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定位
面向濕地科學的國際前沿和國家需求,以濕地系統形成、演化的關鍵物理、化學、生物過程研究為核心,開展濕地生態過程與功能、濕地修復與管理、濕地環境變化區域效應及其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揭示濕地複合生態系統人與自然相互作用關係。
目標
針對我國濕地具有水陸過渡性、類型多樣性、過程複雜性和人類活動強幹擾等特點,加強濕地形成演化及生態過程的多學科交叉集成研究,發展濕地水循環和
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相關理論,建立和完善我國濕地科學理論體系,為國家濕地保護、管理提供技術支撐,為保障糧食安全提供低濕農田治理技術體系。引領我國濕地科學創新和科技進步,將實驗室建成國家濕地科學創新基地,國家濕地管理決策諮詢智庫、濕地科學研究人才培養中心和濕地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台。
研究方向
以濕地水陸相互作用過程為主線,通過長期定位監測與實驗研究,揭示濕地形成、發育和演化規律;明確濕地水循環規律及水文生態過程與作用機理;研究全球變化和人類活動擾動下濕地生物地球化學過程、
生物多樣性變化和生態適應性特徵,揭示濕地生態系統主要生態過程對全球變化的影響與回響機理;研究濕地生態系統結構、過程與服務功能的關係。
研究多因子協同作用下濕地退化的過程與機制;研究
食物網與功能群在濕地修復中的作用及濕地修復過程中的主要生態功能變化;提出退化濕地修復的理論及不同類型退化濕地修復的途徑與關鍵技術,建立退化濕地修復過程監測與評價指標體系;研究濕地系統減緩和應對全球變化的對策及適應途徑;進行流域濕地修復的多情景分析研究,提出以流域生態安全為目標的濕地最佳化管理模式。
通過野外定位觀測、綜合RS/GIS、模型模擬和同位素示蹤等技術,高精度的研究濕地環境變化的區域環境效應及未來趨勢,提出濕地生態服務功能和健康評價的指標體系;通過示範研究,探討珍稀動植物資源及生物多樣性保護途徑,環境友好型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生態學原理及綠色產業模式,濕地開墾後農田的水土調控與增糧技術、鹽鹼化濕地綜合治理技術;天然濕地保護與高效利用的農業生態工程模式。
主要儀器設備
現有穩定同位素質譜儀(MAT253)、電感耦合電漿發射光譜儀(ICP-AES)、高分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QP-5050A、Agilent 5975T)、
氣相色譜儀(GC-2010、Agilent 6890、Agilent 7820)、高效液相色譜儀(Waters600E)、
原子吸收光譜儀(GBC-906A)、連續流動化學分析儀(SKALAR SAN++)、高性能計算平台系統(Dawning Inc., China)及大氣環境線上監測系統等主要儀器設備。
平台介紹
東北濕地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網路以
中國科學院三江平原沼澤濕地生態試驗站為核心站,包括中國科學院大興安嶺森林濕地生態觀測研究站(寒溫帶)、中國科學院興凱湖濕地生態觀測研究站(中溫帶)、
中國科學院盤錦濱海濕地生態觀測研究站(暖溫帶),形成了覆蓋東北地區主要溫度帶和濕地類型的野外長期定位觀測網路。該平台以東北地區濕地生態系統為主要對象,開展沼澤濕地生態系統要素和主要生態過程長期定位觀測,為沼澤濕地生態過程、區域沼澤濕地資源保護、區域生態與環境安全管理等研究提供科學支撐平台。
人才培養
5年內已培養博士生71人,碩士生33人,其中7人獲
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院長獎優秀獎和朱李月華獎學金等。在讀博士生35人,碩士生32人。
合作交流
重點實驗室共派遣科研人員和研究生數十人次赴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訪問或留學,30多人次參加境外國際學術會議,邀請美國、英國、俄羅斯、德國、荷蘭、丹麥等國外專家30多人次來華合作;主辦國內大中型學術會議6次,邀請國內知名專家50多人次來實驗室交流合作。2011年4月,我所濕地代表團應邀訪問了美國國家濕地中心、南佛羅里達水資源管理局及美國大氣海洋局等單位,深入探討了加強濕地科學研究、人才培養、聯合考察、共同舉辦國際會議等交流與合作方面問題,與美國國家地質調查局簽署了合作協定。
機構管理
現任領導
人員組成
濕地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現有科研人員63人,平均年齡35.6歲,35歲以下占66.7%。包括研究員18人,副研究員18人,高級工程師1人,助理研究員25人和研究實習員1人,其中擁有博士學位者占87.3%。
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中國科學院“
百人計畫”入選者2人。
研究團隊
濕地生態系統管理學科組
濕地與全球變化學科組
濕地恢復與濕地農業學科組
環境生態學科組
水環境污染與防治學科組
區域大氣環境學科組
土壤生物修復學科組
濕地生物多樣性學科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