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百家:林非散文精品集

中國當代文學百家:林非散文精品集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當代文學百家:林非散文精品集
  •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 頁數:219頁
  • 開本:16
  • 定價:29.80
  • 作者:林非
  • 出版日期:2012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425917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當代文學百家:林非散文精品集》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

作者簡介

林非(1931—)江蘇海門人,散文家、學者,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學位,研究生導師,中國散文學會會長、中國魯迅研究會會長。學術論著有《魯迅前期思想發展史略》《魯迅小說論稿》《現代六十家散文札記》《中國現代散文史稿》《治學沉思錄》《文學研究入門》《魯迅和中國文化》《散文論》《散文的使命》《中國現代小說史上的魯迅》《林非論散文》等;散文創作有《訪美歸來》《絕對不是描寫愛情的隨筆及其他》《西遊記和東遊記》《林非散文選》《林非遊記選》《令人神往》《雲遊隨筆》《中外文化名人印象記》《離別》《當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庫·林非卷》《世事微言》《人海沉思錄》等;回憶錄有《讀書心態錄》《半個世紀的思索》。並主編《中國散文大詞典》《中國當代散文大系》等。

圖書目錄

前言
離別
一顆燃燒的心
江南瑣記
從乾陵到茂陵
吳世昌小記
九寨溝紀行
三峽放歌
高昌故城
秋日訪冰心
文學史家劉大傑的憾事
回憶陳翔鶴
記憶中的小河
懷念方令孺老師
一個中學生的悲劇
漢城邂逅張曉風
我心中的秦牧
來不及哭泣
晨曦里的回憶
歡樂的歌
母親的愛
荒煤,我心中的豐碑
詢問司馬遷
秦檜的鐵像和文徵明的詞
浩氣長存
三個天真的崇拜者
李自成與唐甄
靈魂的震撼
《長恨歌》里的謎
未有收成的唐詩研究
關懷民眾的情節
在河北省偏僻的山村里
閒話金錢
瀏覽二十四史
紅艷艷的雞血石
面對著車禍的思索
古代美女息媯的悲劇
仙女湖遊記
話說知音
在盧梭銅像面前的思索
登昭君墓隨想
我寫故我在
論林非的散文創作

後記

論林非的散文創作
王兆勝
引言
長期以來,林非是以魯迅研究和散文研究在學術界享譽盛名。還是在八十年代之初,林非就以資料的豐贍、感情的真實和筆調的優美寫出了《現代六十家散文札記》,這部書以其開荒拓地之功頗受讀者歡迎,發行量高達二十多萬冊。之後,林非又陸續出版了《中國現代散文史稿》《魯迅和中國文化》《林非論散文》等多部學術論著,在學術界引起較大震動。對林非的學術成就及其反響,研究者稱之為“林非現象”。與許多專門從事文學研究的專家不同,林非還是一位出色的散文家,二十多年來他筆耕不輟,先後出版了《訪美歸來》《離別》《世事微言》和《人海沉思錄》等十多本散文集,有著廣大的讀者群體。
對林非的散文創作,學術界雖有不少評論,有的還非常精彩,但總體說來,林非散文的價值和意義遠未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尤其是巨觀的、理性的、深透的探討式研究比較缺乏。那么,作為專家學者的林非為什麼要著力創作散文?他的散文創作走過了怎樣的發展歷程?林非散文的獨特個性和魅力何在?又是哪些因素影響了林非的散文創作?我們又當如何評價林非散文的得與失呢?這些都是林非散文研究,也是中國當代散文研究中不可忽略的問題。
一般說來,學術研究與文學創作具有不同的特徵與思維方式,所以,一個學者往往就很難同時兼做一個作家。林非能夠具有這兩方面的特長,在堅持學術研究的同時,一直沒有間斷從事散文創作,而且越到後來散文創作的熱情越高,成就也越大。那么,是什麼因素能夠保證林非散文創作的持久熱情和決心呢?
這可能首先與作者的思想理念有關。在林非看來,學術研究以邏輯推論為主,而作家則重視形象思維,二者之間顯然存在著嚴格的界限。但是,這並不是說它們之間水火難容,相互的參照和取長補短只會使其相得益彰,而不是互相受損。對一個作家來說,他注重學術含量就會帶來兩方面的提高:一是豐富自己的知識文化程度,開闊認識社會和人生的視野;二是極大地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更好地從複雜的生活現象中理解和掌握其規律與實質。對一個學者來說,他也會從創作中獲益匪淺:一是直接投身於生活的這本大書之中,避免片面與迂腐;二是形象思維會增加學術論著的生動與豐盈;三是養成像作家那樣感情充沛的稟賦。基於這一認識,林非直言不諱地提出這樣的觀點:“如果在學者的全部精神活動過程中,輸入作家精神活動的長處;如果在作家的全部精神活動過程中,同樣也輸入學者精神活動的那些長處,那么對於提高這兩個領域的水平來說,對於繁榮和發展文學創作與文學理論研究來說,其前景都將是未可限量的。”(《關於“作家學者化”和“學者作家化”》)應該說,正是有了這樣的理路,林非才能毫不猶豫地在從事學術研究的同時,一直從事散文創作。
對學術文化背景和學術功能以及自我價值的反省,可能是林非熱心於散文創作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說,在社會、政治、經濟、思想和文化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時代面前,在學術研究日益萎縮的情況面前,在對自我人格越來越要求健全的發展面前,在對生命的認知越來越深入面前,林非認識到文學創作可能要比學術研究來得更具有啟蒙意義,也更符合自己的思想、性情、趣味與本真存在。試想,在今天這樣的商品經濟浪濤中,又有多少人來閱讀學者辛辛苦苦研究出來的理論文章呢?從此意義上說,學者的意義與價值就不能不被大大打了折扣,學者的啟蒙聲音與意義就不能不被阻隔和消解。而相對來說,散文多為短制,也多富有情感與自由,讀者正可以在短暫的時間裡閱讀,在消閒中受益,將“教”寓於樂中,從而達到啟蒙的目的。林非站在這一基點,曾對學者的工作不被社會和讀者理解深表憂思,也對自己未能成為一個更好的學者表示愧疚,這就有了《愧為學者》《招考博士生小記》《我為什麼放棄(葉赫那拉氏傳)的寫作?》等散文。林非曾在《愧為學者》里這樣表述說:“散漫、慵懶、不喜愛辯論,這樣使我無法成為一個很好的學者。我近來還覺得撰寫了幾十年的理論文字,實在太疲勞了,而且老運用概念去推理,似乎也太枯澀了,深願抓住所剩無幾的時光,精心地去描摹對於人生和宇宙的感受,宣洩出濃郁的感情,升華著深邃的思索,跟讀者朋友們坦誠地對話。無論這願望是否能夠實現,我和學者的距離似乎都會變得更遙遠了。”在《我走過的路》中林非也表示:“對於魯迅研究來說,這也許可以稱為我的告別演講,限於自己的精力,今後不想再在這方面撰寫專著了,深願多思考一些廣泛的文化問題,多撰寫一些散文與隨筆。”在這些話中確實包含了作者的自謙和嚴於律己,但更重要的是對學術研究的重新認識,認識到它與社會與讀者之間存在的隔膜,發現了它與自己生命追求之間的距離。
比較而言,散文是一種更為自由和隨便的文體,也是最具平民化和心靈性的藝術表達式,它往往與天地相接,與讀者相隨,與生命相牽,與陝樂相伴,作家與讀者在此往往都可以找到某些共知、共會和共鳴。從此意義上說,林非越到後來越鐘愛撰寫散文,也可以看成是作者對學術文體和散文文體的重新認識,對自我生命價值意義的再追問和再探索。換言之,對一個自由而隨意的人生來說,到底是用概念、邏輯和推理來表達更好,還是用優美而形象的散文來宣洩更有意義呢?余秋雨也曾對純書齋式學者的生活意義表示懷疑,他說:“我們這些人,為什麼稍稍做點學問就變得如此單調窘迫了呢?如果每宗學問的弘揚都要以生命的枯萎為代價,那么世間學問的最終目的又是為了什麼呢?如果輝煌的知識文明總是給人類帶……種異常真摯與至誠的情感”,並說自己所受《背影》的感動:“在古今中外數不清的散文作品中,我喜愛閱讀的篇章也是不少的。《背影》是我在中間讀得最早的一篇,幾十年前上國小時,就從教科書里讀到過它,後來又重讀了不下幾十回,因此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作者還說明自己的一些散文創作直接受益於《背影》,如《離別》里的父親與兒子以及感情表達和結構方式,都與朱自清的《背影》有內在的關聯。只是林非的《離別》在有的方面又超越了朱自清的《背影》罷了。(參見王兆勝:《新時期中國散文的發展及其命運》,《山東文學》2000年第一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0年第三期)還應該注意的是,《背影》中的真情實感對林非散文觀的直接影響。只有這樣,林非才可能滿懷深情地說:“我始終喜愛《背影》,它肯定還將繼續影響著我,儘管我十分明確地囑咐自己,必須走自己的路,寫出自己應有的風格來。”(《對我的影響》)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影響了林非散文風格的形成,如《詩經》《楚辭》和唐詩里的藝術境界和意境、語言之美;如貝多芬對生命意義的探求與追問以及他的心靈的激情;如張岱的自我剖析精神和閒適情懷;如孟子倡導的反對盲目跟從和崇拜,主張獨立思考的精神,這些都對林非散文有著不可忽略的影響。
結語
中國現代散文在不少文體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學者散文較為引人注目,比較有代表性的學者散文家有魯迅、周作人、胡適、林語堂、梁實秋、王了一等。但相對而言,中國現代學者散文家並沒有形成明顯的合力,而是有著各之為戰的特點。到了當代,尤其是新時期,學者散文家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出來,從而形成了學者散文獨步天下的局面。比較有代表性的散文家有餘光中、張中行、季羨林、黃裳、宗璞、林非、李敖、董橋、張曉風、余秋雨等。
作為中國當代學者散文家的一員,林非最大的貢獻是用現代思想文化意識燭照自然、社會現實和歷史,從而創作出具有較高思想文化水準的散文作品。他往往不像有的散文家那樣容易犯了“思想文化的迷失症”,即或用西方文化簡單地否定中國文化,或過於依戀中國的傳統文化,而是站在人類健全發展的角度,堅決地批判中國封建專制制度,批判國民的劣根性,批判金錢崇拜與腐朽思想,同時全力以赴地張揚自由、民主與平等的現代意識。另外,林非的學者散文往往情與理結合,文學性與思想性結合,從而就避免了有的學者散文缺乏深摯的感情和較高的文學性。情與理仿佛是琴瑟,又好像是兩個基本音符,它們在林非散文中往往不是分別奏響自己的音樂,而是合奏齊鳴、相得益彰。
當然,林非散文也並非盡善盡美,它也存在某些缺點與不足,這主要表現在重視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但相對忽略散文文體的創新。另外,在時空觀念上林非往往過於局限在現實、歷史和未來的線性關係中,而對天地自然永恆的道心探討不夠,作品的宗教情懷也較為淡薄,這顯然與二十世紀中國作家整體上的倡導個性自由而反對偶像崇拜,呼籲平民文學和人的文學而否定“山林文學”的思想觀念是聯繫在一起的。這也可能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化和文學(也包括散文)在向西方學習時,出現的盲點和誤區。
2001年3月6日於沐石齋

序言

在新時代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社會格局下,編選一套有規模有實力的當代文學選本,不能不說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此次編選的作品大多數來自作家自選的精品,或是經由資深文學編輯遴選成書,全套書在內容編選上突出強調名家的文化品格和所寫時代的精神風貌。
此次選本把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文學作品作為重點來考察研究,因為她呈現當下的狀態,從中我們可以探索當代文學的不足以及其未來走向。這一文學時段,中國社會發生了急劇的轉型,社會經濟體制轉軌後,商品意識自然融進社會的各個文化領域,意識形態的格局也相應地發生了調整。八十年代呈現的是文學狂歡的盛宴,九十年代作家在“共名”狀態的一元格局被打破,文化的多元化應運而生。在文學創作上,作家開始從宏大的敘事題材轉向個人的“一地雞毛”,特別是對民間立場的覓見和認同,身份開始從坐班轉向了流民;進入二十世紀末,文化環境出現產業化思潮,對作家創作帶來嚴重困擾:客觀條件的制約使他們不能維繫以啟蒙和精英為元素的公共知識分子的話語權,同時由於時代的影響,他們本身也開始對自身的精神標籤產生了疑慮和動搖。
“五四”以來的文學,大多數時期都處於一種意識“共名”狀態,一種思想主題支配一個時代的文化,比如“五四”的反帝反封建和個性解放、抗戰的民族救亡、五六十年代的階級鬥爭等。“共名”基本概括了一個時段的文化思潮,作家只要通過作品闡釋或反映這一思潮,就會被這個時段認可,但是在這種文化狀態下,作家的藝術獨創性往往被掩蓋,個性因素很難彰顯出來,他不能與“共名”造成對立,否則就會出局,而作家的獨立品格往往是文學作品的精神核心,離開了獨創性,只能是臃腫的文學。與“共名”對立的“無名”,也不是說沒有時代主題,它通常是指多種主題並存,無法達成“共名”的狀態。在三十年代出現過短暫的“無名”狀態,由於軍閥割據混戰,導致地域交流阻塞。比如京派文學、南京的民族主義、上海左翼以及東北流亡文學等多種對立的文學思潮共生的局面,其間有衝突和鬥爭,不管怎樣融合都無法達成“共名”,這個就有點像無名的文化狀態。九十年代的文學不難發現它所含有的“無名”特徵與三十年代有本質的區別,它是從文學本身打破了八十年代文學思潮的線性發展,凸顯了無主潮、無定向、無“共名”的狀態,多種文學走向並存發展,表現強勁的多元價值取向。比如主旋律文學由官方掏銀子供養,消費文學以獲得大眾認購為目標,純文學只要圈子內的人認可或一些小眾讀者,形成官方、知識階層和草根文化三足鼎立的文化格局。多層次的複合文化結構給出文學多種走向的自由,這樣作家的敘事立場發生了轉向,即使許多作家的寫作視點非常接近,也是以不同的方式來生髮對所處時代的體念和看法,幾乎每個作家筆下都是一個精神獨立的世界,滲透其個體生命最隱秘的部分。“共名”時代的消亡使得作家放手開拓個人心理空間的寫作實驗,轉向貼近生活的個人敘事方式,一批新生代作家應時而生。
上世紀末包括現今都是一個文學碎片的世界,不同的作家立場不同,各自按自己的觀念出牌,這樣看起來很亂,有些文本令讀者感到陌生,但是她擺脫了時代“共名”的制約,讓文學在社會文化空間發出更多獨立真實的聲音。
文學是人類呼吸的器官,作為編輯出版人員,我們有義務傳承一些健康潔淨的文學作品,時下的網路文學泥沙俱下,無法從中遴選經典。我們只能選取經過時間檢驗的經典文本,給本世紀提供一套具有恆久性的當代文學名家選本,是傳承和研究當代文學的需要。
“作為文學批評界的一員,我認為自己遭遇了最糟的時代。”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雖然沒有像布魯姆所描述的那樣,但是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混亂時代”的種種文學徵兆在作家的文學實踐中也是很常見的。近年來中國當代文學界雖然浮出一些重要作家,誕生一批不可忽略的作品,作家的主體意識和寫作經驗技巧都得到擴張,但是面對物質化的時代,面對利益階層重新分配和倫理體系不斷顛覆的人性場景,一些作家不斷沉溺於某種焦慮和失落的精神狀態,缺少慎思、缺少覓見、缺少悲傷。有些作品,要么屈服庸常,要么對公眾聚焦的描紅,要么對低俗趣味的宣洩等。文學的審美和教育功能十分鮮見,其功利性、實用性、媚俗性俯拾即是。文學不一定要恢復崇高,但是我們要在真正意義上找回文學內在的精神品格,這是對自身作為當代知識分子的角色與使命必須要做出的回答。薩義德曾說:“知識分子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增進人類的自由和知識。”作家不是充當好大喜功的文學領袖,也不是迎合權力機制的工具。其內心深處始終對社會自然有一種與之呼吸同在的連體感覺,對大眾從骨子裡有一種體恤和親密的摯情,對個體精神獨立性的頑強堅守,對現實秩序敢於表達真理之音。高爾基曾說:“道出真理與實情,是一切藝術中最最困難的藝術。”對陣這種巨大的挑戰,我覺得作家們要有魯迅那樣的傲骨,用直面一切的勇氣和力量道出民族精神核心的缺陷,披露歷史暗藏的本質,還原大眾生活的真相。只有穿透一切世俗的迷障,才能寫出內涵深廣的作品。
當下各種文學思潮一浪拍死一浪,文壇頹廢和山頭之風盛行,各種文學活動表面看起來擴大了文學的影響力,實際上成為一些商家斂財的外衣。回顧近年來的文學創作,有些作品展現人性或陷於人性中不能自拔,卑瑣慾念、變態心理、性宣洩等充塞其中,雖然文學不一定要莊重,但是這些猥瑣要能給我們警示,讓我們能夠更好地生活,而不是一味地尋求閱讀刺激。針對文學創作的這些境況,我們有感於主編一套當代文學百家的必要性,一方面規整寫作者的精神姿態,另一方面給青少年學生以健康潔淨的引導。“對於剛剛用自己的血和淚寫出人類史中最有奇特一頁的這一代人,必須給予更高尚的東西”。
中國當代文學百家編委會
2012年3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