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收入分配研究:土地、權利與人力資本

中國收入分配研究:土地、權利與人力資本

《中國收入分配研究:土地、權利與人力資本》是2014年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收入分配研究:土地、權利與人力資本
  • 作者:周紅利
  • 出版時間:2014年
  •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14149500
  • 類別:中國經濟概況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採取“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的收入分配政策,這導致了居民收入差距急劇擴大,基尼係數從0.30上升到了0.47,目前已經遠高於國際公認的“警戒線”。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歷史證明,公平分配與增長績效是一致的,公平分配是保證長期經濟績效的必要條件,而不公平的分配破壞了長期經濟成長的社會基礎,導致“拉美”型的社會動盪和經濟停滯。從歷史角度看,中國收入分配製度面臨重大調整,推動國民身份平等,構建現代市場經濟秩序,是中國改革的突出任務,也是實現中國現代化第三步戰略目標的關鍵所在。
周紅利編著的《中國收入分配研究:土地、權利與人力資本》利用政治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制度經濟學和社會學的*研究成果,結合*的統計資料,系統研究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及其演變趨勢,剖析了影響收入分配的因素和機制,提出了改善收入分配的政策建議。
本書的創新性工作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研究視角的創新。本書從權利層面研究居民收入分配,是對政治經濟學研究方法的堅持和拓展。收入分配的對象是社會財富,財富的社會本質是價值,是一定數量社會勞動,財富的交換價值表現為支配一定數量社會勞動的權利,所以財富在本質上是一種財產權利。社會成員與財富的結合以權利安排為媒介的,權利是社會總體對個人社會地位的界定,因此財產權是對社會成員地位的規定。收入分配在現象上表現為社會成員對財富的分割和占有,表現為人與物的關係,在本質上是社會總體對社會個體成員關於財權的界定,本質上是對社會成員的社會地位的規定。收入不同的社會集團,本質上是不同集團的社會地位的不同。從生產關係的角度研究收入分配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方法,但在中國收入分配的實證研究中還沒有學者套用過,本書在這個方面進行了嘗試。
第二,研究的系統性和全面性。本書系統地研究了中國成立以來五十多年收入分配的格局,全面研究了收入分配中比較突出的城鄉居民收入分配問題,行業收入分配問題,地區居民收入分配問題,並從系統研究中抽象出了內在一致的邏輯結論,既堅持了問題的全面性,又保持了邏輯的一致性。
第三,制約中國收入分配格局及其變動的根本原因在於社會轉型,經濟發展的關鍵在於社會的成功轉型,改革和開放都是實現社會轉型的手段。本書把中國的經濟改革、對外開放及經濟發展等因素對收入分配的影響機制統一到了社會轉型模型中去了。本書對社會轉型的界定超越了計畫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問題,體制轉型是一個經濟管理問題,而社會轉型是一個全面的制度重構的過程,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政治體制及人身權利的界定。
從生產關係看,中國經濟正在從共同體經濟走向市民經濟,這必然導致收入分配製度的變化,中國的重要分配現象都可以從這一角度進行解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增長、分配與反思
一、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成長
二、中國面臨的經濟挑戰與收入不平等
第二節 主體、主義和方法
一、主體和主義
二、研究方法
第三節 本書的基本結構和內容
第二章 文獻綜述:經濟發展與收入分配
第一節 收入分配理論的演進
第二節 經濟發展中的收入不平等:庫茲涅茨倒“U”假說
一、庫茲涅茨倒“u”假說的基本思想
二、對庫茲涅茨倒“u”假說的檢驗
第三節 收入不平等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一、不平等對經濟成長的影響
二、收入不平等的社會心理分析:隧道效應
三、收入不平等、儲蓄與經濟成長
四、收入不平等、政治壓力與經濟成長
五、需求結構與不平等的自我強化
六、收入不平等、信貸市場和人力資本
第四節 中國收入分配研究綜述
一、中國居民收入分配的發展趨勢分析
二、貧富差距擴大的社會經濟後果
三、中國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原因
四、縮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對策研究
第三章 中國的社會轉型與收入分配
第一節 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收入分配
一、國際比較視野的中國收入分配
二、中國居民收入差距的分解
三、城鄉居民收入差別的演變
四、城鎮內部和農村內部的收入差距
五、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居民收入的地區差距
六、行業收入差距的演變
第二節 權利視角下的社會轉型與分配研究
一、社會形態演變理論
二、現代經濟發展理論
三、中國的社會轉型
四、社會合作與收入分配
五、權利視角下的收入分配:一個馬克思主義的框架
第四章 土地產權與城鄉差別
第一節 中國的城鄉差別:現狀和趨勢
一、城鄉對立是農業社會政治經濟矛盾的集中表現
二、中國城鄉差別的表現形式
三、中國城鄉差別的演變:1952~2013年
四、國際比較視角下的中國城鄉差距
第二節 城鄉二元結構下的收入分配
一、城鄉居民收入結構分析
二、經濟發展中的二元經濟模型
三、二元經濟結構中的城鄉差別
四、土地制度在二元經濟轉變中的作用:以巴西為例
五、農村居民收入分配變動的基本態勢
六、人力資本對農村居民收入的影響
第三節 中國的土地制度與城鄉差別
一、中國城鄉差距擴大的原因分析
二、中國農村土地產權安排
三、計畫經濟體制下的農業收入分配
四、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與城鄉收入分配
五、鄉村工業化與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第五章 中國的行業收入差別
第一節 中國城鎮職業行業工資分配的特徵
一、行業工資總差距和變動趨勢
二、不同性質單位之間的行業工資差距
三、地區之間的行業工資差距
第二節 影響行業工資的因素分析
一、由行業或部門壟斷所形成的收入差距
二、人力資本密集程度對行業收入的影響
三、生產要素初始占有不平等
四、管理漏洞和腐敗對行業收入差距的影響
五、勞動力不充分流動對行業收入差距的影響
六、制度外收入對行業收入差距的影響
第三節 縮小行業收入的政策措施
一、健全勞動力市場體系
二、開闢新的就業門路
三、推行和改進兩條保障線制度
四、改進福利收入的分配方式
五、理順工資分配關係
六、強化對個人所得的稅收調節
七、加大對非法收入的打擊力度
第六章 中國的區域二元結構與地區差別
第一節 中國的地區差別及其問題
一、中國的地區差別
二、中國經濟的區域二元特徵
三、分化與分裂:地區發展不平衡的負效應
第二節 區域不均衡理論與中國的區域不平衡
一、地區不平衡的收斂與發散
二、中國地區差距研究綜述
第三節 中國地區經濟水平的收斂與發散
一、地區差別:概念、方法與數據
二、中國地區經濟水平的差別及演變
三、地區差距的區域分解和俱樂部收斂
四、產業結構與地區差別
五、資源產權與地區差別
第四節 中國地區間居民收入差別
一、1949~1978年中國地區居民收入差別的變動
二、1978年以來城鎮居民收入的地區差距變動
三、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居民收入的地區差距變動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周紅利(1976-),男,河南省濬縣人,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經濟學博士,副教授,任北京財貿職業學院高職研究所副所長、校企合作辦公室副主任。長期從事經濟學和高職教育研究,合作出版著作3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2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20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