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然保護區空間分布的經濟分析與驅動因素研究

中國自然保護區空間分布的經濟分析與驅動因素研究

《中國自然保護區空間分布的經濟分析與驅動因素研究》是依託中國人民大學,由吳健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自然保護區空間分布的經濟分析與驅動因素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吳健
  • 依託單位:中國人民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中國在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建立自然保護區是我國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手段,如何有效開展自然保護是當前面臨的重要決策問題。本研究擬針對中國自然保護區空間分布不合理的現象,研究推動形成這一空間布局的驅動因素。研究將深度剖析我國不同級別、不同類型保護區的空間分布現狀;並通過對自然保護區決策行為的經濟分析,識別影響自然保護區決策的主要因素,提出理論猜想;在對自然保護區所在地的社會經濟狀況和條件進行整體的空間統計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建立空間計量模型,驗證社會經濟變數對自然保護區決策的影響和驅動關係,揭示自然保護區空間布局不合理和管理失效的根源,由此提出建設性的自然保護規劃建議。本研究對於闡明自然保護區的建立與管理同地方社會經濟狀態之間的關係具有重要意義,將為自然保護區規劃建設開闢一個新的研究視角,有利於促進國家將自然保護工作與國家、地方經濟相結合,提高自然保護的效率和效果。

結題摘要

本研究針對科學界提出的自然保護區空間分布不合理的政策現象,對自然保護區空間分布的驅動因素進行了研究。研究通過建立動機(驅動因素)與決策行為結果(空間分布)之間的邏輯關係,觀察自然保護區決策主體微觀分散決策的總體表現(即自然保護區社會經濟特徵的空間分布),模擬並驗證自然保護區決策的驅動因素。 本研究完成了如下工作:第一、基於大量國際前沿的文獻回顧,梳理自然保護的經濟學理論,構建成本效益的經濟分析框架;第二、形成了全國2669個自然保護區的自然、社會、經濟基本資料庫,對全國2,047個縣級決策單元的社會經濟統計分析和探索性空間分析,揭示了自然保護區的空間分布特徵;第三、回顧分析中國自然保護區發展的歷史過程、政策變遷和自然保護區的微觀決策行為動機,構建了中國自然保護區決策動機的理論模型,識別影響自然保護區決策的主要因素,並形成有關驅動因素的理論猜想;第四、通過計量分析,驗證社會經濟變數對自然保護區決策的影響。研究得出如下初步結論:第一、中國自然保護區表現出顯著的空間分布特徵:大面積、高級別的自然保護區更多地分散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區,數量多、面積小、級別低的自然保護區更多地集中分布在東南部地區。這種顯著的空間相關關係意味著必然存在空間效應與保護決策的相互作用。第二、自然稟賦和機會成本是建立保護區決策中的兩個主要決定因素。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是形成中國自然保護區特定空間分布的前提條件,一個縣的自然稟賦對保護區決策有著顯著的正向影響。這說明中國的自然保護區空間分布具有科學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保存和保護中國最珍貴的自然生態資產的政策目標。第三、社會經濟條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自然保護的狀況,機會成本對自然保護決策的影響不容忽視。機會成本對保護區決策有著顯著的負向影響。特別是中國東部和中部的土地機會成本比西部及東北部高,在這些地區保護區建立將面臨來自於人口增長和城市化的更大壓力。 第四、基層決策者建立自然保護區的動機已經發生顯著的變化。2000年前的保護區建立中生態因素髮揮的影響作用比較明顯。機會成本在2000年後的保護區建立中發揮著負向影響,說明基層決策者們保護的動機弱化了。本研究為自然保護區規劃建設開闢了一個新的研究視角,並基於上述結論,為當前國家自然保護工作提供啟示和政策建議。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