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馬慶鈺,法學博士,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社會與文化教研部副主任、社會管理學科帶頭人。
廖鴻,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副局長(正局級),副研究員。
目錄信息
第一部分 中國社會組織發展規劃研究總報告
一 引言/001
(一)研究背景與目的/001
(二)中國社會組織範疇界定/002
(三)研究工作基本原則/005
二 中國社會組織發展戰略要素分析/006
(一)中國社會組織發展階段/006
(二)中國社會組織發展機遇/008
(三)中國社會組織發展障礙/010
三 中國社會組織發展的戰略選擇/015
(一)中國社會組織發展的使命/015
(二)中國社會組織發展的取向/016
(三)中國社會組織發展的預期指標/020
(四)中國社會組織發展的重點/031
四 中國社會組織發展中的政府責任/033
(一)正確發揮政府領導作用/033
(二)推進官辦社會組織改革/035
(三)矯正樞紐型社會組織的走向/037
(四)規範社會組織管理系統/038
(五)實施合理的培育扶持政策/044
(六)建構社會組織法律制度體系/051
第二部分 中國社會組織發展總體戰略研究
一 中國社會組織發展現狀/052
(一)中國社會組織的發展/052
(二)中國社會組織的作用/063
(三)中國社會組織自身的問題/069
二 中國社會組織的發展機遇與挑戰/079
(一)中國社會組織的發展機遇/079
(二)中國社會組織的時代使命/084
(三)中國社會組織的發展障礙/089
三 中國社會組織發展的戰略方向與預期/101
(一)中國社會組織發展的價值定位/101
(二)中國社會組織發展的方向目標/104
(三)中國社會組織發展指標和預期/109
四 中國社會組織發展的主要任務/129
(一)改進和完善社會組織登記備案制度/129
(二)建立社會組織的規範管理系統/132
(三)以良好政策環境支持社會組織/140
(四)矯正樞紐型社會組織發展方向/143
(五)分類推進官辦社會組織改革/146
(六)構建適應社會組織發展的法規體系/154
(七)正確發揮政府的組織領導作用/156
第三部分 中國社會組織管理制度建設研究
一 混合制下社會組織準入及管理制度/166
(一)對準入及管理機制的突破/166
(二)準入及管理尚存制度缺陷/170
(三)準入及管理制度下一步改革/176
二 社會組織發展中的監管執法制度/180
(一)監管執法上的問題/180
(二)監管執法的改進/191
三 社會組織的治理及其自律/198
(一)外部環境存在的問題/199
(二)內部治理存在的問題/205
(三)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211
(四)社會組織治理的改善/217
四 結論/224
第四部分 中國社會組織相關財稅政策研究
一 社會組織相關財稅政策綜述/227
(一)社會組織財稅政策概覽/227
(二)社會組織財稅政策評價/230
(三)社會組織財稅政策改進/231
二 完善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的政策/233
(一)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政策概述/234
(二)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國內實踐/240
(三)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實踐評價/249
(四)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國際經驗/255
(五)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政策體系建設/264
三 改進支持社會組織發展的稅收政策/270
(一)有關社會組織稅收的政策概述/270
(二)現行社會組織稅收政策的效果/283
(三)社會組織稅收政策的國際經驗/288
(四)相關社會組織發展的稅收政策改進/310
四 健全支持社會組織的其他財政政策/318
(一)規範施行對社會組織的財政補貼/318
(二)對社會組織行政事業性收費的減免/323
第五部分 中國社會組織發展的分類研究
一 不同視角下的中國社會組織分類/326
(一)根據組織性質和目的的分類/326
(二)按照組織活動領域進行的分類/329
(三)中國特色政社關係意義上的分類/330
(四)政治治理意義上的分類/331
二 三類中國社會組織的發展歷程/333
(一)社會團體的分類統計分析/333
(二)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分類統計分析/350
(三)基金會的分類統計分析/369
三 對三類中國社會組織的比較分析/381
(一)對社會組織分類指標及其活動領域的反思/381
(二)社會組織發展規模的比較/386
(三)社會組織基本數據與經濟社會發展指標的比較/389
(四)社會組織人力資源的比較與分析/391
(五)社會組織的支持環境/399
四 結論/402
第六部分 關於加快中國社會組織發展的建議
後 記/421
圖
圖2-1 社會組織增長(1990~2012年)/060
圖2-2 社團增長(1990~2012年)/060
圖2-3 2012年社團服務領域/061
圖2-4 基金會增長(2003~2012年)/061
圖2-5 民辦非企業單位增長(1999~2012年)/062
圖2-6 2012年民辦非企業單位服務領域/062
圖2-7 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就業人員平均工資/075
圖2-8 根據34國均值預測的社會組織全職雇員人數/115
圖2-9 根據17國均值預測的社會組織總支出/117
圖2-10 根據17國均值預測的社會組織增加值/119
圖2-11 根據17國均值預測的志願者人數/121
圖2-12 根據17國均值預測的社會組織慈善捐款/123
圖2-13 社會組織增長總個數的上下限預期和自然增長數/125
圖2-14 社會組織人數增長及預測/128
圖2-15 社會組織經濟總量及預測/128
圖4-1 國家財政決算收入及增長速度(2000~2012年)/228
圖4-2 國家財政主要支出項目增長趨勢(2007~2012年)/229
圖4-3 2001~2012年社會組織捐款收入所享受的企業所得稅優惠/273
圖4-4 2001~2012年社會組織接受社會捐款情況/274
圖4-5 2008~2012年社會組織收入情況/274
圖4-6 2008~2012年社會組織經營性收入情況/275
圖4-7 2008~2012年社會組織經營性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275
圖4-8 2008~2012年中國社會組織營業稅納稅情況/314
圖5-1 全國社團職工人數變化/335
圖5-2 職工人數變化最大的五個省(市、區)/336
圖5-3 全國社團和中央級社團平均職工人數對比/336
圖5-4 社團平均職工人數變化最大的五個省(市、區)/337
圖5-5 全國社團和中央級社團職工中的女性比例/337
圖5-6 全國社團及中央級社團負責人中的女性比例/338
圖5-7 35歲及以下社團職工比例/338
圖5-8 36~45歲社團職工比例/339
圖5-9 46~55歲社團職工比例/339
圖5-10 56歲及以上社團職工比例/339
圖5-11 社團職工大專以上比重/340
圖5-12 全國社團與中央級社團人均固定資產比較/342
圖5-13 全國社團的發展與同期經濟社會指標的比較/348
圖5-14 圖5-13的補充說明/348
圖5-15 中央級社團的發展與同期經濟社會指標的比較/349
圖5-16 圖5-15的補充說明/349
圖5-17 全國民非職工人數歷年變化/352
圖5-18 全國民非平均職工人數歷年變化/352
圖5-19 民非職工中的性別分布/353
圖5-20 民非負責人數量及其在職工總數中的比重/353
圖5-21 民非負責人中的性別構成/353
圖5-22 民非中35歲及以下的職工人數歷年變化/354
圖5-23 民非中35~45歲的職工人數歷年變化/354
圖5-24 民非中46~55歲的職工人數歷年變化/354
圖5-25 民非中56歲及以上的職工人數歷年變化/355
圖5-26 民非中大專及以上學歷職工人數及比重/355
圖5-27 民非中建立黨組織情況/356
圖5-28 2006~2011年全國基金會增幅/369
圖5-29 2005~2011年公募基金會與非公募基金會數量/369
圖5-30 基金會職工數量及其變化/370
圖5-31 基金會平均職工人數變化情況/371
圖5-32 全國基金會職工中的性別分布/371
圖5-33 全國基金會負責人數量及其在職工總量中的比重/372
圖5-34 全國基金會負責人的性別情況/373
圖5-35 基金會中35歲及以下的職工分布/373
圖5-36 基金會中36~45歲的職工分布/373
圖5-37 基金會中46~55歲的職工分布/374
圖5-38 基金會中56歲及以上的職工分布/374
圖5-39 基金會中大專及以上學歷職工的分布/375
圖5-40 基金會中建立黨組織的情況/375
表:
表1-1 “非營利部門國際指數”的兩組指標均值/021
表1-2 中國社會組織發展定量與定性指標總表/028
表2-1 2012年社會組織職工數、增加值和固定資產總額/063
表2-2 社會組織人均固定資產和社會組織增加值占GDP比重/064
表2-3 安徽省2012年非主要農作物品種鑑定費用支出測算/066
表2-4 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元)/074
表2-5 “非營利部門國際指數”的兩組相關指標均值/113
表2-6 對全職雇員人數占經濟活動人口比重的預測/114
表2-7 2011~2013年中國社會組織總支出測算/116
表2-8 對社會組織總支出占GDP比重的預測/116
表2-9 社會組織增加值占GDP比重的預測/118
表2-10 對志願者人數占經濟活動人口比重的預測/120
表2-11 對慈善捐贈占GDP比重的預測/122
表2-12 社會組織增長總個數預期(萬個)/124
表2-13 中國社會組織發展定量指標及預測/127
表3-1 三個條例的準入門檻比較/170
表3-2 條例關於三類社會組織退出的規定/174
表3-3 改革後的雙重管理體制/180
表3-4 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框架/182
表3-5 現行立法賦予登記主管機關的執法手段/183
表3-6 社會組織登記主管機關與銀監會的監管比較/185
表3-7 三類社會組織年檢內容和效力的比較/188
表3-8 限制性監管與激勵性監管的比較/191
表3-9 對社會組織的事前事中事後管理比較/193
表3-10 相關部門的分工與協調機制/195
表3-11 非營利社會組織與營利組織治理比較/199
表3-12 現行立法限制競爭/200
表3-13 社會組織的法律體系/204
表3-14 現行立法有關社會組織管理人員激勵的規定/206
表3-15 現行立法對社會組織管理者義務及利益相關者權利的規定/208
表3-16 現行立法對社會團體信息公開的一般性要求/212
表3-17 對公益性社會組織信息披露的特殊要求/213
表3-18 社會組織評估中信息公開在總評估分值中的占比/216
表3-19 支持型社會組織在社會組織治理中的作用/22
表4-1 廣東省2013年政府集中採購目錄及限額標準(節選)/239
表4-2 廣東省2013~2014年部分社工服務項目公開招標信息/246
表4-3 2013年部分省市區福彩金用於購買公益服務項目的資金及比重/250
表4-4 美國的免稅機構分類/289
表4-5 英國對慈善機構和非慈善機構的社會組織的稅收政策/297
表4-6 英國向社會組織捐贈的稅收優惠政策/299
表4-7 德國社會組織享受稅收特惠一覽/301
表4-8 德國現行適用於捐款的抵扣稅收/302
表4-9 日本社會組織享受稅收特惠一覽/304
表4-10 日本捐贈者的稅收政策一覽/305
表4-11 2008~2012年社會組織營業稅納稅情況/314
表5-1 社會組織按類別歷年變化情況(1988~2011年)/328
表5-2 對中國社團數量的總體估計/330
表5-3 社會團體按類別歷年變化情況(2007~2011年)/333
表5-4 社會團體按活動區域歷年變化情況(2004~2011年)/334
表5-5 社團分省(市、區)黨建情況/341
表5-6 社會團體增加值占GDP比重(2006~2011年)/343
表5-7 全國及中央級社團發展與同期經濟社會指標的比較/347
表5-8 社團數量變數間相關分析(2011年)/350
表5-9 社團職工數量變數間相關分析(2011年)/350
表5-10 民非按類別歷年變化情況(2003~2006年)/357
表5-11 不同類別民非歷年數量與比例變化(2007~2011年)/358
表5-12 民非增加值占GDP比重(2006~2011年)/363
表5-13 民非增加值及GDP增幅比較(2007~2011年)/365
表5-14 民非組織數量增幅與同期經濟社會指標的比較/36
表5-15 民非數量變數間相關分析(2011年)/367
表5-16 民非職工數量變數間相關分析(2011年)/367
表5-17 教育類民非數量變數間相關分析(2011年)/368
表5-18 2005~2011年公募基金會與非公募基金會數量/370
表5-19 基金會組織密度/376
表5-20 基金會職工分省(市、區)人均固定資產(2006~2011年)/377
表5-21 基金會增加值占GDP比重(2006~2011年)/378
表5-22 基金會數量增幅與同期經濟社會指標的比較/380
表5-23 基金會數量變數間相關分析(2011年)/380
表5-24 基金會職工數量變數間相關分析(2011年)/381
表5-25 社會組織密度/387
表5-26 社會組織變數間相關分析(2012年)/388
表5-27 就業人數的比較/390
表5-28 三類社會組織占城鎮就業人員以及第三產業就業人員的比重/391
表6-1 中國社會組織發展定量與定性指標/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