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收入倍增計畫

中國收入倍增計畫

國民收入倍增計畫(IncomeDoubling Programme),最初來自日本從60年代到70年代搞的“國民收入倍增計畫”,是日本1961~1970年間的經濟發展計畫。該計畫由池田勇人內閣制定並實施,目的為了推動日本經濟的發展。國民收入倍增計畫造就日本黃金時代。中國專家說:中國現在基本具備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畫”的條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收入倍增計畫
  • 外文名:IncomeDoubling Programme
  • 時間:1960年
計畫由來,主要內容,主要目的,實施結果,達標項目,時代意義,各方評論,專家解讀,最近新聞,

計畫由來

1960年,日本池田內閣為了推動日本經濟的發展,採納經濟學家下村治的建議,宣布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畫”。
這場新經濟運動成為日本經濟起飛的基礎和轉折點。1967年日本提前完成翻一番的目標,國民收入增加了一倍。1968年,日本成為西方世界僅次於美國的第2大經濟強國。到1973年,國民收入甚至增加了2倍。日本從此誕生和形成了一個強大和穩定的中產階層。

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國民收入倍增計畫的主要內容是:
①充實社會資本。
②產業結構高度化,提高高生產率部門在產業中的比重。
③促進對外貿易和國際經濟合作。
④培訓人才,振興科學技術。
⑤緩和二重結構,確保社會安定。
這一計畫規定: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年平均增長速度為7.8%,人均國民收入年平均增長速度為6.9%。

主要目的

這一計畫的主要目的在於,使經濟達到極大的增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實現充分就業,消除日本經濟所具有的經濟結構不平衡狀況;其具體目的是10年後實現國民生產總值及人均國民收入增長1倍以上。

實施結果

國民收入倍增計畫在日本實施的結果是,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的實際年平均增長率達到11.6%和11.5%,超過計畫規定的目標;實施計畫的第七年,便實現了國民收入增長1倍;人均國民收入按市場價格計算,從1960年的395美元,增加到1970年的1592美元;10年間實際工資平均增長83%。
1970年該計畫完成之時,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已先後超過法國和德國,僅次於美國躍居世界第二位。但是,通貨膨脹、兩極分化、大都市人口過密化和農村人口過疏化等問題愈益嚴重。

達標項目

消費:近幾年我國的消費增長一直保持在15%以上。
投資:去年對經濟成長的拉動為8.2個百分點,今年仍然是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公路建設:目前我國投入運營的高速鐵路已達到6552公里,我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居世界第一位。
鋼鐵生產:目前,中國鋼鐵總產量相當於世界前十大產鋼國的總產量之和,中國粗鋼產量分別是美國和日本的5倍,2008年中國粗鋼產量將突破5億噸。

時代意義

日本的國民收入倍增計畫,在日本經濟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之所以取得這樣好的效果,是因為他們把經濟發展的目標,確定在全民的收入增長上,把這一核心要點作為這場新經濟運動的名稱、口號和旗幟高高舉起。用國民收入的增長來帶動經濟總量的增長,而不是用經濟總量的增長來帶動國民收入的增長。以國民收入倍增為第一目標,經濟的發展就會井然有序;用經濟總量的增長為目標,不對人們的收入做出規定,財富分配次序就會混亂,經濟發展就會失衡。
如何確定經濟發展的目標,是一門學問。日本的國民收入倍增計畫,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成為日本民族具有高度凝聚力的象徵。為什麼要這樣確定經濟發展的第一目標?因為他們深深地懂得市場經濟的科學其實就是人的科學,市場經濟就要調動人人的積極性,推動人人消費,拉動內需,經濟才能持續發展。

各方評論

雖然中產占我們人口比例還不大,但是這並不能阻擋其發展勢頭。而且中國人“翻薪”是指日可待的。
蓋保德告訴記者,中國中產階層的地位似乎等同於20世紀70年代的韓國。“他們能夠對新的住房選擇做出自己的決定,能夠承擔得起私人的交通工具,能夠休假旅行。”
他說,中國商品和服務總產出增長得非常迅速,中國正常的工人收入和消費水平自然而然地將會得到提升。甚至這一增長速度很有可能快於GDP的增速,以彌補過去數年來相對較低的工資增長。
對此,帕金斯也說,中國人的收入大體來說每8到9年翻倍一次,如果中國以這樣的速度發展,那么未來十年內,中國的收入將持續翻倍。儘管居民家庭收入並不如GDP增長那么快,但是現在的增長速度已足以實現完成翻倍這一目標。
而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喬根森對中國的情況則更為看好,他認為中國工人的收入增長速度現在要快於GDP的增長速度,而未來五年內將翻一番。
喬根森說,如果中國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畫,將會使更多人獲得“中產階層”的社會地位,而更多人將因此擺脫貧困。收入的增加也將從沿海擴展到內地。
人保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所長蘇海南日前做客人民網與網友互動時表示,我國可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畫。如果年均工資增長15%以上,五年左右就可以翻一番。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或年底出台。50年前日本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畫”後,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強國。如今,我們要再創奇蹟。
在房價、物價無邊上漲的大潮里,這一計畫無疑溫暖人心,令人振奮。

專家解讀

對於中國是否已經具備了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畫的條件,石原教授稱,中國已經幾次提出了與日本類似的國民收入倍增計畫,並且為實現該目標而一步步努力。
比如,從1981年開始的20年內工農總產值翻兩番,1991年開始的 10年內國民生產總值翻了兩番,2000年開始的 10年內國民生產總值增加了一倍等。
2010年開始的十年內使國民生產總值增加一倍這個目標,對中國來說並不很難實現。但是,石原教授也指出,如果只偏重於追求經濟總量的增長,會使地區間差距擴大和環境污染等問題加劇,也會帶來泡沫經濟的膨脹。
石原說,中國應由數量的增長轉向質量的增長。在重視向教育、社會福利、環境方面的投資和發展中,應慢慢步入以實現社會安定和質量的發展為目標的時代。
在交通方面,比起城市的道路建設,郊外鐵路和捷運的建設更加重要。
在農村,要進行與環境相協調的能源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以國民生產總值增加一倍作為經濟發展的目標。
制定幾個體現和諧社會的指標,比如縮小農村與城市間的收入差距的指標,改善水、森林、大氣這些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的指標,社會保險的普及率等。年薪8萬至12萬元貧富差距將縮小。

最近新聞

期待“國民收入倍增”掀起消費革命
中國政府財政收入全球第二,但國民收入初次分配比例中居民占比持續下滑,值得深思。民富才能國強,只有讓絕大部分人富裕了,一個國家才算真正的富裕。我們認為,當前已是一個關鍵轉折點,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畫”正逢其時。
今年6月9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所長蘇海南在人民網強國論壇活動中,提出中國正在制定收入分配方案,並已經具備條件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畫”,一時間引起熱議。其實關於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乃至“國民收入倍增計畫”,從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就可以發現,並在今年上半年間頻繁在各類政府會議或政策檔案中提到。日前,國家發改委、全國人大財經委等機構高層在全國多個省份進行收入分配調研;國家發改委也正在制定收入分配方案中,並收到中改院做的世界各個國家的倍增計畫比較方案。
實際上,中國實行“國民收入倍增計畫”的路徑已明晰:產業發展導向、城鎮化提速、以公平為基調的公共政策調整,加大公共服務投入等將是實現“國民收入倍增計畫”的主要方式。同時在發展中以增加國民財富收入、提高消費率為最終目標,向改善國民生活質量與增加國民財富方向傾斜。
類比日本曾實施的國民收入倍增計畫,中國產業調整將帶來新的投資機遇。戰略新興產業符合當前國家對整個巨觀經濟的調整的大趨勢,具有強大的發展潛力,具有足夠的投資吸引力。此外,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則意味著淘汰落後產能的步伐加速,引入先進技術和機械設備。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技術和機械設備,將是投資的關鍵所在。
同時,消費擴張新時代將來臨。日本實施“國民收入倍增”後曾掀起消費革命。而中國現在的內需消費與當年的日本極為相似:在居民消費占GDP比重低,居民消費增速低於GDP增速,僅是工業企業利潤增長速度的1/6~1/7,沒有享受到國家經濟發展帶來的提升。在居民消費結構上,對比美國、日本等經濟已開發國家,中國居民在必須消費上的開支占比遠超過日美,而在可選消費方面占比較低。
可見,中國內需消費的增長空間巨大。長期來看,中國如成功實施收入倍增計畫,將引爆未來中國內需消費:一是在消費總量上,隨著由勞動生產率提升帶來的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有更多的錢來消費,零售業繁榮,內需消費將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內需消費反過來進一步刺激相關行業的發展。二是在消費結構上,食品飲料、衣著服飾等必須消費品占國民收入支出的比重將逐漸降低,而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的耐用品、豐富居民生活的文化娛樂消費的比重將逐漸提升。
因此,“國民收入倍增”最為直接的結果就是推動消費結構變化、帶動消費增長,新消費潮流將替代傳統消費。長期來看,將會給酒店旅遊、食品飲料、休閒娛樂、品牌服裝、醫藥、家電、人壽保險等行業帶來正面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