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思想通史第七卷》是1997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炳照。
基本介紹
- 作者:王炳照
- ISBN:9787535518804
- 頁數:452
- 定價:24.0
-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7-03
- 裝幀:平裝
- 叢書: 中國教育思想通史
內容介紹
從1927年國共合作破裂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僅僅22年,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不過是短暫的瞬間。然而這短暫的瞬間,卻經歷了一次中國兩種命運的大決戰。在這場大決戰中,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交替激化,國共兩黨作為中國兩支最大的政治力量合作破裂又再度合作,最後中國共產黨“得道多助”,在全國人民的支持下統一了全國,中國國民黨卻“失道寡助”,以致退踞台灣。
歷史已無可辯駁地證明了,以馬列主義為指導,以工農大眾為主體,以中國共產黨為領導核心的人民民主革命,儘管經受了多種磨難和曲折,終究取得了歷史性的勝利。以封建法西斯主義為精神支柱,代表大地主和買辦資產階級利益的國民黨右派集團,儘管曾得到國際帝國主義勢力的支持,仍然無可挽回地失敗了;而那些幻想走第三條道路的派別、團體和人士,儘管其願望有不少是善良的,也不可避免地破滅了。這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規律。
22年來,教育事業和教育思想的發展,也同樣是在中國兩種命運的大決戰中演進的,並且始終與中國的命運和前途息息相關,每一種教育主張或教育思潮都無不深深地鐫刻著政治鬥爭的烙印。這是我們考察這一歷史階段教育思想時必須遵循的基本指導原則。但是,我們也深切地意識到,任何事物的發展又總是複雜的,因而又需要採取歷史的、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具體問題作具體分析。
國民黨官方的教育指導思想,從總體上和本質上說是封建復古守舊和法西斯獨裁買辦思想的混合物。但在不同階段、不同方面、不同人物身上,所表現的程度是不相同的.如:蔣介石、陳誠、陳果夫、陳立夫等國民黨要員對“黨化教育”、“三民主義教育”、“民眾教育”等也曾有過一些有益的言論,特別是抗日高潮時對“戰時教育”也曾有過可取的論述和闡述,起到過積極的作用。人們不會忘記,也不會一筆抹煞。當然,人們也會注意到,他們往往言行不一,言而無信,言辭冠冕堂皇而行為卻時有卑鄙齷齪。又如:國民黨內有一批資望高深的元老,他們篤信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在國民黨右派集團強壓下,仍堅持三民主義的思想原則,他們的精神和貢獻,更值得人們敬佩。
幻想走第三條道路的人們,大都崇拜“教育救國”或“教育改良”。他們的活動重心大部分在教育領域,並倡導過各式各樣的教育思潮。他們的政治傾向和思想傾向比較複雜,很容易隨時局的動盪而分化或變易。從總體上和本質上看,他們倡導的教育思潮大多屬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和資產階級自由主義的性質。其中大部分懷著善良的願望,幻想以教育為主要手段去改造社會、改善民生。不少人既有深厚的國學功底,又通曉西學精蘊,對近現代教育思想傳播和運用做出了貢獻,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特別是民眾教育、國民基礎教育、鄉村教育、科學教育、職業教育等思潮和實驗,具有廣泛的影響。在國共兩黨的主要精力置於武裝鬥爭的特定時期,教育的發展和教育理論的探討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由這些人們來承擔了。他們積累的思想資料和成功失敗的經驗教訓,至今仍有借鑑的價值和啟迪作用。對此,編者曾一度採取全盤否定的態度,顯然是不公正的。
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在“五四”運動前在傳播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的同時,也傳播了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並且大量介紹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後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成果。在當時理所當然的認為蘇聯的教育是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與蘇聯教育實際相結合的典範。中國共產黨誕生之後,領導教育的指導思想和開展教育活動的某些做法,自然也以俄為師,學習蘇聯的榜樣。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我國教育界學習和理解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的起點是學習蘇聯,視蘇聯教育為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的正宗。這一思想定式在中國教育界有著深遠的影響。在蘇區教育中某些左傾口號和抗日民主根據地一度出現的“舊型正規化”思潮,均與此有密切關係。30年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成果的代表作《新教育大綱》、《現代教育原理》等顯然受到蘇聯早期教育學者的影響,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出現的“全盤蘇化”,把凱洛夫《教育學》視為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理論的高峰,均與此不無聯繫。
蘇區教育和抗日民主根據地的教育,以及由此形成的工農民主教育思想和新民主主義教育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與中國教育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實踐和中國共產黨人集體智慧獨立創造的結晶。這是中國教育史、中國教育思想史上的無價之寶。但是,我們也應當清醒地看到,蘇區教育和抗日民主根據地的教育都是在戰爭環境中,在經濟文化極端貧困落後的條件下進行的。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與中國教育實際的結合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和特殊的社會環境中展開的。因此,編者在評價和繼承蘇區和抗日民主根據地教育傳統時,也必須堅持兩點論,首先要充分肯定這是一次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與中國教育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實踐,其思想理論成果具有普遍性的指導意義;同時也要承認,它是在特定歷史時期和特殊社會環境下的實踐,因此,不可避免地具有歷史的局限性或特殊性。我們既不能因強調其特殊性而否認其普遍性;也不可誤把其特殊性統統當作普遍性。歷史是豐富多彩的,認識和理解歷史需要有一個歷史過程,而一旦認識和理解了歷史,就會獲得無窮的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