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南沿海造船史調查研究》是2024年8月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蔡文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東南沿海造船史調查研究
- 作者:蔡文彬
- 出版時間:2024年8月
-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ISBN:9787513092494
- 定價:128 元
《中國東南沿海造船史調查研究》是2024年8月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蔡文彬。
《中國東南沿海造船史調查研究》是2024年8月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蔡文彬。內容簡介我國東南沿海區是中國自古以來最早發展海洋經濟和文化交流的地區,中國東海南海海洋歷史田野調查,是研究我國歷史上沿海地區造船歷史過...
《中國東南海海洋民俗與文化調查研究》是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余文星。內容簡介 我國東南沿海區是中國自古以來最早發展海洋經濟和文化交流的地區,中國東海南海海洋歷史田野調查,是研究我國歷史上沿海地區造船歷史過程、傳統捕撈與歷史海鹽生產、古代航線航運與海洋商貿、沿海城市發展,尤其是法律制度不全的古時,...
三 東南沿海和西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一)福建地區的原始文化 (二)廣東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三)廣西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四)雲貴西藏高原的原始文化 四 北方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一)紅山文化的新發現 (二)富河文化的發現與研究 (三)東北地區的新石器文化 (四)內蒙古和新疆原始文化的調查 五 中國石器...
19世紀六七十年代,外國資本主義列強紛紛從四面八方向中國邊疆侵逼,造成中國邊疆的普遍危機。尤其對於台灣,就有美、日、法的先後入侵,造成台澎地區和東南沿海的嚴重危機,成為當時邊疆危機的一個組成部分。尤其以日本最為兇狠。經過明治維新後的日本迅速走上軍國主義的道路,表現出對外關係上的極大侵略性。它首先把...
我國東南沿海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線,有許多終年不凍的良港,又是造船和航海技術最發達的地區,陸路不能到達的海島國家,從這裡起航都可暢通,而且不受別國的牽制,可以自由通航。羅馬帝國為擺脫安息(今伊朗)對陸上絲綢之路的操縱和對絲綢貿易的壟斷,於公元166年打通了直達中國的航路,就是例證。海運臨近生產商品...
(11)東南沿海海堤現狀調查與防護關鍵技術研究,水利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200901062),2009.10-2012.09,項目負責人。(12)非洲西海岸岸線演變及港工結構物周圍水沙海床回響特性研究, 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委託項目(CHEC-WA-CI- 2021-001), 2021.09~2024.12, 項目負責人。(13)水運工程標準規範...
歷史沿革 1990年,跨湖橋新石器時代遺址曾作發掘,所取標本的碳14測定年代距今七八千年,在東南沿海的新石器時代考古中是一個重要的發現。2001年5-7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蕭山區博物館對跨湖橋遺址進行第二次發掘,出土了一大批陶、石、骨、木器,其中陶器復原器近150件,器物形態及其組合迥異於河姆渡、羅...
李加林,馬仁鋒,徐皓,高超編著.四明山南區地學野外調查及案例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20年11月 論文發表:第一作者(含獨撰):1. 長江三角洲地區特色小鎮地域類型及其適應性營造路徑.地理科學,2019,39(6):912-919.2. Estimating the Effects of Economic Agglomeration on Haze Pollution in Yangtze River Delta ...
林果得到訊息是在6月30日上午,隊中的福建省考古所所長栗建安接到下屬的一條手機簡訊,主要內容是:“在平潭縣水下發現一艘古代沉船,放大量瓷器,很多村民都在拿。”當時,栗建安正與林果一道,作為國家博物館組建的中國水下考古隊成員,在福建漳州東山縣做“福建沿海調查”。他們意識到這件事或許蘊藏著機會。林果...
他與年輕人一起積極探索建所途徑,通過對中國13個地區93個單位的調查研究,與第九設計院一起完成了建所初步設計技術任務書的編寫。旋即開展了第一批科研課題:碼頭全負荷試車、拋丸除銹、船用富鋅底漆、爆炸成型、比例放樣、高壓無氣噴漆機、CO2氣體保護焊和電磁吊車等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長期來,中國造船廠...
福州熊貓世界位於福州市區西端的大夢山麓,與風景秀麗的福州西湖公園相毗鄰,占地5公頃,飼養著世界珍稀物種——大熊貓和與大熊貓分類地位研究相關的熊類、浣熊類以及13科20屬22種留鳥、候鳥等,是我國除首都北京和產地四川之外,我國東南沿海的集科學研究、科普教育、旅遊觀光為一體的大熊貓移地保護園地。是全國、省、...
6. 2012年6月25—27日,廈門大學歷史學系主辦的“海洋文化遺產調查研究的新進展”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明代南京四大造船廠與鄭和下西洋》,收入吳春明主編:《海洋遺產與考古》,科學出版社,2013年。7. 2012年7月8—10日,上海海事大學、浦東區文化局主辦“紀念寶山烽堠御碑600周年暨上海航運歷史變遷”學術研討會...
漁場資源量,據調查研究為66.5萬噸,可捕量為20-40萬噸。其中,中上層魚類為37.5萬噸,可捕量為15萬噸。蝦類 以長毛對蝦、日本對蝦、刀額新對蝦和哈氏仿對蝦為主;近海水域以哈氏仿對蝦、鷹爪蝦、須赤蝦、中華管鞭蝦、長毛對蝦、日本對蝦、周氏新對蝦為主,全年均可捕獲,3-5月份可捕產卵新蝦,8-10...
清代凡各地發生地震,地方官都要向皇帝奏報,先是報告震情,還要報告經過詳細調查的具體受災損失情況,皇帝也要發布救災和蠲免方面的上諭。這些檔案都比較完整地保存在宮中全宗和軍機處全宗的朱批奏摺、錄副奏摺及上上諭檔等檔冊之內。就其內容的真實與情節的具體而言,是遠非一般資料所能及的。4.關於地理方面的...
第一節 資源與漁業區劃研究 第二節 水產捕撈技術 第三節 海水增養殖技術 第四節 淡水增養殖技術 第五節 水產品保鮮與加工技術 第十五章 水利科學技術 第一節 水文與水資源研究 第二節 水利工程技術 第三節 灌溉技術 第十六章 水土保持科學技術 第一節 水土流失調查與小區徑流觀測 第二節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與...
東學西漸(East to West)指的是一個和西學東漸互相補充的東西方文化交流過程。東學西漸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對世界文化的發展有十分深遠的影響。詞語讀音 東學西漸:dōngxuéxījiān 其中“漸”字念第一聲,意為流轉傳播。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是陸上絲綢之路的延伸,形成主因是因為中國東南沿...
”1973—1977年,在浙江餘姚河姆渡發現了一處新石器時期遺址,遺存物中有六支用整塊木板製成的木槳和一具夾炭黑陶質的獨木舟模型,經測定是7000年前的遺物,這證明中國沿海先民當時已經掌握原始的造船技術。據《漢書·堯文志》介紹,西漢時的導航占星書籍已有《海中星占驗》等136卷,表明天文導航術已有發展。據三國...
(七)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相關的調查研究、搶救性記錄和保存、傳承活動、理論及技藝研究、出版、展示推廣、民俗活動等支出的項目補助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鼓勵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工作給予資助。三、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保護 傳承性是非物質文化...
“占城、大食之民,歲航海而來賈於中國者多矣”,宋元時期,占婆國商人曾遍布中國東南沿海。 [5] 公元十世紀交趾獨立建國以後,占婆和越南兩國交戰頻繁,前後...這裡的回民有自己的語言,語言學家調查得知,在他們的語言中有許多越南占族的成分。《宋史》卷489載:“雍熙三年(986年)……儋州(今海南省境內)上言:占城...
隨著影響力的擴大,又納入儒家、佛教和道教的因素,最後逐漸從諸多海神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海神的代表,一直被我國東南沿海漁民和航海者奉為海上保護神。廣東潮汕地區媽祖文化興盛,共有祭祀媽祖的場所超700處,因為當地居民較多從事海洋生產而由此產生的海神信仰。王爺信俗 閩南“送王船”信俗是以漁民為主要群體的民間...
該鎮堅持把服務企業作為穩增長、調結構、促發展的重要手段,以全鎮15家商貿類企業、重點企業和規上工業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堅持每位領導掛鈎聯繫服務一家企業,深入企業調查研究,堅持每個月不少於2次的常態走訪。對企業反映的困難和問題,逐個梳理並研究協調,不斷提升服務企業的質量和水平,營造促進全鎮企業持續健康...
自1973年以來,幾代中國科學家先後8次赴大峽谷進行科學考察,對大峽谷形成歷史、資源環境及其與人類和自然資源之相互關係有了新的認識。遠洋和極地科學考察 (45) 1970年,“向陽紅5號”船首次進行太平洋特定洋區的綜合調查,獲得海洋重力、磁力、水深、地質、水文等多學科珍貴資料。1980年5月,“向陽紅5號”船再赴...
宋代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明顯提高,指南針廣泛套用於航海,中國商船的遠航能力大為加強。宋朝與東南沿海國家絕大多數時間保持著友好關係,廣州成為海外貿易第一大港。元朝在經濟上採用重商主義政策,鼓勵海外貿易,同中國貿易的國家和地區已擴大到亞、非、歐、美各大洲,並制定了堪稱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性較強的外貿管理...
風能量是豐富、近乎無盡、廣泛分布、乾淨與緩和溫室效應。 存在地球表面一定範圍內。經過長期測量,調查與統計得出的平均風能密度的概況稱該範圍內能利用的依據,通常以能密度線標示在地圖上。歷史 人類利用風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前,但數千年來,風能技術發展緩慢,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但自1973年世界石油危機...
據初步調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閩南人移居台灣大規模遷移是在1 7世紀中葉,大量閩南人隨鄭成功渡海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回台灣。300多年來,閩南人和其它地區東渡的漢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開發祖國的這個寶島,在共同的生活和鬥爭中,閩南方言始終作為主要交際工具,保留在台灣人民的口中...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東南沿海人民大批從海路赴緬,緬北則仍為從雲南前往緬甸採礦、經商的華僑。到19世紀末緬甸境內的華僑人數迅速增加,他們從事於各種行業,緬北雲南籍華僑多經營寶石與土木業,福建籍多經營米業與外貿,廣東籍則以經營木業、酒樓者居多。19世紀70年代,雲南回民起義失敗後,部分回民逃難進入邊境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