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文學史(第3版)

中國現代文學史(第3版)

《中國現代文學史(第3版)》是2016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勇、鄒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現代文學史(第3版)
  • 作者:劉勇、鄒紅
  • 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5月1日
  • ISBN:9787303191468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現代文學史(第3版)》特點。
  一,全面系統地覆蓋了現代文學所有的重要領域。無論是對作家作品、社團流派,還是文學論爭,《中國現代文學史(第3版)》都進行了應有的評價。尤其是以往一般現代文學教材忽略的通俗文學創作部分,本書亦給予了客觀詳細的描述和評價,強調了通俗文學與新文學的並存及其實際影響,這也與新的學術研究成果保持了應有的溝通和銜接。
  二,結構清晰,層次分明,既突出重點內容,又具有廣泛的知識覆蓋面,點、線、面結合,追求敘述歷史的深度和力度,立體化地展現了現代文學的真實形態。這體現了我們體例編排上的一些新的想法和追求,我們力圖在相對簡約的篇幅中,儘可能展示中國現代文學豐富而完整的面貌,其中包括對現代文學發生過程的描述以及上述提及的對通俗文學存在價值的關注等,同時又儘可能地對相關內容按照歷史時段或文體的分類加以相對集中的介紹和論析。作為教材,這樣可能更有利於教學層面的實際操作。
  三,資料翔實,內容豐富,把宏大的歷史與細微的材料融合在一起,敘述細微而不顯煩瑣。書末附有《中國現代文學大事年表》,既明晰了中國現代文學發生髮展的歷史背景,又方便學生的記憶和學習,起到有據可查、提綱挈領的作用。

目錄

緒論 中國現代文學的歷史進程及主要特徵
第一節 中國現代文學發展的三個10年
第二節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第三節 關於中國現代文學學術史建構的幾點思考
第四節 中國現代文學的主要特徵
第一章 從晚清到五四: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
第一節 晚清啟蒙運動與文學的變革
第二節 報刊與新小說的繁榮
第三節 晚清白話文運動的興起
第四節 《新青年》與五四文學革命
第五節 外國文藝思潮的引進
第二章 五四初期的理論探討與創作實踐
第一節 現代文學觀念的確立
第二節 白話新詩的最初嘗試
第三節 現代小說的全面創新
第四節 新式散文的應運而生
第五節 話劇品種的逐步引入
第六節 新文學社團的蜂起
第三章 魯迅
第一節 生平與思想發展
第二節 《吶喊》與《彷徨》
一、權勢者的形象
二、衛道士的形象
三、社會群體的形象
四、被侮辱與被損害者的形象
五、覺醒者的形象
第三節 《阿Q正傳》
第四節 《野草》與《朝花夕拾》
一、自我主觀感情情緒的象徵性表現
一、對自我存在價值的象徵性肯定
三、對各種庸俗傾向的憤懣揭露和無情鞭撻
四、對反動統治者的揭露和控訴
五、對青年中某些思想傾向的批評和諷刺
第五節 《故事新編》
第六節 雜文創作
一、形成期
二、發展期
三、成熟期
第四章 郭沫若
第一節 生平及創作道路
第二節 《女神》:新詩是可以這樣寫的
第三節 《屈原》:對歷史的再創造
第五章 茅盾
第一節 生平及創作道路
第二節 《子夜》:現代長篇小說成熟的標誌
第三節 《腐蝕》:茅盾小說風格的深化
第四節 茅盾短篇小說及散文等創作
第六章 文學研究會及創造社
第七章 “新月”與“語絲”等社團流派的創作
第八章 革命文學的倡導與左翼文學的創作
第九章 巴金
第十章 老舍
第十一章 沈從文與“京派”
第十二章 新感覺派及其他小說作家的創作
第十三章 曹禺與現代話劇地位的確立
第十四章 詩歌與散文的新發展
第十五章 全面抗戰以後的文藝運動
第十六章 艾青及現代新詩的又一次高潮
第十七章 解放區的創作
第十八章 淪陷區與國統區的創作
結語 從現代到當代:30年文學的承載與餘響
附錄
第3版修訂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