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16(發展改革委海洋局聯合發布報告)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9月27日,國家海洋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海洋局聯合編制的《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16》。《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海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海洋生產總值64669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9.4%,與上年基本持平,同比增長7.0%,保持略高於同期國民經濟增速的發展態勢,但較往年繼續呈現放緩態勢。

9月27日,國家海洋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海洋局聯合編制的《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16》(以下簡稱《報告》)。國家海洋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房建孟出席發布會,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海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海洋生產總值64669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9.4%,與上年基本持平,同比增長7.0%,保持略高於同期國民經濟增速的發展態勢,但較往年繼續呈現放緩態勢。
《報告》稱,2015年我國海洋經濟發展呈現出一些新的亮點,具體包括,海洋經濟規劃指導和政策調節不斷加強,金融支持海洋經濟發展力度增強,海洋經濟對外合作進一步深化,海洋資源市場化改革取得新進展,海洋科技創新邁上新台階,海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推進。
從海洋產業看,2015年我國海洋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持續加快。部分產業加快淘汰落後產能,高技術產業化進程加速,第一、二、三產業占比為5.1∶42.5∶52.4,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其中第一產業與上年持平;受國內製造業整體下行影響和上下游產業牽動,第二產業比重下降1.4個百分點;受益於旅遊市場旺盛、新興服務業市場需求增加等,第三產業上升了1.4個百分點,符合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巨觀預期。
從區域發展看,2015年,我國沿海地區的北部、東部、南部三大海洋經濟區海洋生產總值分別達到23437 億元、18439億元、22793億元,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36.2%、28.5%、35.2%。
在回答記者關於海洋經濟領域如何貫徹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關要求等問題時,房建孟強調,國家海洋局將通過“加減乘除”4方面舉措推動海洋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法”方面,要最佳化海洋資源管理,改善海洋資源供給結構,推動海洋資源供給從生產要素向消費要素轉變;拓展海洋經濟發展新空間,發展高附加值的新興產業,提高海洋經濟成長的質量和效益。“減法”方面,通過全面依法治海,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強化服務職能,深入推進市場化改革,最佳化各類海洋資源的市場化配置。“乘法”方面,積極創新海洋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推動海洋產業技術創新和發展模式創新,挖掘海洋經濟成長潛力和新動力;探索海洋經濟融資模式和服務方式,發揮多元資本在海洋產業結構調整和最佳化配置的引導與激勵作用,進一步最佳化和壯大海洋新興產業。“除法”方面,通過盤活海洋存量資源,避免區域間的重複建設與惡性競爭,杜絕海洋資源的無度消耗與浪費;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推進海洋產業“走出去”,促進海洋經濟提質增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