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

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

《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是2009年3月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永軍、梁泳梅。該書主要介紹了中國居民收入分配的有關情況。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
  • 作者劉永軍 梁泳梅
  • ISBN:9787505879560
  • 頁數:330
  • 定價:33.00
  •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3-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字數:380000
內容簡介,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採取理論和實證研究相結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從收入分配差距偏大的核心機制、勞動和資本收入差距、行業收入差距、居民城鄉收入差距和區域收入差距五個方面系統分析了如何解決我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實際參考意義。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研究的主要內容
本章小結
第一部分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總體特徵與核心機嗣
第二章 居民收人分配總體特徵
第一節 中國經濟發展中的收入分配
第二節 中國居民收入分配的多維特徵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收入分配差距偏大的核心機制:古典產權制度
第一節 產權制度與收入分配
第二節 國有企業產權制度下的收入分配
第三節 私有企業產權制度下的收入分配
本章小結
第二部分 勞動收入與資本收入的差距
第四章 勞動收入與資本收入差距的現狀
第一節 勞動收入與資本收入的界定
第二節 勞動收入與資本收入的差距現狀
第三節 勞資收入差距是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最主要因素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國有經濟部門中勞動收人與其他要素收人差距
第一節 國有企業產權制度的兩面性
第二節 國有企業產權制度忽視勞動者權益的原因
第三節 國有企業產權制度兩面性對收入差距的影響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私營經濟部門的勞動收入與資本收人差距
第一節 私營經濟的發展與現狀概況
第二節 私營企業的古典產權制度
第三節 古典產權制度下企業勞資差距的形成機制
第四節 私營經濟部門中勞動收入與資本收人的差距
本章小結
第七章 股份經濟部門的勞動收入與資本收入差距
第一節 股份公司產權制度的現實考察
第二節 股份公司產權制度以資本權利為主導的原因
第三節 勞動收入與資本收入差距的形成機制
第四節 勞動收入與資本收入差距偏大的現實驗證
本章小結
第三部分 行業收入差距
第八章 行業收人差距的概況
第一節 相關概念的界定與說明
第二節 行業收入差距的演變及特徵
第三節 行業收人差距的價值判斷
本章小結
第九章 行業收人差距與行業壟斷和競爭制度
第一節 經濟制度與行業收入分配的制度決定
第二節 行業壟斷的制度特徵與制度依據
第三節 壟斷行業的高收入分析
第四節 反壟斷的困境與方向
本章小結
第十章 行業收人差距與工資收人分配製度
第一節 勞動力行業流動的制度約束
第二節 行業收入差距與工資收入分配製度
第三節 構建統一的行業收入分配的制度體系
本章小結
第四部分 居民城鄉收入差距
第十一章 我國城鄉居民收人差距變化的歷史演進
第一節 城鄉收入差距演變的階段劃分
第二節 改革開放後我國城鄉收入差距的總體態勢
第三節 城鄉收入差距的自然量與非自然量的區分
第四節 城鄉收入差距對社會經濟系統的影響
本章小結
第十二章 農民人力資本對農民收人水平影響的微觀基礎
第一節 農民人力資本
第二節 現代農業生產及非農業生產對農民人力資本的要求
第三節 農民人力資本、農民素質與農民收入間的微觀機理
第四節 農民人力資本與信息獲取能力
本章小結
第十三章 農民人力資本對農民收入水平的作用機理
第一節 社會經濟的系統性
第二節 系統分析的動力基礎
第三節 農民人力資本投入結構最佳化對農民收入增長的作用
第四節 農民人力資本效率提高對農民收入增長的作用
第五節 農民人力資本積累的制度環境改善對農民收入增長的作用
本章小結
第十四章 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經濟系統模型
第一節 城鄉收入差距的制度環境:城鄉二元經濟社會結構
第二節 經濟成長模型與城鄉收入差距
第三節 新古典城鄉收入差距動態模型
第四節 內生城鄉差別模型
第五節 人力資本水平差異與收入差距擴大的計量驗證
本章小結
第十五章 影響中國城鄉人力資本水平差異的經濟因素
第一節 城鄉人力資本差異下的現實描述
第二節 固化城鄉人力資本存量差距的二元制度
第三節 城鄉二元結構的制度變遷
本章小結
第十六章 促進我國農民人力資本增長的對策建議
第一節 控制農村人口數量
第二節 加強對農村的基礎教育投資
第三節 職業教育在農民人力資本開發中的目標定位
第四節 建立和完善農民人力資本投資的社會環境
本章小結
第五部分 區域居民收入差距
第十七章 區域居民收人差距
第一節 區域差距及區域二元特徵
第二節 區域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序言

政治經濟學一詞是法國重商主義經濟學家孟克列欽(A.M0ntchretien)最先使用的,其英文是“political economy”。孟克列欽認為,經濟學應研究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經濟問題,而不應僅限於對家庭管理和莊園經濟的研究,從而實現了把經濟學研究從家庭擴展到整個國家和社會的革命。後來,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家們沿用了“政治經濟學”這一名稱,他們不僅研究了國民財富,而且還研究了社會經濟過程中的生產關係。馬克思對經濟理論進行了全面的革命,把對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批判作為自己的研究主題之一,他前期的經濟學手稿是以“政治經濟學批判”作為正標題的,其巨著《資本論》則以政治經濟學批判作為副標題。其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沿用了“政治經濟學”這一學科名稱,並在此名稱下闡述馬克思的經濟理論,這成為了約定俗成和傳統。今天我們所說的政治經濟學是以馬克思經濟理論為基礎的理論經濟學,它構成套用經濟的學科基礎。
現代政治經濟學是以馬克思經濟理論為基礎的理論經濟學,它不僅研究社會生產關係,而且研究社會經濟資源配置,社會財富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各個環節,研究行業和企業的資源配置和發展,研究社會經濟的各個方面。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但並不完全排斥其他經濟學家所提出的理論,而是在馬克思經濟理論基礎上充分吸收和借鑑經濟學發展中的科學成果。政治經濟學的發展還應從現實經濟生活中吸收養分,要吸收自然科學和其他社會科學的養分。
本套叢書作為政治經濟學學科建設的成果之一,力圖促進中國經濟和經濟學的發展,為政治經濟學的發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