243
第二編 中國的犯罪構成理論新體系/257
第一章 中國犯罪構成理論新體系的基本特點/257
第一節 思維方式的轉變/257
第二節 法人與自然人一體化/264
第三節 定罪論體系化/266
第四節 揚棄/267
第二章 犯罪構成概論/269
第一節 關於犯罪構成概念的幾個問題/269
第二節 犯罪構成的定義/276
第三節 犯罪構成的要件、結構和性能/279
第四節 犯罪構成作為過程而存在/292
第五節 犯罪構成的意義/295
第六節 犯罪構成與犯罪概念的關係/296
第三章 犯罪主體/304
第一節 犯罪主體的基礎理論/304
第二節 犯罪主體的概念/309
第三節 單位(法人)犯罪主體/310
第四節 犯罪主體的內部結構/312
第五節 犯罪的一般主體與特殊主體/321
第四章 犯罪客體/324
第一節 犯罪客體的基礎理論/324
第二節 犯罪客體的概念/325
第三節 犯罪客體的地位和意義/331
第四節 犯罪客體的種類/333
第五節 犯罪客體與行為對象/336
第五章 犯罪中介(犯罪活動)/339
第一節 犯罪中介(犯罪活動)的概念/339
第二節 犯罪的主觀方面/342
第三節 法人(單位)犯罪的故意與過失/351
第四節 犯罪的目的和動機/356
第五節 行為人的認識錯誤/357
第六節 犯罪的客觀方面/364
第六章 犯罪構成的無罪化/378
第一節 概述/378
第二節 質疑與批判/379
第三節 思維方式的改變/381
第四節 正當防衛/385
第五節 緊急避險/387
第七章 定罪/390
第一節 定罪概述/390
第二節 定罪的概念與特徵/392
第三節 定罪的基本要求和原則/394
第四節 定罪的方法/397
第五節 罪數與定罪/416
第三部分 中俄犯罪構成理論比較研究
第一章 導論/433
第二章 中俄犯罪構成理論的巨觀比較/437
第一節 中俄犯罪構成理論的思維方式的比較/437
第二節 中俄犯罪構成理論的歷史發展的比較/440
第三節 中俄犯罪構成理論體系的比較/450
第三章 中俄犯罪構成理論的微觀比較/469
第一節 犯罪構成概念的比較研究/469
第二節 犯罪構成的分類/489
第三節 犯罪構成概念與犯罪概念的關係/499
第四節 犯罪主體/506
第五節 犯罪客體的比較研究/527
第六節 犯罪中介(犯罪活動)/539
結束語——比較研究與借鑑吸收/546
附錄 中國刑法分則法人犯罪統計一覽表/550

文摘

我們認為,把刑法保護的客體理解為社會關係的觀點還是比較有道理的。對此,羅巴什科公正地指出,拒絕將犯罪的客體理解為刑事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係可能會導致刑法與其他部門法之間自然形成的相互聯繫的脫節。正是這些部門立法為刑法確立了基礎概念。比如,收養關係、監護關係是在家庭法中規定的,財產關係是在民法中規定的,等等。
刑法所保護的客體的範圍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中的社會經濟和政治關係的變化而發生改變的。一些社會關係失去其原有的社會價值而不再需要刑法的保護,而另一些社會關係則正相反獲得了新的社會意義且因此而產生了用刑法對其進行保護的必要。比如,1996年俄羅斯聯邦刑法典將1960年蘇俄刑法典中規定的40多種犯罪進行了非犯罪化的處理。同時,新刑法中又規定了一系列新的犯罪構成——比如,在規定經濟活動領域犯罪一章中新加了:虛假經營罪、非法從事銀行業務罪、不合法破產行為罪、虛假破產罪、蓄意破產罪及其他犯罪;出現了新章規定的犯罪:在商業和其他組織中的違反職責利益罪(刑法典第23章),計算機信息安全領域犯罪(刑法典第28條)等。
刑法現在所保護的客體非常多且刑法典第2條第1款只是個總括性的規定。根據俄羅斯憲法中規定的社會價值體系“個人-社會-國家”的體系結構,這些客體是按照三個基本的社會關係體系,根據它們的意義進行的分類。第一類體系包括的是個人的不可侵犯關係:生命,健康,榮譽,尊嚴,性自由,人和公民的權利和自由,此外,還將社會中的職能經濟關係也歸人此類:財產權、從事企業和其他經濟活動的規則。

序言

本書是10位中國和俄羅斯刑法學者合作研究的科研成果。這在中俄兩國刑法理論發展史上是第一次,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它標誌著中俄雙方刑法理論的合作與交流已發展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犯罪構成理論是中俄兩國刑法理論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整個刑法理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中俄犯罪構成理論的比較研究,將有力地促進中俄刑法理論的發展。
中國的犯罪構成理論是在新中國成立後從蘇聯移植過來的,與俄羅斯的犯罪構成理論有著血緣關係,這就決定了它們具有許多共同之處。但是,當時移植過來的主要是俄國蘇維埃時期的犯罪構成理論,十月革命前的俄羅斯犯罪構成理論基本上沒有涉及,而且,蘇聯在私有化過程中以及蘇聯解體後的犯罪構成理論對中國犯罪構成理論的影響甚微,在這期間,兩國的犯罪構成理論基本上是在本國政治、經濟、文化變革的基礎上各自獨立發展,這又決定了它們有許多相異之處。這種“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狀況,結束了過去中國單方面的“以俄為師”的歷史,有力地推動了雙方的合作與交流。中俄兩國犯罪構成理論相互借鑑、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已成為歷史的必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