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濕地保護空缺分析及其保護格局最佳化研究

《中國濕地保護空缺分析及其保護格局最佳化研究》是依託北京師範大學,由李曉文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濕地保護空缺分析及其保護格局最佳化研究
  • 依託單位:北京師範大學
  • 項目負責人:李曉文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系統保護規劃作為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的新範式,目前主要套用於陸域生態系統,濕地保護實踐迫切需要建立適用於流域濕地保護規劃的理論和方法。中國濕地保護體系目前也面臨著保護效率低下,保護格局亟待最佳化,濕地保護投入的優先區域確定缺乏科學論證等問題。本項目針對巨觀尺度濕地格局與過程保護這一核心科學問題,運用系統保護規劃的理論方法,通過反映氣候-地貌特徵的濕地生態地理綜合分類體系及流域連續性保護目標的確立,建立濕地物種、濕地生態系統及其流域生態過程等多層次保護目標,依託空間決策最佳化模型,考慮流域濕地保護價值的不可替代性和保護成本識別潛在保護空缺,確定中國濕地合理的保護水平及優先保護格局,據此對現有濕地保護體系進行最佳化。本項目研究既立足於國際保護生物學前沿領域,又契合了現階段我國濕地保護體系建設的巨觀戰略需求,結合中國的案例也將進一步豐富發展國際系統保護規劃的理論和方法。

結題摘要

我國是全球濕地資源極為豐富的國家,但不少具備較高生態價值的濕地資源仍未納入國家濕地保護體系,成為易受人為活動干擾威脅的保護空缺。本項目依託GIS/RS手段,藉助國際上主流的系統保護規劃方法,在區域-流域-國家等不同尺度上對我國濕地資源保護狀況、保護空缺和優先保護格局進行了分析和評估。其中,在以黃淮海為代表區域尺度上,整合物種生境、河流與非河流濕地生態系統為保護目標,考慮流域內縱向(上下游)、橫向(河流與集水區)和垂向(地表水與地下水)以及流域間通過南水北調工程形成的跨流域水文連線性,構建了黃淮海跨流域濕地生物多樣性優先保護格局,進一步考慮地表徑流、地表水調節、固碳和生境支撐等四種主要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運用InVEST和Marxan最佳化模型建立了黃淮海地區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優先保護格局,在對區域濕地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熱點區域和最佳化格局的空間耦合效應分析基礎上,探索了同時耦合、最佳化濕地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優先保護格局的可能性。在流域-國家尺度上,首先依託遙感和地理信息技術,對全國十大流域(水資源分區)所屬國家級濕地保護區內濕地面積、生境破碎化指數和生態風險變化趨勢進行了定量分析,並藉此對主要流域的濕地保護狀況進行了快速評估;通過構建反映氣候-地貌分異的濕地生態地理綜合分類單元作為巨觀尺度生態系統水平保護目標,並考慮流域單元上下游過程的連續性並權衡保護格局最佳化的社會經濟代價,運用的Marxan規劃工具,確定了我國主要流域濕地保護的不可替代性格局,識別並確定了各流域濕地保護空缺以及受脅嚴重的優先保護區域;同時,重點針對長江、黃河和海河等流域濕地保護格局最佳化結果,提出了較為詳盡的濕地保護格局最佳化策略。本項目成果可望為我國流域濕地保護規劃、濕地保護紅線的劃定以及濕地保護體系空間最佳化策略提供理論和方法支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