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然文化遺產地整合保護的空間網路理論方法研究》是依託清華大學,由劉海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自然文化遺產地整合保護的空間網路理論方法研究
- 依託單位:清華大學
- 項目負責人:劉海龍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負責人職稱:副教授
- 申請代碼:E0802
- 研究期限:2007-01-01 至 2009-12-31
- 批准號:50608043
- 支持經費:25(萬元)
《中國自然文化遺產地整合保護的空間網路理論方法研究》是依託清華大學,由劉海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中國自然文化遺產地整合保護的空間網路理論方法研究》是依託清華大學,由劉海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我國目前遺產地的命名和建立屬於申報制,從遺產資源體系出發的巨觀空間格局指導和依據相對薄弱,同時對遺產資...
項目成果將為推動我國中觀尺度的省域/區域遺產資源的整合保護提供理論支持,並對遺產地體系規劃實踐的規範化、科學化奠定基礎。結題摘要 (1)從世界遺產層面,基於空間與時間維度研究了瀕危世界遺產的類型、地區分布及演變階段,探討了世界遺產保護體系的評估方法,並將瀕危世界遺產威脅因素分析與中國世界遺產保護對策相...
構建中國遺產地整合保護網路的若干關鍵問題探討 遺址保護與城市發展平衡問題研究 ——以杭州鳳凰山路景觀設計為例 上海歷史園林的再生策略 傳承與創新 ——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傳統園林文化的繼承 以綠地為補丁 ——舊城更新中的景觀織補策略 清代皇家園林中閣廊組合的空間特徵及其成因 維護風景名勝資源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
何星亮基礎研究領域主要是中國民族文化與宗教、新疆民族歷史與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理論 與方法等;套用對策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宗教、文化保護、新疆和西藏問題等領域。自 1980 起,何星亮從事 古代北方民族語言文字和新疆民族歷史文化研究。從1987年起,開始圖騰崇拜、自然崇拜、龍崇拜的研究,主要根據新石器時代的考古發掘...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始建於1956年的電子學研究所,1979年遙感套用研究所成立,2003年光電研究院成立,2007年對地觀測中心成立,2012年遙感套用研究所和對地觀測中心合併為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2019年4月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在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光電研究院的基礎上整合組建...
在事業蓬勃發展、良性循環的態勢下,與國際整體局面相比,我們在成果積累和技術儲備等方面仍有不足,具體表現為:一是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的基礎研究薄弱,缺乏系統的理論支撐;二是對於文化遺產的價值認知能力有限,難以全面、系統挖掘和深刻闡釋文化遺產的多元價值,難以講好“中國故事”;三是對於文化遺產保護的...
2.民間文化與鄉村社會組織研究 3.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鄉村發展 出版圖書 主講課程 本科生課程:1.中國民俗學引論;2.人類學理論與方法研究 研究生課程:1.社會心理學專題;2.人類學與中國社會研究 學術成果 發表論文 1.孫慶忠,田野工作的信念與真情,《民俗研究》,2017年第5期。2.孫慶忠,社會學專業科研訓練與十...
4.總體目標。到2025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基本形成,研究闡發、教育普及、保護傳承、創新發展、傳播交流等方面協同推進並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化產品更加豐富,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顯著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更為堅實,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明顯提升。二、主要內容 5.核心思想...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世界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生態學、文化生態學等學科的興起,為文化生態保護積累了實際經驗和打下理論基礎。我國是《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等檔案的締約國,在文化遺產保護、自然遺產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等 方面取得顯著...
第六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組織、協調、監督和管理工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機構負責具體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負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相關工作。第七條 鼓勵、支持社會團體、高等學校、研究機構、企業...
世界遺產保護與管理;景觀生態學與生態恢復。主要貢獻 研究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中國自然文化遺產地整合保護的空間網路理論方法研究(批准號:20061330019),主要參與人 2. 2008-,陝西省華山世界遺產提名地保護管理規劃,主要參與人 3. 2007-2008, 青海省坎布拉風景名勝區概念性總體規劃,主要參與人...
研究方向 景觀規劃和自然遺產保護 可持續旅遊休閒規劃設計 園林植物與生態修復 研究項目:1.中國自然文化遺產地整合保護的空間網路理論方法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2007)(在研)2.國家自然文化遺產地保護十一五專項規劃(國家發改委課題,2006)(完成)3.四川成都龍門山旅遊區總體規劃(2007)4.北京...
9.中國自然文化遺產整合保護的空間網路理論方法研究(參與)榮譽和獲獎 1. 天壇總體規劃獲清華規劃院優秀項目 論文 1.長城保護與利用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中國園林,2008(5):60-64 2.詩意棲居——中國古典園林的精神內涵,中國園林,2008(4):51-56 3.展屏全是畫——論中國古典園林之“景”,中國園林,...
4.3 遺產體系 4.3.1 滇西北人居環境(含國家公園)可持續發展規劃研究 4.3.2 滇西北國家公園與保護區體系建設規劃 4.3.3 國家文化與自然遺產地保護“十一五”規劃綱要 4.3.4 中國自然文化遺產地整合保護的空間網路理論方法研究 4.3.5 我國省域/區域遺產地體系規劃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4.3.6 北京市風景...
研究方向 文化遺產數位化與文化科技創新研究;博物館科學與文化規劃、展示藝術與展示科技研究;智慧空間以及基於網際網路的創新開發;互動式康復醫療技術與體系研究;高鐵動車車型設計研究。主要貢獻 負責國家社科基金研究項目“互動設計學科發展現狀及學科建設研究”,參與國家973計畫項目“文化遺產數位化保護的理論與方法”;跨...
《旅遊規劃原理》是2010年02月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吳必虎。《旅遊規劃原理》通過對全球旅遊規劃研究1900多種文獻的梳理,結合作者自身親自參與主持的旅遊城市和旅遊區的規劃實踐,提煉出了旅遊規劃理論體系。在旅遊市場分析、旅遊資源評價基礎上,進行旅遊產品選擇開發,並布局於空間結構之中...區域...
概括起來講,“類型學是通過對遺存形態的排比,以確定遺存時間和空間關係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蘇秉琦的考古類型學研究始於20世紀30年代末40年代初寶雞鬥雞台遺址的發掘。在這裡,蘇秉琦採用了與李濟不同的類型學表述方式,“以阿拉伯數字(1、2、3)代表形制項目,以大寫字母(A、B、C)代表分類,以小寫字母(a、b...
傳統規劃中有關不建設區域是單一功能的,如沿高速公路布置的綠化隔離帶,缺乏對自然過程、生物過程和文化遺產保護、遊憩等功能的考慮。形式不同 “反規劃”是系統的,一個與自然過程、生物過程和遺產保護、遊憩過程緊密相關的,預設的、具有永久價值的網路;是大地生命肌體的有機組成部分。傳統規劃中有關不建設區域是...
2005-2007 清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項目:“在人類發展理論下反思全球化對中國社會的影響”,課題負責人 2005-2006 世界銀行和中國社科院合作研究項目:“走出貧困:中國貧困的定性研究”(甘肅子項目負責人)2005 貴州省旅遊局項目:黔東南文化遺產保護地鄉村旅遊規劃。2005 中英愛滋病項目辦公室2005年度總結項目。2005 DFID...
9.毛鋒.數字管道的理論與實踐,科學出版社,2009(待出版)10.毛鋒,李強.京杭運河的時空演變,科學出版社,2009(待出版)11.毛鋒,周文生,黃健熙.空間信息技術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套用,科學出版社,2009(待出版)12.王凌雲,毛鋒,周文生等.空間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歷史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研究,科學出版社,2009...
經濟地理學思維級套用(地理學研究生二級學科方向課程)【與林雄斌合作】;空間規劃理論與實踐(校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地理學研究生二級學科專業限選課程);海岸帶人地關係調控學(地理學研究生專業選修課程)。出版圖書 參考資料 學術成果 在國內外發表核心期刊論文100餘篇,獨著專著4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
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在西北大學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專業在職攻讀博士學位。2011年4月,任西北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耿國華主要從事計算機教育與科研、智慧型信息處理、文化遺產數位化保護的交叉研究。人物經歷 1955年12月,耿國華出生。1975年9月—1978年8月,在西北大學數學系學習。1978年8月—1981年9月,在西北...
研究領域包括:風景園林理論、風景園林美學、風景園林批評、風景園林使用後評價、風景園林自然系統理論、風景園林社會系統理論、風景園林政策法規與管理等。規劃設計 是營造中小尺度室外遊憩空間的套用性學科。它以滿足人們戶外活動的各類空間與場所需求為目標,通過場地分析、功能整合以及相關的社會經濟文化因素的研究,以整體...
研究方向 設計藝術學、建築文化遺產保護與更新。學術成果 【主要論文】1.基於空間句法分析的鎮江歷史風貌區街巷空間更新設計研究.設計。2.城市歷史街區街巷界面形態的量化方法——以鎮江市大龍王巷歷史街區為例.城市問題,3.基於空間句法分析的高校圖書館建築空間可達性研究,圖書情報工作。4.基於體驗設計理論的商業空間...
2013.01—2016.12 主持國家社科重大項目《我國線性文化遺產保護及時空可視分析技術研究》子課題(12&ZD231)2012.01—2014.12 作為第二名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空間信息技術的明長城軍堡空間關係研究》(項目主持人:李嚴,批准號:51108305)2012.01—2015.12 作為第二名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明代...
1. 張傑. 中國古代空間文化溯源[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修訂版2016)2. 張傑, 呂舟等. 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與城鎮經濟發展[M]. 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3.3. 張傑, 毛其智, 解揚, 陳驍.節能城市與住區空間形態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8 4. 張傑, 霍曉衛, 張颺等. 歷史城市保護規劃方法...
長期從事建築設計研究工作,致力於推動本土建築的保護與發展,探索可持續建築的本土化的理論與實踐。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遺產性村落保護與更新的可視化技術方法研究——以西遞、宏村為例》以及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子課題、教育部及省科學研究重點項目、國際合作研究項目近十項,主持或負責完成了《徽州文化園》、...
10.主持完成“山西省偏關古城保護規劃”(2011-2012)11.主持完成“安康市‘一江兩岸’地區景觀及空間規劃”(2009-2010)代表性論文 1. 曹象明,陳驍. 晉北明長城沿線軍事堡寨的景觀特色及其保護利用策略——以老牛灣堡為例[C]. 第11屆城市規劃歷史與理論高級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規劃歷史與理論學術...
世界文化遺產客家土樓的保護、開發和利用研究(福建省社科重大項目)。項目主持人,在研。“福建族群關係研究”(福建省社科規劃項目)。項目負責人。已結項。“方言的分類研究”(福建省教育廳)。項目負責人。已結項。“中國南方瀕危語言研究”(香港政府CERG)。王士元院士主持,本人為重要成員。已結項。“漢語在...
7.參與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自主科研課題《文化遺產保護學科建設》8.參與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自主科研課題《城址類考古遺址公園闡釋與展示設計的理論及方法研究》9.參與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2009年度教育部規劃課題“核心價值觀視閾下的世界遺產教育實施策略研究”文化遺產規劃 1.參與5.12地震遺址博物館概念性規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