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通史(10):清代卷(中)

中國教育通史(10):清代卷(中)

《中國教育通史(10):清代卷(中)》是2013年8月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聯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鏞、王炳照、李國鈞。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教育通史(10):清代卷(中)
  • 作者:馬鏞、王炳照、李國鈞
  • 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8月
  • 頁數:444 頁
  • 定價:145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30315629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清代的教育制度,建立於順治初年,而完善於雍正、乾隆時期。順治初至康熙,確定了文教方針政策,建立起國子監、地方官學和科舉考試的基本制度。雍正中期至乾隆初期,進一步改革完善了國子監製度和書院制度,完成了有清一代教育體系的構建,形成從中央到地方,從提高到普及,從國子監、滿族官學、地方官學、書院到蒙學、社會教育的寶塔形教育系統。科舉考試雖不屬學校教育,但對學校起著調控和主導作用,成為這一系統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這一系統下,各級各類學校和科舉考試都建立或完善了符合各自需要的制度,儘管沒有根本性突破,卻也有不少新的建樹或行之有效的措施,同時也存在許多弊病,為後人積累了經驗教訓。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清代的文教政策
第一節 強化君主專制統治的政治制度和措施
第二節 文教政策
一、崇儒重道,確定共同的行為規範
二、對漢族士子籠絡、壓制並用
三、科舉與學校緊密結合,以科舉調控學校
四、提高官學地位,調控非官辦學校
第三節 教育管理體制
第二章 清代的國子監
第一節 國子監發展概況
一、順治至雍正中基本規制的建立
二、雍正中至乾隆規制的完善與興衰
第二節 國子監管理體制
一、管理監事大臣的設立
二、國子監的機構和編制
三、國子監的後勤管理
第三節 教官
一、教官的選任
二、教官的待遇
三、教官的考核
四、教官的升遷
第四節 國子監生
一、國子監生的來源
二、國子監生的出路
三、生員的學規與禁令
四、舉報優劣之制
五、生員管理制度的問題
第五節 教學和考課
一、教學形式
二、考課形式
三、教學管理
第六節 算學館與天文生的培養
一、算學館設立的背景
二、算學館的創設及其管理體制
三、算學館的教學
四、天文生的培養
第七節 國子監的留學生教育
一、俄羅斯學館
二、琉球學館
第八節 國子監的臨雍典禮
一、事前的準備
二、臨雍時的陳設和人員配備
三、臨雍講學
四、臨雍禮成後的獎勵
第九節 國子監的考到和錄科考試
一、考到和錄科考試的期限
二、考到和錄科的考試形式
三、考試場規
四、考到錄科的有關規定
第三章 滿族官學
第一節 八旗官學
一、八旗官學的行政管理
二、八旗官學的教官
三、八旗官學的教學
四、八旗官學生的待遇和出路
第二節 宗學與覺羅學
一、宗學
二、覺羅學
第三節 景山官學與鹹安宮官學
一、景山官學
二、成安宮官學
第四節 世職幼學及其他滿族官學
一、世職幼學
二、滿文學
三、盛京八旗官學
四、盛京宗學、覺羅學
五、陵園官學
六、軍隊官學
七、滿族義學
八、邊遠地區設學
九、熱河官學
十、滿族官學的利弊
第四章 清代的地方官學
第一節 府州縣學的建制和發展
一、府州縣學的建制
二、府州縣學的學額
三、府州縣學與國子監和科舉考試的銜接
第二節 學政與教官管理
一、學政管理
二、教官管理
第三節 學規與生員管理
一、生員的身份限制
二、生員的組織管理與特殊待遇
第四節 課程與教材
一、課程安排
二、教材的規定和頒發
第五節 地方官學的考試
一、童試
二、季考月課
三、歲科考試
四、拔貢與優貢的考試
五、武生童的考試
第六節 旗學、衛學、商學與苗學
一、旗學
二、衛學
三、商學
四、苗學
第七節 學田與學租
一、清代各省學田、租銀統計
二、學田、租銀的管理和發放
第五章 清代的書院教育
第一節 清代書院政策與官學化的發展
第二節 書院的類型和教學特點
一、理學書院
二、博習經史辭章的書院
三、考課式書院
四、書院教學基本形式與特點
第三節 書院的內部管理
一、書院的組織結構
二、山長的選聘與待遇
三、書院的學生管理
四、書院的經費來源和管理
第四節 書院的藏書與刻書
一、書院藏書
二、書院刻書
第六章 清代的蒙學與社會教育
第一節 蒙學的類型
一、社學
二、義學
三、私塾
第二節 蒙學的課程與教材
一、蒙學的職能
二、蒙學的課程與教材
三、蒙學課程、教材的特點和利弊
第三節 蒙學的教學法
一、識字、寫字、閱讀和作文教學法
二、道德教育法
三、一些重視兒童特點的教學觀
第四節 社會教育
一、清代社會教育政策的發展
二、鄉約教育的實施
三、其他社會教育形式
第七章 清代的科舉考試
第一節 清代科舉考試政策與制度的發展
一、仿照明制,建立科舉制度
二、慎重科目,加強考試制度建設
三、崇實黜虛,選拔真才
第二節 鄉會試的考生與考官
一、鄉會試考生的資格和報考
二、鄉會試正副考官的選任
三、鄉會試同考官的選任
四、對考官的考試
五、鄉會試的執事官員
第三節 鄉會試的考場規制
一、嚴禁夤緣諸弊的禁令
二、迴避制度
三、對士子的識認和搜檢
四、入場後的規則
五、對入場人員及物品的檢查
第四節 鄉會試的考法和錄取
一、鄉會試的內容與變化
二、命題規則
三、外簾試卷處理規則
四、內簾閱卷規則
五、錄取名額的分配規則
六、複試與磨勘規則
第五節 殿試與朝考
一、殿試
二、朝考
第六節 武舉與制科
一、武科
二、制科
第七節 八旗宗室科舉與翻譯科
一、八旗宗室科舉
二、翻譯科考試
第八節 對落第舉人的使用
一、明通榜
二、中正榜
三、謄錄榜
四、大挑舉人
第九節 清代科舉制的弊病與改革
一、清代科舉考試制度的弊端
二、清代科舉制度的改革
結語
人名與專業術語索引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