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起源
我館的前身,動物標本室和植物標本室始建於1962年,經過40多年來我所老、中、青三代科學家不畏艱險、流血流汗甚至以生命為代價的不懈努力,使我館生物標本收藏量已達44萬份。其中植物標本正份24萬份,副份4萬份。動物標本計16萬份,包括鳥類1.0萬份,獸類7000餘份,魚類2.5萬份,兩棲爬行類約8500餘份,昆蟲11.0萬份。從總體數量上來說,我館雖然暫時還不能同全國的一些大館相比,但其發展速度之快卻是不容置疑的。更重要的是在館藏特色上,則更是占據著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除了大量的一般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標本外,我館還收藏有許多珍稀、瀕危、獨特甚至已近滅絕的物種的標本及大約300個生物學新分類群的模式標本,其價值當是無法用錢來衡量,從而奠定了我館在國內外獨具特色的地位和不可替代性。我館收藏的標本,除了主要來自青海和西藏外,還有來自川西、滇西北、甘南、新疆、陝西等省區的。作為主要以收藏青藏高原生物標本為目標的標本館,無論從數量、種類、覆蓋範圍及館藏特色上,我館都已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名符其實的青藏高原生物標本館。而且,在以上諸方面還將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和地域特色,並將不斷得到長足發展。更重要的是,我因青藏高原在地域上的獨特性和令世界生物學界及相關學科的科學家所矚目的焦點地位而使之具有巨大的潛在價值,這將使它最有希望在21世紀發展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特色標本館,並從而成為我國標本館業界的後起之秀。
宗旨
通過對館藏標本的採集和研究,我所本著出人才,出成果的宗旨,不但培養了一支由生物區系分類起家,並向生態學、資源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生物多樣性等多學科交叉、滲透、總體水平較高的研究隊伍,並且為青藏高原乃至全國的生物學教學、科研和生產作出了較大貢獻。
作品
40多年來,我所的研究人員撰寫了1 000多篇有影響的論文,參加了全國生物“三志”的編寫,並相繼編著了《青藏高原的蝗蟲》、《青藏高原的魚類》、《青海經濟動物志》、《青藏高原藥物圖鑑》、《青海經濟植物志》、《藏藥志》、《青海植物志》、《青海植物名錄》、《喀喇崑崙和崑崙山的禾本科植物》(英文版)、《青海植被》等多部學術專著。前後共發表新分類群300餘個,並有一些重要類群的研究處於國內外領先水平。在生物資源特別是藏藥開發利用的研究方面,我所的幾代科學家通過對生物區系的調查和一些生物種類的植化分析,摸清了許多重要資源生物的種類、藏量、分布及其開發利用的價值,不但對區域性的資源開發起到了推動作用,而且更有多項成果面世,如“654”、“苦豆草片”、“複方樟柳鹼片”、“百里香杜鵑膠囊”、“藏茵陳注射液”、“濕生扁蕾沖劑”、“塞隆骨”系列產品等許多療效顯著的新藥。
作用
從建館至今,每年都有一些國內外的學者來我館進行研究工作。僅從1991年至今,我館共接待前來工作、參觀和訪問的學者總計300餘人次,年平均接待30多人次。有國內許多參加編研生物“三志”的科學家,還有來自美國、英國、德國、瑞士、羅馬尼亞、韓國及港、台等國家和地區的生物學家來研究我館的生物標本或同我們進行合作考察和採集標本。同時,國外許多大的標本館、博物館也都與我館交換或是借閱標本。1991年至2002年,我館向國內外借出標本約5 800號。國外借閱單位主要有密蘇里植物園、加州科學院、哈佛大學、大英博物館、艾丁堡皇家植物園和德國、日本、南韓、古巴等國的研究部門和高等院校,國內主要有北京植物所、華南植物所、昆明植物所、西北植物所和一些高等院校等。這期間共交換標本6000餘號。在增加我們館藏量的同時也提高了我館在世界範圍內的知名度和在世界標本館業界的地位。上述情況表明我館作為青藏高原生物學科研重鎮的作用已經和正在得到很好的發揮。
作為科學普及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我館也同樣發揮了它應有的作用。多年來,我館的陳列室一直面向社會各界、特別是中、小學生免費開放,每年都要接待諸如“大學生考察團”、“科技夏令營”、在校學生以及“全國青少年生物百項活動”等團體參觀者,其中包括來自港、澳、台的全國中小學生代表。“八五”以來,我館每年平均接待2 000餘人次,最多的一年有12 000多人次。對激發青少年學科學、愛科學、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們的科研人員還撰寫了《青藏高原的珍禽》和《秘境崑崙科學探險紀實》、《崑崙探險》、《江河探源》等科普讀物,受到了中國科協的肯定和廣大讀者的好評。現已同時成為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青海省和西寧市命名的科普教育基地休閒旅遊景點。對宣傳中國科學院,宣傳青藏高原的生物學知識和生物多樣性保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如今,在中國科學院和國家的重視和支持下,作為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知識創新工程中的科研支撐部門,我館已經完成了卓有成效的改擴建工程,擴大了館藏面積,增加了館內設施,還擴建開闢了300多平方米的科普展廳,重新布置了以“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保護”為主題的科普展覽。工作和學習、參觀的條件以及支撐能力都得到了徹底改善,環境更加舒適、和諧。
我館每年都專門組織或結合研究人員的課題進行標本採集或以其它方式增加館藏量,使我館的規模逐步擴大。我們正在進行所有館藏標本的資料庫錄入工作,為進一步的數位化標本館做準備,部分植物標本信息已經可在網上查詢,屆時,將會更加方便各界人士的查詢和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