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性質問題論戰(1930年3月—1935年)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思想理論戰線上展開的關於中國社會性質的一次重要爭論,源起大革命失敗後共產國際對中國問題的爭論。1927年中共中央召開的八七會議和1928年召開的六大都肯定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然而,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內以陳獨秀為代表的一些人,接受託洛茨基的觀點,認為中國已進入資本主義,因而主張取消革命。這種爭論直接影響了中國思想界,並形成兩派的大論戰:一派以《新思潮》雜誌為中心,代表人物是王學文、潘東周等一批革命知識分子;一派以《動力》雜誌為中心,代表人物是任曙、嚴靈峰等一些托派分子。從1930年3月李立三在中國共產黨機關刊物《布爾什維克》發表《中國革命根本問題》開始,到1935年錢俊瑞、薛暮橋繼續闡述呂振羽等人提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概念,都比較正確地分析了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的性質,從而有力地批駁了托派的理論。經過這五年關於中國社會性質問題的論戰,“中國社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一正確觀點,為大多數人所接受。正確認識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的性質,對開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起了推動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