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食安全的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

中國糧食安全的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

《中國糧食安全的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是2005年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帆。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糧食安全的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
  • 作者:高帆
  • ISBN:9787208058279
  • 頁數:416
  • 定價:28.00元
  • 出版社: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9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分析了一個具有“胚芽”性質的問題:糧食安全何以成為問題。在對糧食安全內涵進行多維度解析之後,認為糧食安全性質,或者說糧食安全之所以成為問題,原因是糧食作為私人品和安全作為公共品之間存在著衝突,這種衝突表現的生產、消費、註解通、貿易等領域。由此出發,要回應糧食安全的性質,解決諸領域中的問題,不能僅僅依靠政府或市場單方面的力量,而必須謀求政府——市場之間的結合和有效互動。自然的,政府——市場互動就是一個分析糧食安全問題的合適的視角。
本書認為,我國糧食問題面對的是系統性風險,從根源上看,系統性風險源於轉時期政府——市場之間的良性互動尚未形成。基於對風險特徵的理解,我們給出了一個比較系統的糧食安全程度,結果顯示,我國的糧食安全程度在波動中提高。就以前的糧食政策來看,政府的單向度和風險的系統性之間是不對稱的,政府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而糧食安全程度也經常波動。自然的、未來的糧食政策應該回應當前政策的單向度,促使糧食安全程度的持續性提高。由此出發,提出了完善我國糧食政策的原則、思路及政策措施,這些政策建議的關鍵是在糧食領域中促使理論——市場的有效互動,通過政府調控下的有序市場化來實

編輯推薦

本書分析了中國的糧食問題。首先定義了什麼是糧食安全問題,選擇了政府——市場互動這一視角進行分析。討論了糧食安全的諸多領域;糧食的生產問題、糧食的消費問題、糧食的流通問題和糧食的貿易問題。提出了如何保證我國糧食安全的對策。

作者簡介

高帆,1976年11月生,陝西周至人。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學碩士、博士,2004年9月進入復旦大學理論經濟博士後流動站從事課題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二元經濟結構轉化與糧食安全等問題,在《管理世界》、《經濟學動態》、《經濟科學》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40餘篇,主持或參與省部級以上社科項目5項。

目錄

第一章 導言
1.1 研究動因
1.2 基本背景
1.3 研究方法
1.4 基本概念:糧食
1.5 文獻回顧與評論
1.6 框架和思路
1.7 本書的結論與不足
第二章 糧食安全的概念與性質
2.1 糧食產品的基本特徵
2.2 糧食安全的具體指向
2.3 糧食安全的實現方式
2.4 糧食安全的內在衝突
本章小結
第三章 糧食安全與政府-市場的互動
3.1 糧食安全的相關問題
3.2 兩種極度端的糧食安全實現路徑
3.3 政府-市場互動的糧食安全方案
3.4 政府-市場互動:國際經驗
3.5 政府-市場互動與中國糧食安全
本章小結
第四章 中國糧食生產的趨勢與增長條件
4.1 中國糧食生產的現狀與特徵
4.2 中國的糧食生產:要素分解
4.3 糧食生產的波動:周期和成因
4.4 糧食增產和家民增收:一致抑或衝突
4.5 糧食增產和土地制度改革:一個案例
4.6 中國糧食生產的概括性評述
第五章 中國糧食消費的變化與影響因素
5.1 中國糧食消費的演變與特徵
5.2 中國糧食消費模式的轉變:基本動因
5.3 糧食消費:價格和收入彈性
5.4 未來糧食的供求關係:一個預測
5.5 中國糧食消費的概括性評述
第六章 中國糧食流通的改革與制約因素
6.1 中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一個回顧
6.2 糧食價格的關聯與波動
6.3 糧食流通主體:國有糧食企業的改革邏輯
6.4 糧食市場體系:規模和結構
6.5 糧食儲備制度:特徵和缺陷
6.6 中國糧食流通的概括性評述
第七章 中國糧食國際貿易的基準與參與策略
7.1 利用糧食國際貿易:一個分析框架
7.2 中國糧食國際貿易的演變與特徵
7.3 糧食國際貿易的經濟性分析
7.4 糧食國際貿易的可得性分析
7.5 糧食國際貿易的安全性分析
7.6 中國糧食貿易的概括性評述
第八章 中國糧食問題的風險特徵與安全實現
8.1 中國糧食風險的特徵與成因
8.2 中國糧食安全的測度:一個指標體系
8.3 中國糧食政策:演變和評價
8.4 政府-市場互動方案的內涵與準則
8.5 中國實現糧食安全的政策建設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