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風俗與歲時》,是2023年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何樂益、[英]裴麗珠、[俄]米托發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的風俗與歲時》
- 作者:[美]何樂益、[英]裴麗珠、[俄]米托發諾
- 出版時間:2023年3月
-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569533347
- 裝幀:平裝
《中國的風俗與歲時》,是2023年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何樂益、[英]裴麗珠、[俄]米托發諾。
《中國的風俗與歲時》,是2023年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何樂益、[英]裴麗珠、[俄]米托發諾。內容簡介 該書是由兩本譯著合成。其中《中國的風俗》記載了包括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等中國傳統的歲時節俗,還穿插了...
農曆正月初六又稱馬日,在這一天要送窮,是漢族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在中國各地還有自己的送窮辦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於送走窮鬼。反映了古代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
唐宋時期,這種習俗更為盛行。如武則天曾將皇孫都召集到大殿上,看他們嬉戲,“取西國所貢玉環釧杯盤,列於前後,縱令爭取,以觀其志。”宋代吳自牧《夢粱錄·育子》記述:“(小兒)至來歲得周,名曰‘周’,其家羅列錦席於堂,...
中國漢族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熬年的現代習俗 在這"...
守歲的習俗在中國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晉朝人周處寫的《風土記》在說到蜀地年俗時說,年末人家相互饋送年節禮物,稱為“饋歲”;相互宴請稱為“別歲”;除夕通宵不眠,稱為“守歲”。這是現今看到關於守歲習俗的最早記載。但這時守歲...
中國漢族歲時節日風俗,蘊涵生育風俗文化,流行於桂東、岑溪、富川等縣,已有百多年歷史。時間為農曆正月初十,凡上一年添有男孩之家,要到社廟掛花燈。燈用竹篾扎架,外糊花紋紙,上寫吉祥謎語,內點油燈,逐日添油。掛燈者眾,社...
壓歲又稱壓祟,中國年俗,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壓歲錢又稱壓勝錢、押歲錢、守歲錢等,是年俗的節物之一。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起源 “壓歲錢”的習俗在中國流傳了數千年,但“壓歲錢”最初...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
《畫說中國傳統民俗:歲時節俗》編輯推薦:歲時節日確立,是萬物化育的;歲時節日知識,是自然養成的。但是,現代人正遠離歷史,在時光的隧道里逐漸淡化往昔的記憶。我們之所以重拾“歲時節日”的話題,就是為了給當代人尋找遠去的記憶,...
·此是人間祭灶時(祭灶、祭灶前後)/ 二五一 ·後 記/ 二七八 故歲今宵盡,新年明旦來。作者簡介 江玉祥:四川大學教授,專長歷史學、民俗學,出版專著:《中國影戲》《四川燈影戲》《中國影戲與民俗》等。牛會娟:成都信息工程...
接春,傳統歲時風俗。立春是一年24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標誌著春季的開始。每年立春這天,普天同慶,接春的各種儀式比歡度新春佳節還要隆重。中國民間流傳著接春或接春牛的風俗。 在那經濟不發達的遠古時代,牛是人類最好的勞動力。
一、風俗探趣 節日風俗的由來 節日風俗的特徵 風俗“形態”的探討 繼承與批判 長安古俗的發展與環境意識 長安“十大怪”解讀 中國各民族主要傳統節日 中國各族人民傳統節日表 二、歲時節令 曆書與曆法 中國曆法的演變 年·戴·歲·祀...
以五月五日端午節為屈原紀念日的說法,最早見於南朝時梁吳均的《續齊諧志》和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端午節的許多風俗也與屈原巧妙地聯繫起來,如吃粽子,划龍舟等等。自此,端午節的習俗就一直延續下來。關於端午節的由來,現代學者...
婚姻兩字,古代寫作“昏因”,“婚姻之道,謂嫁娶之禮”,“男以昏時迎女,女因男而來。嫁,謂女適夫家;娶謂男往娶女。論其男女之身謂之嫁娶,指其合好之際,謂之婚姻”,這些都是古人對婚姻的解注。婚姻習俗 成婚的年齡 古...
據宋人吳自牧《夢粱錄》記載:“十二月盡...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以祈新歲之安。”至今中國民間流行著“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諺語。在中國民間還流傳著一則傳說,掃塵習俗是因通州(今南通)佃農...
中國農曆歲時表:歲時節令也就是歲時、歲事、時節、時令等事,是人們的社會生活中約定俗成的一種集體性習俗活動。中國畫的題款除講究詩情畫意外,一般書年號一般用中國曆乾支(歲陽、歲陰)題款,至於季令,月令,時令、節令,異名...
中國古代禮制,把孝服按與死者血緣關係的親疏分為五等,在現代漢語裡還有“五服”這個詞,表示血緣關係的遠近。孝服用白布做成,這與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禮服的習俗大不相同。清朝時有一英國人第一次到中國來,遇到出殯的隊伍人人穿白色衣服...
《中國民間崇拜:歲時習俗》是2009年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中國曆朝與各國交流頻繁,自漢朝以來,除本土宗教道教外,各宗教陸續傳入中土,如佛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等,對中國產生重大影響。同時,中國民間崇拜隨著...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是中國民間宗教及歲時風俗,一般在農曆新年、元宵節、二月二龍抬頭等節日舉行。也是中國集市貿易形式之一,其形成與發展和地廟的宗教活動有關,在寺廟的節日或規定的日期舉行,多設在廟內及其附近。廟會...
其他習俗 另外,民間還有這樣的習俗:新搬家的頭一年(還有一些地方如廣東是連續3年)過年必須在新家過,否則會帶來災禍,但其實只是民間的風俗。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
此外,端午還有龍舟競渡、飲雄黃酒、懸艾及菖蒲等習俗。不過古今學者也有不同看法。關於吃粽子,東晉范汪《祠制》載,“仲夏薦角黍”;南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載,“夏至節日食粽”,又載,“民斬新竹為筒粽,楝葉插頭,五彩縷投江...
年中行事,漢族民間一種集體性習俗,必做之傳承行事。出自《中國民俗學》。年中行事即是在農曆年中的有關歲時、歲事、時節、月令、時令等方面的行為習俗。它與人民民眾的時季意識有很深的關係。如直江廣治《中國民俗學》載北平(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