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的歷史與審美(修訂版)

中國文學的歷史與審美(修訂版)

《中國文學的歷史與審美(修訂版)》是2012年1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冷成金。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文學的歷史與審美(修訂版)
  • 作者:冷成金
  • ISBN:9787300147130
  • 定價:58元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1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以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文學形態為綱,以名家名作為維,為讀者展示了中國古代文學數千年風騷雅致。本書系修訂再版,原版三印共售11000冊。

圖書目錄

引言 家園何處
第一章《詩經》:五百年的心靈歷史
第一節《詩經》與歷史的誤讀
第二節從《周頌》到《國風》:理性覺醒的新形式
第三節“和”:《詩經》的審美追求
第四節抒情:《詩經》的基本藝術特徵
第二章記敘與議論之間:先秦歷史散文與諸子散文
第一節傳統散文概述
第二節先秦歷史散文
第三節先秦諸子散文
第三章《楚辭》:生存、生命、生活與詩
第一節《楚辭》與屈原
第二節《離騷》:政治與生命之間的巨大張力
第三節《九歌》、《九章》:宗教與生命的詩性顯現
第四節《楚辭》的美學意蘊
第四章秦漢散文:在激盪與融合中走向成熟
第一節秦漢散文概述
第二節《史記》:文、史張力中的悲情、悲劇、悲美
第五章漢賦:包攬宇宙的理性之美
第一節“賦”的淵源與審美品格
第二節漢賦之美的本質
第三節漢賦之美的形態
第六章古樸華茂的漢樂府民歌
第一節漢樂府民歌:“感於哀樂,緣事而發”
第二節敘事詩的代表作——《陌上桑》與《孔雀東南飛》
第七章魏晉南北朝文學:人的覺醒與文學的自覺
第一節建安風骨
第二節名士風度
第三節隱士風範
第四節山水風致
第五節人物風姿
第八章六朝駢文:情感與形式
第一節駢文的概念
第二節駢文的發展階段
第三節駢文的美態
第四節駢文的美質
第九章盛唐詩歌
第一節盛唐的來臨
第二節“詩仙”李白
第三節“詩聖”杜甫
第十章中晚唐詩歌
第一節中唐至北宋文學與審美嬗變概論
第二節中唐前期的詩歌
第三節白居易與新樂府運動
第四節中唐後期的詩歌
第五節晚唐詩歌
第十一章晚唐五代詞
第一節詞的產生與晚唐五代詞
第二節李煜:亡國之君與“詞中之帝”
第十二章隋唐五代散文
第一節隋唐五代散文概述
第二節古文運動:以復古為革新
第三節韓愈散文:“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
第四節兼善各體的柳宗元散文
第十三章唐代傳奇:中國小說的自覺
第十四章宋詩
第一節北宋詩
第二節南宋詩
第三節化理為情:宋詩的理趣之美
第十五章宋詞
第一節北宋前期詞
第二節蘇軾:為詞立法
第三節北宋後期詞
第四節南宋詞
第五節辛棄疾詞:集宋詞之大成
第六節詩詞審美類型述要
第十六章宋元散文
第一節宋元散文概述
第二節歐陽修與新古文運動
第三節“隨物賦形”的蘇軾散文
第四節蘇軾與朱熹:兩種對峙的文藝觀
第十七章元代戲曲與散曲
第一節元代戲曲概述
第二節關漢卿與王實甫
第三節元散曲:“中國最自然之文學”
第十八章明代散文
第一節明初散文
第二節明中葉的擬古派散文
第三節李贄與公安派散文:無所依傍,獨抒性靈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原為311篇,現存305篇(餘6篇為“笙詩”,只存篇名),收集了西周到春秋中葉(約公元前11世紀到前6世紀)約五百年的詩歌。《詩經》分“風”、“雅”、“頌”三大類。《風》又名“國風”,是京畿地區和天子治下各諸侯國音樂的總稱,分為《周南》、《召南》、《邶風》、《衛風》、《鄭風》、《秦風》、《豳風》等15國風,共160篇,其詩多寫人情物態尤其是民間戀情,是當時流行的新樂,風格清新活潑,抒情色彩很濃,基本上產生於從陝西到山東的黃河流域和江、漢及汝水一帶;《雅》分《大雅》、《小雅》,是宮廷音樂,詩的內容多為燕樂飲酒、朝會贈答;《頌》則是宗廟音樂,多為祭頌祖先、祈求神靈之詩。《雅》、《頌》是產生較早的古樂,雍容典雅。
《詩經》各篇具體的創作時間多不可考,但其大致的創作時間還是可以推測出來的。一般說來,《詩經》的創作呈現出三個高潮:一是周武王至周康王的五六十年間,這是所謂周公“制禮作樂”的時期,《周頌》中的部分篇章就產生於這個時期;二是周昭王至西周晚期,《雅》、《頌》的大部分篇章產生於這個時期;三是西周、東周之交到春秋中葉,這是《國風》時代,《國風》的大部分篇章都是這一時期的作品。
《詩經》的產生歷時五百餘年,地域分布幾乎遍及當時的主要國土,其作者也幾乎涵蓋了社會的各個階層。《詩經》中不僅有周王朝樂官製作的樂歌,也有“公卿”、“士”、“君子”進獻的樂歌,更有流傳於民間的集體作品。至於《詩經》的收集、整理,歷代皆有不同的說法。漢代學者一般認為是周王朝為了了解風俗民情、政治得失而專門派人到民間收集的;也有人認為是由各諸侯國的樂師匯集到周王朝的樂官太師那裡,再由太師保存並整理的。《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於衽席……”根據其他歷史材料可以看出,孔子刪詩一說基本不可信;但孔子整理了一度散亂的《詩經》,使其基本恢復原貌、合於古樂,是可以確定的。
《詩經》各篇本來是合樂而唱的歌詞。如《墨子·公孟》說“誦詩三百,弦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史記·孔子世家》說“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鄭風·子衿》毛傳說“古者教以詩樂,誦之,歌之,弦之,舞之”,都說明《詩經》是入樂的。《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記載,吳國的季札到魯國等地遊歷,請求“觀樂”,所到之地有12個諸侯國,到了魯國便“嘆為觀止”,評論的對象也是樂。可以斷定,《詩經》在當時是一種詩、樂、舞三位一體的藝術形式。
從文化意義上講,《詩經》是初民理性覺醒的最為突出的形式,但這種覺醒的形式是通過它的具體用途表現出來的。《詩經》最初的用途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作為各種典禮、儀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用以觀察政治的得失成敗和表達對社會、政治的看法;三是有一定的娛樂作用,但這種娛樂也包含著濃厚的政治、道德內容。到了孔子的時代,《詩經》的作用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論語》中共提到“詩”15次,基本上與上述前兩項用途無關,而是更直接地與政治、道德相關聯。如“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泰伯篇》)是說道德修養的方法和階段,“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子路篇》)是說其政治用途,“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陽貨篇》)是說它對人的性情、道德和知識修養的價值。在孔子看來,人在經過《詩經》的“詩教”以後,可以進入“溫柔敦厚”的審美狀態。他還認為:“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為政篇》)意思是說,《詩經》合乎當時的政治要求和道德規範。所有的這一切,都已經預示了《詩經》經學化的可能性。
《詩經》在秦代曾遭焚毀。但由於士人的記誦,到了漢代就又開始流傳,並有了專門的研究。漢初傳授《詩經》的有四家:齊國的轅固、魯國的申培、燕國的韓嬰、趙國的毛亨和毛萇,簡稱齊詩、魯詩、韓詩、毛詩。西漢時期,前三家被定為官學。但到了東漢時期,毛詩為官方所承認,影響日漸擴大。至南宋,前三家詩反而完全失傳,只有毛詩流傳並受到高度的重視。
在漢代,《詩經》的音樂已經消亡,歌詩向徒詩轉變。當時,人們面對的只是詩的文字,因而評論的方式也就發生了變化。《史記·儒林列傳》說申培“獨以詩經為訓以教,無傳,疑者則闕不傳”,毛詩應該也是如此。更重要的是,大一統帝國的建立,必然要強化政治意識形態,這就出現了著名的《毛詩序》。
毛詩的每一篇都有序文,簡要說明時代背景及其寓意。《毛詩序》是《詩經》首篇《關雎》序文中的一大段,宋代的朱熹稱之為“詩大序”。《詩大序》雖然只有數百字,但總論《詩經》,並提出了對後世有重要影響的觀點。這些觀點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其一,教化。《詩大序》最重要的觀點是強調了《詩經》的教化作用:“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這就把《詩經》提到了與天地合德、為人倫圭臬的高度,為後世的文學的政教說奠定了基礎。其二,情志。“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指出了詩歌包括“情”、“志”兩個方面,情志為本、情志統一,是比較正確的理論。其三,六義。《詩大序》首先提出了“六義”說:“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關於“六義”的解釋歷來聚訟紛紜,但這對推進詩體和創作方法的研究有著深刻的意義。其四,美刺。《詩大序》在解釋“六義”的過程中提出了美刺說,把“頌”解釋為“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把“風”解釋為“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所謂“美刺”,就是對美好的事物進行讚揚,對醜惡的事物進行譏刺,以起到懲惡揚善的作用。《詩大序》的美刺思想主要貫串在每篇詩的小序中。其五,正變與以禮節情。《詩大序》從詩體及內容變化的角度提出了相關詩歌主張和審美要求:“至於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國史明乎得失之跡,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苛,吟詠情性,以風其上,達於事變而懷其舊俗者也。故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所謂“正風”、“正雅”,就是“治世之音”;而所謂“變風”、“變雅”,就是“亂世之音”。但“亂世之音”也必須“發乎情,止乎禮義”,才能不使人倫喪而王道廢。這一方面繼承了孔子“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審美訴求,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向文學的政教化方面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對後世文學的發展起了很大的限制作用。
東漢時期,著名的經學家鄭玄箋注毛詩,被後世稱為“毛詩鄭箋”,極大地發揮了《詩大序》的輔翼政教的思想。再經過其他經學家的注釋,《詩經》幾乎每篇都被註解成與歷史上某王某公有聯繫,成為含有&l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