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盤錦濱海濕地生態觀測研究站

中國科學院盤錦濱海濕地生態觀測研究站

中國科學院盤錦濱海濕地生態觀測研究站,又稱中國科學院雙台河口濱海濕地研究站,成立於2009年10月12日,位於遼寧雙台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濕地研究中心掛靠單位,下轄此站。

基本介紹

機構簡介,相關信息,

機構簡介

中國科學院盤錦濱海濕地生態觀測研究站是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所屬的野外台站之一,是東北濕地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東北濕地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網路以中國科學院三江平原沼澤濕地生態試驗站為核心站,包括中國科學院大興安嶺森林濕地生態觀測研究站(寒溫帶)、中國科學院興凱湖濕地生態觀測研究站(中溫帶)、中國科學院盤錦濱海濕地生態觀測研究站(暖溫帶),形成了覆蓋東北地區主要溫度帶和濕地類型的野外長期定位觀測網路。該平台以東北地區濕地生態系統為主要對象,開展沼澤濕地生態系統要素和主要生態過程長期定位觀測,為沼澤濕地生態過程、區域沼澤濕地資源保護、區域生態與環境安全管理等研究提供科學支撐平台。
2009年10月12日,在遼寧盤錦市,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所長何興元,與遼寧雙台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王立峰,共同簽署了聯合共建中國科學院雙台河口濱海濕地研究站協定,並為中國科學院雙台河口濱海濕地研究站揭牌,這標誌著東北地理所繼8月16日在興凱湖建立中國科學院興凱湖濕地生態研究站後,又增加了一座濱海濕地生態類型的野外台站。這是該所採取與地方聯合共建野外台站途徑,促進濕地科學發展的又一重要戰略步驟。

相關信息

遼寧雙台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遼河水系入渤海的核心地域,總面積12.8萬公頃,為亞洲最大的濱海蘆葦濕地,該區生物多樣性豐富,是世界黑嘴鷗最大的繁殖地,生態意義十分重要。此外,該區由翅鹼篷形成的大面積“紅海灘”,為國內外著名的旅遊奇觀。為了加強遼河口濕地保護,為濕地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提供支撐,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與遼寧雙台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共建中國科學院雙台河口濱海濕地研究站。該研究所建於保護區境內,將根據雙台河口自然保護區濕地的特點,按生態監測和研究的需求,選定野外實驗場及定位觀測點確定觀測項目和內容。該研究所的建立,保護區的監測工作將會有更一步深層次的提高,將彌補我局在生物、環境長期定位儀器設備上監測的不足。為保護濕地、生態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