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筆記英華》是1998年京華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張岱、任叔寶。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是由明朝著名散文家張岱所編錄的一本筆記,選取了不同時代的八本書(也包括作者本人的作品)的一個合集。
目錄
輟耕錄
作者簡介
張岱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湖心亭看雪》是中國文學史上膾炙人口的名篇,即使對張岱所知不多的讀者,也都熟悉他這篇優美動人的作品。
張岱(1597——1679),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人,生於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張岱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又號蝶庵。他出身於官宦之家,早年過著富家公子的生活,重友輕財,豪俠無羈。明亡以後,避居山中,過著布衣蔬食的簡樸生活,潛心著述,並以此為樂。張岱個性獨特,一生多姿多彩。他的生活明顯地可以分為明亡前和明亡後兩個階段。明亡前,他可以說是社交界的風雲人物;明亡後,遁跡山林,可以說是徹底地做了一位隱逸之人。關於他的生活和個性,前人有十分精彩的描述,稱其“少工帖括,不欲以諸生名。大江以南,凡黃冠、劍客、緇衣、伶工,畢聚其廬。且遭時太平,海內晏安,老人(指陶庵老人,即張岱——引者注)家龍阜,有園亭池沼之勝,木奴、秫粳、歲入緡以千計,以故鬥雞、臂鷹、六博、蹴鞠、彈琴、劈阮諸技,老人亦靡不為。今已矣,三十年來,杜門謝客,客亦漸辭老人去。間策杖人市,人有不識其姓氏者,老人輒自喜,遂更名曰蝶庵,又曰石公”。張岱雖以個性獨特知名於當世,但他更為人所稱道的還是他非凡的文才,為他帶來持久聲譽是他那些內容十分廣泛的著作。張岱喜歡著述,一生著作很多,但流傳下來的卻很少,他現存的著作只有《琅嬛文集》、《西湖夢尋》和《石匱書後集》等。據現存《陶庵夢憶》的序文稱:“陶庵老人著作等身,其自信者尤在《石匱》一書。茲編載方言巷詠、嘻笑瑣屑之事,然略經點染便成至文,讀者如歷山川,如睹風俗,如瞻宮闕宗廟之麗,殆與《採薇》、《麥秀》同其感慨而出之以詼諧者與?”他的密友祁豸對他的作品更是推崇備至,稱讚他“筆具化工,其所記游,有酈道元之博奧,有劉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麗,有王季重之談諧,無所不有。其一種空靈晶映之氣,尋其筆墨又一無所有。”這些評價,準確地概括了張岱作品的主要內容及其風格特徵。
張岱流傳最為廣泛的是《陶庵夢憶》,這部作品就體裁而言,屬於筆記作品。“筆記”作為一種文體,產生於南北朝,而盛於唐宋。中國文學發展至南北朝時期,出現的“文”、“筆”之分,以用韻、講究詞藻,並能激動人情感的稱為文,其餘的則都稱之為筆。筆記最初的含義是“散文”,是與詩歌、辭賦相對的一種形式。筆記中又有筆記小說一類,專事志怪述異,善於鋪陳荒誕不經的鬼怪故事。筆記中的另一類則與之有別,它更注重寫實,近乎現在文學理論中所說的紀實性散文,這類筆記作品長於記見聞,辨名物,釋古語,述古事,寫景物,抒情懷。宋代以後,這類筆記作品更為盛行,許多名家對此都情有獨鐘,歷史上出現了許多名著名篇。就其一般性而論,張岱的這部筆記作品即屬此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