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學現代意義的探尋》內容包括:中國現代美學的路向、中國現代美學研究的兩維拓展、梁啓超解釋學接受美學的情感論構造、中西詩學會通的解釋學檢討、中國現代美學的美育思想、美育與人的存在方式、中國古典美學範疇的美育內涵、中國美學的抒情傳統、作為抒情美學美典的文人畫、作為文化認同的抒情傳統等。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美學現代意義的探尋
- 出版社:山東大學出版社
- 頁數:207頁
- 開本:32
- 定價:22.00
- 作者:劉毅春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0749471
- 品牌:山東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節 中國現代美學研究的兩維拓展
第二節 梁啓超解釋學接受美學的情感論構造
第三節 中西詩學會通的解釋學檢討
第二章 中國現代美學的美育思想
第一節美育與人的存在方式
第二節 中國古典美學範疇的美育內涵
第三章 中國美學的抒情傳統
第一節作為抒情美學美典的文人畫
第二節作為文化認同的抒情傳統
第四章海外中國美學的參照
第一節後殖民語境中啟蒙與文化認同的張力
第二節現代性與自我認同:西方漢學研究的誤區
第三節 中國文學的跨文化理解
第五章氣與光:中西美學的形上學基礎
第一節元氣說:中國哲學的生存論特質
第二節光:現代藝術的形上學本性
第六章當代學界的美學評論
第一節 中國古代文論當代性如何可能
第二節藝術真實的存在論闡釋
第三節太陽灼人:姜文電影的美學分析
後記
文摘
對於香港人來說,由於殖民地統治者憑藉著西方現代化的文明成果來到這裡,西方那種文化上的優越感致使被殖民者以一種落後民族的崇拜心理自覺地承認殖民統治具有的那種文化優越性;同時,遠離母體文化,對母體傳統文化隔膜以及反叛情緒。這二者使得他們對中國文化的民族認同瓦解了。殖民地的知識分子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古老的精英文化與文明遺產日漸衰落。葉維廉指出,“英國殖民者宰制原住民的策略,其大者包括殖民教育採取利誘、安撫、麻木製造替殖民地政府服務的工具,製造原住民一種仰賴情結,使殖民地成為殖民者大都會中心的一個邊遠的羽翼;仰賴情結里還包括弱化原住民的歷史、社團、文化意識,並整合出一種生產模式,一種階級結構,一種社會、心理、文化的環境,直接服役於大都會的結構與文化。西方工業革命資本主義下的‘文化工業’,即透過物化、商品化、目的規劃化把人性壓制、壟斷並將之工具化的運作,便成了弱化民族意識的幫凶;殖民文化的利誘、安撫、麻木和文化高度的經濟化商品化到一定程度,使任何殘存的介入和抗拒的自覺完全抹除。在文化領域裡,報紙的文學副刊和雜誌泛濫著煽情、抓癢式的商品文學,大都是軟性輕鬆的文學,不是激起心中文化憂慮的文學,其結果是短小化娛樂性的輕文學。讀者只作一刻的沉醉,然後隨手一丟,便完全拋入遺忘里,在文化意識民族意識的表面滑過,激不起一絲漣漪!對歷史文化的流失沒有很大的悲劇感,偶然出現的嚴肅認真的聲音,一下就被完全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