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史:化學卷

中國科學技術史:化學卷

《中國科學技術史:化學卷》是1998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匡華,周嘉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學技術史:化學卷
  • 作者:趙匡華,周嘉華
  • ISBN:9787030061591
  • 頁數:693
  • 定價:265.00元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01月01日
  • 裝幀:圓脊精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對中國古代陶瓷、冶金、煉丹術與醫藥、鹽硝礬加工、釀造、製糖、染色等與化學有密切關係工藝的化學內容,全面勾畫出了中國古代化學的基本面貌和發展歷史,並對它們的內涵作了深入的揭示和評述。就其起源、發展、具體內容和化學成就,以及反映出的化學思想進行了系統的、嚴謹的考證和闡解,尤其對化學的原始形式——煉丹術,從其歷史發展、思想與理論、術語考釋、金丹考辨、設備方法和化學成就等方面做了全面論述,成為目前對這一領域做出全面闡解和評述的唯一專著。本書不僅是研究中國古代科技史的一部重要著作,而且對研究中國古代的哲學、傳統文化也有重要參考價值。

圖書目錄

總序 盧嘉錫
第一章 緒論 趙匡華 1
一 中國古代化學史的輪廓 1
二 關於中國古代化學史的研究方法 6
三 中國古代化學史料的檢索 11
(一)中國古代經籍史書類 11
(二)中國古代工藝技術著述類 13
(三)中國本草及方劑著錄 15
(四)中國古代的某些類書 17
(五)中國古代筆記小說類 19
(六)中國古代的方誌 21
(七)中國古代外丹黃白術的丹經與丹訣 22
第二章 中國古代的陶瓷化學及其工藝 周嘉華 23
一 陶器的發明及其歷史意義 23
(一)陶器的歷史意義 23
(二)關於陶器發明的探討 24
(三)中國最早的陶器 25
二 新石器時期的陶器和制陶術的主要成就 27
(一)紅陶、灰陶與黑陶 27
(二)紅、灰、黑陶的製作工藝及其科學內涵 29
(三)彩陶、蛋殼陶的工藝及其科學內涵 39
(四)白陶、印紋硬陶的工藝及其科學內涵 41
三 從原始瓷器到成熟瓷器 43
(一)瓷器的定義及其內涵 44
(二)原始瓷器及其研究 46
(三)成熟青瓷的出現及其發展 52
四 中國傳統玻璃的發明和發展 55
(一)鉛基玻璃的源流及其工藝的探討 61
(二)鉀基玻璃的源起試探 64
五 建築陶、低溫鉛釉陶與紫砂陶 67
(一)早期的建築陶器 67
(二)秦俑及其彩繪 68
(三)漢代的鉛釉陶 69
(四)建築釉陶的出現和燒造 71
(五)唐三彩陶器的科學內涵 73
(六)紫砂陶及其陶質特色 74
六 “南青北白”的唐代瓷藝 75
(一)青瓷的演進 76
(二)白瓷的出現初發展 78
(三)青瓷的衍生品——黑釉瓷與黃釉瓷 80
七 窯系林立、推陳出新的宋代瓷藝 83
(一)定窯的牙白瓷器 83
(二)磁州窯的鐵鏽彩繪 85
(三)鈞瓷的窯變風采 86
(四)龍泉青瓷的特色 88
(五)景德鎮青白瓷嶄露頭角 91
(六)黑釉瓷和結晶釉 94
八 中國古瓷峰顛的明清瓷藝 96
(一)最具民族特色的青花瓷器 97
(二)爭新鬥豔的鬥彩瓷器和五彩瓷器 100
(三)中外合璧的琺瑯彩和粉彩瓷器 104
九 古代陶瓷主要著述評介 105
(一)古代陶瓷著述、文獻概況 105
(二)古代主要陶瓷著述簡介 106
參考文獻 112
第三章 中國古代的冶金化學 趙匡華 114
一 冶銅的源起與青銅的冶煉 115
二 青銅冶煉的鼎盛時期 122
三 青銅“六齊規則”辨析 130
(一)“六齊規則”的總體辨析與科學性的探討 132
(二)“六齊規則”的分類研討 136
四 我國冶鐵技術的興起和發展 144
(一)古代鐵的類別 145
(二)我國冶鐵業的興起 146
(三)塊煉鐵的利用 151
(四)生鐵的演進與柔化處理 151
(五)生鐵的利用 155
(六)煉鐵爐與鼓風設備的發展 156
五 中國古代的多種煉鋼工藝 l65
(一)固體滲碳煉鋼技術的發明和發展 166
(二)鑄鐵脫碳鋼技術的發明和發展 168
(三)百鍊鋼的生產 171
(四)灌鋼的發明 173
(五)淬火工藝的發展 175
六 硫銅礦的冶煉及我國首創的“膽水煉銅 176
(一)硫銅礦的冶煉及其工藝 176
(二)中國首創“膽水煉銅 179
七 鋅黃銅與金屬鋅的冶煉 183
(一)鍮石金的歷史與煉製工藝 183
(二)倭鉛的冶煉 188
(三)我國煉鋅史辨析 193
八 中國古代的兩種白銅 201
(一)享譽中外的中國古代鎳白銅 201
(二)源於煉丹術的“丹陽銀”——砷白銅 205
九 中國古代的金銀冶煉與金銀分離術 208
參考文獻 219
第四章 中國古代的煉丹術化學(上)——中國煉丹術的歷史 趙匡華 224
一 從巫術、悟道到尋仙求藥 225
(一)巫的出現與醫藥的嘗試 225
(二)悟道求長生與海上尋神仙 228
(三)服食長生的嘗試 232
二 丹鼎派煉丹術的出現 234
(一)前漢道教的滋榮 234
(二)道教丹鼎派的肇興和讖緯之學的產生 235
(三)中國煉丹術最早的一批丹經 239
三 丹鼎派煉丹術的奠基 243
(一)狐剛子《五金粉圖訣》、張道陵《太清經天師口訣》與魏伯陽《周易參同契》的問世 243
(二)葛洪和他的《抱朴子內篇》 250
四 陶弘景道教茅山宗的開創 261
五 中國煉丹術的鼎盛時期 263
(一)唐代金丹術活動的肥壤沃土與金丹術狂熱 263
(二)唐代煉丹術的盛況 269
(三)唐代丹鼎派的兩大旗幟——鉛汞還丹與金砂大丹 274
(四)唐人對金丹術的反思 279
六 宋代煉丹術的衰退 280
(一)趙宋王朝的崇道與金丹術的困境 280
(二)從《道藏》中的幾部丹經看宋代外丹、黃白術 285
七 明代金丹術的迴光返照 295
參考文獻 303
第五章 中國古代的煉丹術化學(下)——中國煉丹術的思想、方法與化學成就 趙匡華 305
一 中國煉丹術中的一些理論思考 306
(一)關於“假求外物以自堅固”的神丹觀 307
(二)煉丹術中的燮理陰陽、運用五行 312
(三)關於金石的“自然進化論”與煉丹術的“仿天地造化”之功 324
(四)中國煉丹術中的火候及其漢代易說基礎 328
二 中國煉丹術所用各類藥物名實考辨 337
(一)汞及其化合物 338
(二)鉛及其化合物 340
(三)砷的化合物 342
(四)銅、銅合金及其化合物 343
(五)鐵的化合物 345
(六)鋁的化合物 348
(七)鉀的化合物 350
(八)鈉的化合物 350
(九)鈣的化合物 352
(十)石英與矽酸鹽 355
(十一)硇砂 358
(十二)爐甘石 358
(十三)硫黃 359
(十四)金和銀 360
(十五)錫 360
(十六)鹵鹹 360
(十七)無名異 360
(十八)動植物 364
三 中國煉丹術中一些玄奧物質的詮釋與辨析 368
(一)玄黃 368
(二)黃牙 369
(三)六一泥、神泥、固際神膠與中黃神泥 372
(四)華池 373
(五)“八石”辨析 374
(六)“五石”辨析 375
(七)真鉛與真汞 376
(八)龍虎 376
(九)河車及河車法 377
(十)四象 378
(十一)“三黃”與“四黃 378
(十二)“三白”與“四皓 378
(十三)赤鹽 378
四 中國煉丹術中的“還丹”與“金液 379
五 中國煉丹術中的設備建造與方法 390
(一)丹房、丹井與符室 390
(二)丹釜 391
(三)合子、神室與混沌 394
(四)櫃與櫃藥 397
(五)鼎與水火鼎 399
(六)丹爐、神灶與丹壇 405
(七)煉丹火候與用火法 409
(八)“伏火”與“死 411
(九)懸胎煮與窨制 413
(十)沐浴 414
(十一)水飛與水鎳 414
(十二)乾汞與關藥 415
六 中國煉丹術中的醫藥化學 416
(一)中國煉丹術中的汞化學 417
(二)中國煉丹術中的鉛化學 430
(三)中國煉丹術中的砷化學 436
七 中國古代黃白術中的合金化學 438
(一)中國古代黃白術中的銅砷合金 440
(二)中國古代黃白術中的銅鋅合金 442
(三)中國古代黃白術中的汞齊藥銀 443
(四)中國古代黃白術中的鉛錫合金 445
(五)中國古代黃白術中的彩色金 445
(六)關於黃白術中的丹砂金 447
八 中國古代火藥的發明與發展 447
(一)中國發明火藥的時期 448
(二)火藥的發明與煉丹術 453
(三)中國早期的火藥火攻武器 456
(四)明初《火龍經》中的火藥配伍訣與火藥火器 458
(五)明代中、後期火藥概況 460
(六)明代火藥工藝中對硫黃的提純 463
(七)中國明代的火藥理論 465
參考文獻 466
第六章 中國古代鹽、硝、礬的化學 趙匡華 471
一 中國古代對食鹽的認識及開採技術 471
(一)採掘石鹽 473
(二)墾畦汲鹵,曬制池鹽 474
(三)熬波煮海與淋沙煎鹵 478
(四)鑿井取鹵,煎煉成鹽 485
二 中國古代的“消”及其化學工藝 493
(一)古代諸硝的化學成分、性態、賦存狀態及其資源狀況 493
(二)關於“消”的早期記載及其認識上的混亂情況 498
(三)中國古代煉丹家對硝石的鑑別 500
(四)中國古代硝的提純 504
三 中國古代的礬化學, 506
(一)中國古代礬的種類及其鑑定 506
(二)“礬”和“礬石液”名稱的源起 510
(三)中國古代各種礬的製取工藝和人工合成 511
(四)礬在中國古代化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514
參考文獻 517
第七章 中國古代的釀造化學 周嘉華 520
一 釀酒的起源和麴櫱的發明 520
(一)釀酒起源辨 520
(二)麴櫱的發明 524
二 商周時期的麴櫱和酒 526
(一)早期的櫱和曲 526
(二)酒的生產和酒具, 527
(三)商周時期的幾種酒 529
三 發酵原汁酒(黃酒)與酒麴工藝經驗的發展 533
(一)黃酒酒麴技術的發展 534
(二)“接種”、“用酵”和“傳醅”經驗的取得 541
(三)“紅曲”工藝的發明和改進 542
(四)釀酒工藝的發展 545
四 中國蒸餾酒的面市和發展及早期蒸酒器的探討 553
(一)關於蒸餾酒(白酒)起源的幾種觀點 554
(二)白酒起源的史料試析 555
(三)蒸餾技術的早期發展 562
五 中國酒史與醫藥史中的葡萄酒、蜜酒和滋補酒 568
(一)葡萄酒和果酒 568
(二)露酒和蜜酒 572
(三)滋補健身酒和藥酒 576
六 中國釀造史中的特產——醋與醬 578
(一)醋的演進 579
(二)醬和醬油的演進 584
七 關於豆腐的源起與豆腐釀製品的發展 589
(一)豆腐的源起 589
(二)豆腐乳製品的發展 590
參考文獻 592
第八章 中國古代製糖工藝史 趙匡華 595
一 中國古代的飴糖 595
二 中國蔗糖的早期歷史 600
三 唐代印度先進蔗糖技術的引進 604
四 冰糖的出現 607
五 中國古代製糖工藝中脫色技術的演進 610
六 甜菜糖引進的簡況 614
參考文獻 615
第九章 中國古代染色化學史 趙匡華 617
一 先秦練染工藝的初步形成 617
(一)色染技術的初試 617
(二)春秋戰國時期的染色工藝 618
二 秦漢至明清時期染色工藝的大發展 633
(一)染料品種的增加,色譜的擴展 634
(二)中國古代植物染料的加工及色染工藝中的化學 648
(三)中國古代的印染技術 656
三 中國古代的洗滌劑 658
參考文獻 669
索引 671
書名索引 671
人名索引 681
後記 691
總跋 69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