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省域/區域遺產地體系規劃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我國省域/區域遺產地體系規劃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是依託清華大學,由劉海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我國省域/區域遺產地體系規劃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 依託單位:清華大學
  • 項目負責人:劉海龍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當前世界遺產與自然保護領域都日益重視從單個遺產地走向遺產地體系,通過制定遺產地體系規劃來實施遺產地的巨觀、綜合管理。近年來我國也逐步開始遺產地體系規劃的探索,但目前還存在諸多問題,如仍缺乏法定地位,概念還不夠清晰、認識還不準確,系統性、規範性、科學性尚不足,不同類型遺產的協調、整合不夠,與國外的比較和借鑑不足等。本項目將在對國際上相關遺產地體系規劃的理論與實踐進行借鑑、比較的基礎上,對遺產地體系與體系規划進行深入研究,並進行分省遺產資源稟賦的評價,提出未來應優先開展遺產地體系規劃工作的建議省份,對其保護空缺提出完善建議,初步判識我國的若干遺產資源富集區,併合理界定我國不同尺度遺產地體系規劃的關係,最後就我國省域/區域遺產地體系規劃的規範提出建議。項目成果將為推動我國中觀尺度的省域/區域遺產資源的整合保護提供理論支持,並對遺產地體系規劃實踐的規範化、科學化奠定基礎。

結題摘要

(1)從世界遺產層面,基於空間與時間維度研究了瀕危世界遺產的類型、地區分布及演變階段,探討了世界遺產保護體系的評估方法,並將瀕危世界遺產威脅因素分析與中國世界遺產保護對策相結合。 (2)從國際層面,研究了美國自1972年之後完成的國家公園體系規劃及評價成果,重點分析了保護空缺方法(GAP)的早期探索,分別對自然類型與歷史文化類型的國家公園體系評估方法進行了深入研究,對我國遺產地體系評估、尤其是文化遺產體系的評估有重要借鑑意義。項目還研究了美國國家公園體系中的風景河流體系、小徑體系的保護與評估方法。同時,美國州立公園更強調在州層面滿足州內居民就近享受戶外休閒遊憩機遇的意義。州立公園體系在特徵、分類、規模標準及公園選址等方面均形成了成熟的評估方法,並依各州特色形成符合自身需求的評價體系。以伊利諾州州立公園體系規劃為例研究了其風景、歷史與娛樂休閒3類州立公園的重要吸引力評估、規模評估、質量保護評估、娛樂休閒機會評估、分布評估(可達性標準)等方法。 (3)從國內實踐層面,項目總結了我國自上世紀末以來省域風景名勝區體系規劃的發展歷程、現狀及問題,指出該類規劃的應運而生是基於風景名勝區數量不斷增加、類型更加多樣、分布更加廣泛,需要進行類型梳理、空間合理性評估、保護空缺鑑別、指導新建等評估。目前有6個省開展了此類工作:貴州(2001)、黑龍江(2001)、山西(2004)、北京(2004)、福建(2005)、山東(2006)。但目前該類規劃還缺乏法定地位,基礎科學研究不夠,成果的系統性、規範性和可比較性不足,編制方法受其城鎮體系規劃等影響較大,還未形成符合保護和管理需求的編制規範,與國際的銜接、比較和借鑑不足等。 (4)從國內理論層面,對比、歸納了我國省域風景名勝區體系規劃目前的基本概念、定位、工作程式與技術路線、調研與數據需求、資源評價、目標與戰略、結構規劃、布局規劃、分類規劃、支撐體系、協調規劃、實施與保障、行動計畫等方面,形成可供比較的基本框架,共性代表內容。進一步探討了影響我國省域風景名勝區體系規劃編制和發展的若干關鍵問題。包括資源評價、結構規劃、多方協調規劃、多學科研究及規範標準等。強調省域/區域遺產地體系規劃,向上可為搭建國家遺產網路奠定基礎,向下可以指導各次區域、市、縣遺產地的系統保護與利用,應予重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