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特區(2008年1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作 者:(美)劉海善(Liu,H) 著 陳薇 譯 叢 書 名: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8082731出版時間:2008-12-01版 次:1頁 數:250裝 幀:精裝開 本:32開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 > 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特區

內容簡介

《中國經濟特區》著眼於一種在世界史上獨特的獲得廣泛的國家支持的工業化、城市化、全球化、現代化和民主化的歷程。尤其特別地考察了該歷史性變遷的一個方面,即精心選擇的一系列經濟特區的試驗性實踐。這近三十年的實驗為研究城市學領域的學者提供了一個很有價值的研究個案,即一種獨特的由國家主導將有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途徑和方法引進曾經一度停滯不前的社會中。《中國經濟特區》說明了國家和地方政府在制定與貫徹政策變遷及促進與世界資本主義體系進行政治性引導的互動諸方面的關鍵角色作用。

作者簡介

劉海善,1979年入學於復旦大學分校社會學系。1983年任教於華東政法學院(2007年易名為華東政法大學)。1987年底赴美國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研究院社會學系攻讀博士學位。1989—1990年修讀於紐約大學(NYU)法學院。2005年獲得美國新學院大學(New School University)哲學博士Phi)學位。1992年迄今從事美國照相材料進出口商貿。現為美中資產管理公司總裁,2007年率中美追債律師代表團在浙江寧波召開首屆中美追債防債會議。
1987年出版《文化衝突與時代選擇》(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翻譯《法律社會學導論》(華夏出版社)。1992年合編《社會學小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目錄

第一章 作為個案研究的中國經濟特區
第一節 研究問題、主題和論述組織結構的說明
第二節 評判性回顧相關理論研究和敘述類文獻
第三節 導致相關研究性文獻不完善的若干重大因素
第四節 方法論、實地調查和理論框架
第五節 綜合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偏離幾種主要可選擇的發展途徑
第六節 變遷中的政治與領導的重要性:從反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第二章 經濟特區政策的變遷:國家角色的轉換
第一節 國家層次上的權力交接
第二節 鄧小平時代在地方層次上經濟政策變遷:兩個“羅芳村”的故事
第三節 中國走向國際層次:認知資本主義國家的經驗教訓
第四節 經濟特區的概念化評述
第五節 經濟特區政策的形成和執行
第六節 演進中的經濟特區政策的主要特徵
第七節 經濟特區內和圍繞經濟特區的主要政策變遷
第三章 經濟特區的內涵、地域、結構與功能
第一節 經濟特區的內涵與類型
第二節 有關地理位置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之理論
第三節 中國經濟特區的位置、結構與功能
第四章 最後的“特區”——上海浦東新區
第一節 上海浦東新區剪影:地位、地域和形象
第二節 上海攀升到經濟特區之巔
第三節 從深圳特區到上海浦東新區政策變遷的幕後驅動力
第四節 深圳與上海之比拼:新特區政策變遷的焦點及主要目標
第五章 中國經濟特區的前景及其對中國與世界的衝擊影響力
第一節 圍繞中國經濟特區的辯論
第二節 正在擴大中的少數富裕群體與眾多貧困者之間的收入差異以及城鄉發展之問的差距
第三節 中國經濟特區的前景
第四節 經濟特區對中國與世界的衝擊影響力
參考書目及資料來源
重要術語英漢對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