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在海洋研究領域的著名的幾位院士、學者被稱為中國海洋風雲人物,他們對海洋的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海洋風雲人物
- 含義:對海洋的研究做出貢獻的人物
- 地區:中國
- 代表人物:袁業立,賈傳熒
- 研究領域:海洋
- 發起時間:21世紀
袁業立院士,簡 歷,研究興趣,賈傳熒院士,丁德文院士,巢紀平院士,侯保榮院士,胡敦欣院士,劉瑞玉院士,
袁業立院士
袁業立, 男,1938年出生, 中國工程院院士、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2年美國北卡羅來那州立大學獲博士學位。現任本所名譽所長,同時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四屆學位評議組成員、山東省學位委員會委員等職。他在國內外物理海洋學界頗有影響,是國際海洋研究委員會海波數值模擬工作組成員、中國海洋與湖沼學會常務理事、我國海洋遙感學會理事長。曾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回國留學人員”稱號並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他在海洋環流、波浪理論、海洋遙感、海洋數值模擬諸方面多有建樹,曾以國際著名科學家身份參加美國宇航局主持的海洋及海氣界面交換試驗研究。已培養物理海洋學方面博士後2名,培養博士生、碩士生30餘人。其主講的博士生課程有《地球流體力學》、《 數學物理方程》、《 海洋遙感機制研究》、《海洋遙感與資料同化》、《風、浪、流耦合機制研究》等。其在國內外主要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00餘篇。
主要研究方向:地球流體力學、海洋波動、海洋環流、海洋遙感。
李 立院士
簡 歷
1946年7月生,196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1980年調入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1983-1985年赴美國羅德島大學海洋研究生院進修;1988年晉升副研究員;1990年後任水文氣象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93年晉升研究員;1994-1995年間任所副總工程師;1995年6-11月赴美國德州農工大學海洋系任高級訪問學者;1996-1999 任副所長;1999年任環境動力學開放實驗室首席科學家
研究興趣
:
邊緣海物理海洋學:南海、台灣海峽、東南亞等海域的環流和低頻中尺度海洋過程;黑潮等西邊界流與邊緣海的相互作用;邊緣海對ENSO和年代際氣候變化的回響和貢獻。
遙感海洋套用研究:微波衛星高度計和散射計的海洋套用
近岸海洋學套用: 港灣水動力過程、海岸工程、海洋環境問題和海岸帶綜合管理
現任職務: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員、環境動力學開放 實驗室首席科學家;中國海洋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廈門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賈傳熒院士
賈傳熒,男,1940年出生,大連海運學院航海系畢業,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系統、航海動態仿真、智慧型交通運輸等領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雷達避碰模擬器"、"小型船舶操縱模擬器"、"多功能航行安全仿真系統"、"大型船舶操縱模擬器"和"重大件貨物裝卸模擬器管理系統"等科研項目。其中"小型船舶操縱模擬器"獲交通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997年),"雷達避碰模擬器"獲遼寧省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1998年),"多功能航行安全仿真系統"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出版教材《船舶駕駛自動化基礎》,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0篇。指導博士生畢業4,在讀10人;碩士畢業12人,在讀11人。1997年獲交通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999年獲交通部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2000年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1年大連市優秀共產黨員;2001年大連市優秀專家;2001年全國優秀教師;2002年大連市勞動模範;2002年中國海員工會金錨獎。
丁德文院士
丁德文, 男,1942年2月出生,1965年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套用物理專業。現任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環境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我國著名的海洋生態環境學家。
主要從事我國寒區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工作,是我國凍土熱土學學科創始人和凍土工程熱工的奠基者之一。1992年至今從事海洋生態環境科學與工程的基礎理論、技術科學和工程技術工作。其主要業績有:開闢了我國工程海冰學的研究方向;提出了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的複雜性與非線性問題研究工作;率先開展海洋生態環境的複雜性與非線性問題研究工作。在海洋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工程技術實踐和綜合管理系統工程方面也有獨到的建樹;“九五”期間作為國家攻關項目——“海岸帶資源利用的關鍵技術”(96-922)的首席科學家、全國第二次污染基線調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和126項目的技術組副組長,領銜建議將“渤海環境綜合整治和管理”納入國家“十五”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計畫。
先後參加或主持省部級以上的基礎和技術科學及重大工程實施等科學研究20餘項,獲省部級以上自然科學、科技進步獎12項、在國內外公開發表論文100餘篇,出版專著(編、譯)6部,培養碩士生和博士研究生30餘名,指導博士後研究 人員3名。1993年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律貼。
巢紀平院士
巢紀平,男,1932年10月出生,1954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氣象系。現任國家海洋局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是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外聘的客座院士。中國大百科全書《大氣科學》卷“動力氣象”學科主編,《海洋學報》主編,《黃渤海海洋》學報編輯委員會顧問等職。
從事大氣與海洋兩個領域的科學研究工作。20世紀50年代中期,在氣象研究上,於1957年發表了我國第一張48小時數值預報圖,從理論上求出了大地形對斜壓西風帶影響的非線性方程的有限振幅解;1961——1996年,在中、小尺度大氣運動學方程組研究中,提出了國際上最早的積雲發展的非線性解和過山氣流雙平衡態的非線性解,以及對流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非線性模型;70年代,首先提出長期數值天氣預報的距平模式,並給出月、季尺度的預報結果。在海氣相互作用研究領域,研究了厄爾尼諾和南方濤動力學理論,提出了羅斯貝波經相互作用後可激發一類不穩定波,並在非線性作用下可發展出持續2——5年的厄爾尼諾——南方濤動(ENSO)型震盪。在海洋研究中,主持領導建立了我國第一個海洋環境數值預報業務系統,1996年在聯合國政府間海洋委員會全會上作了介紹。在國際科研合作活動中他擔任中美兩國政府間關於熱帶西太平洋海氣相互作用研究的中方組長和首席科學家,以及中美大氣耦合回響實驗的中方首席科學家。他的《熱帶西太平洋海氣相互作用研究》是國際熱帶海洋與全球大氣研究計畫中的一項重要成果,199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先後發表論文110餘篇,出版《積雲動力學》、《厄爾尼諾和南方濤動動力學》等專著。1998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1991年被國家計委等授予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突出貢獻獎。1995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侯保榮院士
侯保榮 ,男,著名海洋腐蝕與防護學家。1942年1月3日出生於山東省曹縣。 196 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化學系,1994年於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工學部獲工學博士學位。200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現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以及中日海洋腐蝕環境共同研究中心主任, 兼任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暨青島市腐蝕與防護學會理事長。 山東省第九至十屆人大代表、常委會委員。
侯保榮教授是我國海洋腐蝕環境研究和海洋腐蝕與防護的學科帶頭人之一,30多年來,發表論文152篇(其中 SCI 收錄 18 篇, CA 收錄 51 篇)、專著 3 部、論文集 3 部,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中科院科技進步獎、山東省科技進步獎等 7 項,獲國家專利授權 21 件,其中國家發明專利 2 件;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19 件,以卓有成效的成就,推動了我國海洋腐蝕環境學科的發展。
主要成就:明確提出了“海洋腐蝕環境”概念,建立了海洋腐蝕環境的理論體系;建立了模擬海洋腐蝕環境的實驗方法和在不同海洋環境下控制材料腐蝕的工程技術系統,為發展我國海洋腐蝕研究保護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金屬覆蓋層防腐技術研究,開闢了我國海洋鋼鐵設施防護新路徑;海洋腐蝕環境基礎理論研究取得了顯著研究成果;海洋腐蝕控制研究實踐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我國海洋腐蝕環境研究與保護做出了重要貢獻。
侯保榮教授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國內外廣泛的好評,獨立撰寫的日文專著《海洋腐食環境と防食の科學》,被日本專家認為“奠定了海洋腐蝕環境研究的理論基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一本教科書和指導手冊”。他 1997 年榮獲首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 2000 年分別被評為“青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2001 年被中共青島市委聘為“青島市黨外知識分子聯絡員”; 2001 年被中共山東省委聘為“山東省黨外知識分子聯絡員”; 2002 年獲“青島市優秀留學回國人員”榮譽稱號; 2003 年分別榮獲“青島市勞動模範”和“山東省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胡敦欣院士
胡敦欣 ,男,著名物理海洋學家, 1936 年10月出生,山東省即墨人,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966年中國科學院海洋所研究生畢業,曾任中國海洋學會副理事長和國際地圈生物圈計畫( IGBP )科學委員會委員,全球海洋通量研究( JGOFS )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海岸帶陸海相互作用( LOICZ )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等 8 項國際學術職務。現任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理事長,國際黃海研究會副會長。 胡敦欣 教授是我國海洋通量( JGOFS )研究的開拓者。 40多年來,先後發表論文120多篇,專著3部;多次榮獲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國家海洋局海洋創新成果獎,並獲中國科學院“竺可楨野外科學工作獎”獎章和“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等多項榮譽稱號。
主要成就:在大洋環流研究方面,發現並命名了 " 棉蘭老潛流 " (其流量近黑潮的一半),這是近 50 年來,熱帶西太平洋環流的兩項重大發現之一,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一支由中國人發現、命名,並在國際上獲得廣泛承認的洋流。該科學發現是西太平洋環流動力學研究上的重大進展。在陸架環流研究方面, 率先在我國陸架上發現中尺度渦旋(東海冷渦),開創了我國陸架中尺度渦研究;提出浙江沿岸上升流的非風生機制,是對傳統的風生上升流理論的重大修正;建立了有限深海和時空可變風區的風生沿岸上升流非穩態理論模式,是對傳統理論的修正和發展。 在海洋通量與物質輸運研究方面, 在世界上率先開展陸架海洋通量研究,得到“東海是大氣二氧化碳的弱匯區”(每年從大氣吸收二氧化碳約 430 萬噸碳)的重要結論,為回答“陸架海是大氣二氧化碳的源還是匯”這一國際熱點問題提供了重要依據;發現並從動力學上解釋了“在陸架上,上升流與海底軟泥沉積有密切關係”的科學現象,開闢了新的交叉學科研究領域, 為我國大洋環流、陸架環流和海洋通量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
劉瑞玉院士
劉瑞玉 ,男,著名海洋生物學家, 1922 年出生,河北省樂亭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全國科技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動物學會常務理事、甲殼動物學分會理事長,國際黃海研究學會名譽主席,國際甲殼動物學理事會理事。 曾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所長、第八屆青島市政協副主席、第四屆山東省政協常委、 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 劉瑞玉教授是我國著名的甲殼動物學家、海洋底棲生物生態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50 多年來,發表論文 150 多篇、專著 9 部,先後獲國家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成果獎、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農業部養蝦榮譽獎,山東省科學大會獎、科技進步獎等 20 多項,以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動了我國海洋生物學、甲殼動物學和水產養殖事業的發展。
主要成就:首次搞清了對蝦生活史和繁殖特點,推動了人工育苗和養殖研究。系統研究並總結了整箇中國近海底棲生物的組成、分布、群落結構和生態學特點,推動了我國海洋生物地理學的發展。首次發現了黃海深水區冷水性動物群落占絕對優勢,淺水區夏秋高溫季節成為一些暖水種向北方擴布的“走廊”;指出了長江口-濟州島一線為北溫帶區系東亞亞區與暖水區系中日亞區間的分界線,澄清了黃東海區系的地位;指出了台灣 - 海南島南端為熱帶與亞熱帶區系間的分界線,其論點補充、修正了 Ekman 和 Briggs 等名家的不足與誤識;組織完成了“全國和山東省海岸帶資源綜合調查”,其開發方案,促進了海水增養殖生產發展;“長江三峽工程對河口生態環境及資源影響預測研究”,為工程論證提供了重要依據;甲殼動物分類區系和蝦類增養殖研究,發現多個新種新屬;主持編寫的中國動物志蔓足類卷,為迄今東亞最完整的文獻;合作完成的糠蝦類、枝鰓蝦類、口足類動物志,其研究成果達國際先進水平。近年來,他與合作者建立了膠州灣對蝦生長和移動模式、成活率及回捕率估算方法,提出適宜放流量及放流地點的建議 , 獲顯著增產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