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粳稻貢米之鄉
- 外文名:無
- 特產:粳稻貢米
- 著名貢米:大荒地大米
吉林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自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漢唐時期,中國北方農耕文化和遊獵文化在此會集,並與中原文化高度融合,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的快速發展。據《新唐書·渤海傳》記載,在1300多年前的渤海國每年進獻給唐王朝的“盧城稻”被視為皇室珍品,成為唐朝300年間的皇家貢米,而在唐代六次法門寺迎送佛骨的儀式中,“盧城稻”也被作為最高供奉禮讚佛骨,因此又稱“盧城稻”為“佛稻”,更為“盧城稻”賦予了很高的宗教文化價值。
到了明清時期,吉林市越來越受到中央王朝的重視,已成為皇糧貢米的重要供給地。清順治14年,在吉林市設定烏拉打牲總管衙門,專門負責進貢吉林市優質大米、小米等東北特產,史上曾有“南有江南織造,北有打牲烏拉”之稱。康熙、乾隆兩帝都曾多次御駕親臨吉林市,民間流傳康熙、乾隆兩帝曾題詩讚賞吉林市朝貢的優質大米:“山連江城清水停,稻花香遍百里營,粗碗白飯仙家味,在之禾中享安寧”;“松江萬里稻興滔,碎碾珠玉降瓊瑤。綿香宜腹還添力,慰我黎庶盡辛勞”。在《吉林通志》卷六天章志中記載了高宗純皇帝於公元1778年御製“五穀”詩,並批註為:吉林地脈厚,則五穀實滋。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萬昌鎮所產大米,被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會評為金獎產品。
吉林市地處長白山脈向松原過渡地帶,位於北緯43°87′,東經126°57′,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熱資源豐富,夏季濕潤多雨溫熱;秋季短促涼爽天氣晴好,晝夜溫差大;全市日照時數一般在2500小時;積溫一般在2800度,粳稻主產區無霜期最長可達到140天左右,非常適合粳稻生長發育和安全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