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史(學科)

中國教育史(學科)

中國教育史(學科),教育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研究中國自古至今教育的發生、發展和變化的歷史規律,一般按中國歷史的發展階段,又劃分為中國古代教育史、中國近代教育史、中國現代教育史三大部分。古代部分從中國原始氏族公社時期到清朝中葉為止,其中包括幾千年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近代部分從鴉片戰爭(1840)到“五四”運動前夕(1919)為止。現代部分從“五四”運動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為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為當代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教育史
  • 外文名:History of Chinese Education
  • 類別:教育科學
  • 主管部門:教育部
沿革,研究對象,發展趨勢,

沿革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教育方面的遺產特別豐富;所以中國無論在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選拔人才制度等方面都積累了極為豐富的資料和經驗,對上述這些豐富的遺產,歷代教育家和思想家雖然也曾進行過探討和研究,但是中國教育史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還是20世紀20年代以後的事。
從清朝末年開辦的師範學堂到中華民國初期的師範學校,都曾開設教育課程,其中包括中國教育史的內容。以後,隨著中國教育史研究的開展,才陸續有中國教育史專著問世,從20~30年代先後出版了60部以上。如陳青之的《中國教育史》和陳東原的《中國教育史》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在中國教育史的研究上做出了不少成績:
①編輯出版了一批資料,包括中國古代教育史資料,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革命根據地教育經驗選集和教育家語錄、文選、文集等。
②編寫和出版了一批教科書和專著,如中國古代教育史、中國近代教育史、中國現代教育史、中國近代教育大事記、中國書院制度等。對孔丘、朱熹、蔡元培等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太平天國的教育進行了專題研究,發表了大量的學術論文。

研究對象

主要是研究中國各個歷史階段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史注重研究各級各類學校的產生、發展和衰亡的規律;探討各種類型學校的特點和經驗。
教育思想史著重研究一些重要的、有深遠影響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內容和教育原則方法等,並給予歷史唯物主義的評價);同時注意探討各個教育家之間在思想上的批判、繼承和發展的關係。
此外,中國在社會教育、親職教育和科技教育等方面也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也屬於中國教育史學科研究的範圍。在中國教育制度發展史上,以中國古代的太學為例,它不僅為歷代封建王朝培養了大批人才,推動了學術的發展,並且對其他國家也產生過積極的影響。在唐朝,中國曾以高度發達的文化吸引了朝鮮、日本等國的大批學生前來中國留學。
中國古代書院也具有很大的特色,它注重學生的自學和討論,有成套的規章制度,有多種多樣的分科和獨特的學風。它不僅培養了一批有用的人才,而且對當時的學術、學派的發展和形成,甚至對當時的政治和社會風尚都發生過重要影響。在中國教育思想發展史上,更是名師輩出。
從古代的孔丘、墨翟、孟軻、荀況、王充、韓愈、朱熹,到近代和現代的蔡元培、楊賢江、徐特立、陶行知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古代,不僅有《論語》、《孟子》、《荀子》等蘊藏著豐富教育資料的典籍,而且還有像《學記》這樣精深的教育專著。古代教育家們還概括了“教學相長”,“啟發誘導”,“因材施教”,“循序漸進”,“溫故知新”,“言行一致”,“改過遷善”等一系列的教育、教學原則與方法。這些都是中國教育思想遺產中的瑰寶。到了近現代,中國曾積極向外國學習,在教育制度上學過日本、德國、美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又向蘇聯學習過。
在教學內容方面也曾引進西方的政治社會學說和自然科學技術作為各級各類學校的課程。在向外國學習的過程中,走過了一些曲折的道路,其中有經驗也有教訓,最大的教訓是在吸取時沒有注意結合中國的實際加以分析、鑑別,忽視了中國的特點。
這些經驗和教訓,對中國教育史研究來說都是一筆財富。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實踐中,創立了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指導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新教育。這是馬克思主義教育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它的經驗是豐富的,在教育方針、學制、課程和教育方法上都有很多創造,需要認真地研究和總結。

發展趨勢

今後中國教育史研究的發展趨勢是:
①加強斷代史的研究,如先秦教育史的研究、宋教育史的研究等。
②對著名教育家思想的全面、系統的研究,如孔丘教育思想研究、蔡元培教育思想研究等。
③加強專題教育史的研究,如師範教育史、高等教育史、少數民族教育史、地方教育史的研究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