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羅汝芳評傳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羅汝芳評傳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羅汝芳評傳》內容簡介:16世紀中葉以降,陽明心學之發展大有超過朱熹理學的勢頭,逐漸演變為明代中晚期的主流思潮。羅汝芳正是這股思想潮流之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作為泰州王學的傳人,他的心學思想也有其獨特之風格,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一、以“求仁”為宗旨、以“孝悌慈”為核心內容、以萬物一體為最終歸趨的儒家倫理思想;二、以“天心”觀為基礎,以敬畏天命為主要內容的宗教倫理學說;三、以化俗為目的的講學活動,以宣講“聖諭六言”、制定“鄉約”為主要內容的社會政治思想。在明代中晚期心學思想的發展史上,近溪思想無疑是判斷陽明心學以及泰州王學之走向的一個重要參照系。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羅汝芳評傳
  • 作者:吳震 匡亞明
  • 出版日期:2011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5060922
  • 外文名:A Critical Biography of Luo Rufang
  •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 頁數:572頁
  • 開本:16
  • 品牌:南京大學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編輯推薦,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羅汝芳評傳》編輯推薦:近溪思想的歷史意義在於:他對於以良知自律為基本特徵的心學倫理學說作了重要的補充和拓展,凸現了儒家倫理的世俗性、宗教性的社會功能及其現實意義,並強調了只有通過強化和完善社會家庭的倫理觀念、道德實踐,良知倫理學的普世意義才能最終實現。

作者簡介

吳震,1957年生,上海市人。1982年2月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獲學士學位。1985年8月畢業於復旦大學哲學系,獲碩士學位。1993年3月京都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博士後期課程修了。1996年3月獲京都大學文學博士。現任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聶豹·羅洪先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陽明後學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明代知識界講學活動系年:1522—1602》(學林出版社,2003年),《王陽明著述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圖書目錄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序
前言
第一章思想背景——從王心齋到羅近溪
第一節王心齋的生活世界
一、鹽丁、商人、布衣儒者
二、格物安身
三、小結
第二節顏山農的生命體驗
一、生命體驗與鄉村教育
二、“放心體仁”與“開心遂樂”
三、急救溺世的政治主張
四、小結
第三節何心隱的社會實踐
一、鄉村改良運動
二、講學實踐
三、小結
第二章生平學履
前言
一、家族背景
二、靜坐制欲
三、拜師山農
四、回歸孔孟
五、歸學十年
六、拜師學“易”
七、格物之悟
八、渾化自然
九、出仕與講學
十、晚年遺行
十一、小結
附錄:羅近溪晚年“遺行”略考
——從許敬庵、鄧潛谷的角度來看
第三章哲學思想
前言:近溪以何為“宗旨”
第一節求仁宗旨
一、孔孟宗旨在於“求仁”
二、《中庸》義理“含藏無盡”
三、仁是歸重在《易》
四、仁是心之種子
五、格物:“其格至善”
第二節孝悌慈
一、孝悌慈:“三件大道理”
二、赤子之心
三、源頭心與後來心
四、捧茶童子卻是道
第三節良知說
一、對陽明良知說之評議
二、現在良知、聖體具足
三、無知無不知
四、全體放下、破除光景
五、“當下”與“因時”
第四節身心觀
一、身心靈妙、形神俱妙
二、身心“原不相離”
三、形色與天性
四、無善無惡
第五節天心觀
一、“天心”說及其問題之由來
二、心固天心、人亦天人
三、形有生死、魂只去來
四、上帝日監在茲
五、近溪思想的宗教性問題
第六節萬物一體
一、仁者:“渾然同體”
二、樂體:“生活快樂”
三、天下一家、中國一人
第四章結語
一、詮釋視角的轉換
二、近溪思想的政治化傾向
三、近溪思想的歷史評價
引徵文獻
索引
人名索引
詞語索引
文獻索引
後記

後記

我對羅近溪有所關注始於上世紀的80年代末。進入90年代,在準備撰寫博士論文《陽明後學研究》之時,開始大量接觸近溪的資料。記得是在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的東洋文獻中心,分幾次將《盱江羅近溪先生全集》全部複印下來。初步翻閱了一遍以後,令我有一種感覺:此人得以與龍溪並稱為“二溪”,其思想在晚明學界隱然成為判斷陽明心學之走向的一個參照系,確有其故。繼而讀到牟宗三先生的大著《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對於其將“二溪”判定為能將陽明心學“調適而上遂”者的這一觀點,在敬佩的同時也略感驚訝。
正如筆者在拙著《陽明後學研究》“後記”中所述,我當時對泰州學派(當然也包括近溪)未及著手處理。其中固然有諸多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因為筆者在內心深處感到的一個疑惑始終未能解開:當我們討論龍溪思想時,可以深入到良知理論的內部,著重就其心學的一套觀念體系,進行細緻的哲學史研究,然而當我們把目光轉向泰州學派,從心齋、山農、心隱直到近溪,卻可以發現:他們的那一套話語體系雖然仍屬良知心學,但是若僅以觀念思想史的分析方法對此進行考察則有諸多困難,甚至是不相適應的。
一言以蔽之,就近溪思想而言,在其思想構造中有著諸多複雜的面相,既有哲學的、思辨的議論,又有宗教的、政治的關切;同時在近溪身上還可看到觀念與行動、思想與實踐的密切關聯。這也正是泰州學的一個特殊風格,與龍溪、緒山等陽明第一代大弟子著力於在義理層面重構心學理論及其解釋體系,並主要在知識階層展開話語活動的思想風格就有很大不同。筆者之所以在本書第一章,著重考察了心齋、山農、心隱的生活世界、生命體驗及其社會實踐,其因蓋在於此(當然,對他們的一些重要的思想命題也作了必要的觀念史分析)。同樣,在第二章對近溪的生活軌跡、思想歷程鋪陳較多,也是因為考慮到近溪思想之特殊風格在於“決不就每一概念之分解以立新說”(牟宗三語),他的生活方式就是他的思想觀念的生動反映。基於這一考慮,在第三章以及在後面的“結語”中,除了對其心學的義理體系進行哲學史的分析之外,同時也注意考察在以往的哲學史研究中容易忽略的個別問題,例如,近溪思想的宗教性問題、政治化問題。當然總的來說,構成本書的正文部分——即哲學思想的考察部分,仍然著重於概念體系和問題脈絡的整理分析,在方法上基本上屬於觀念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另須說明的是,為何本書關於近溪年譜的撰述和近溪著作的考辨付諸闕如的原因。理由是,從書末的引徵文獻中可以看到,佐野公治的一系列論文對於近溪的生平活動及其著作刊刻等情況,已作了十分詳實的基礎性研究;程玉瑛的《羅汝芳詩文事跡編年》一書事實上亦可作為“年譜”來讀;李慶龍的博士論文《羅汝芳思想研究》對近溪著作有全面精細的書志學考察,他以《近溪子集》八卷本為基礎,通過與其他十二種主要版本的排比對勘,整理出了《羅汝芳語錄匯集》,共達六百三十六條;另外,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生蔡世昌在今年剛完成並獲通過的畢業論文《羅近溪哲學思想研究》中,有《羅近溪先生年譜》之作,內容亦堪稱詳備。基於上述原因,故本書已無必要再作重複勞動,以免“狗尾續貂”之譏。
最後,對於竭誠推薦筆者擔當本書傳主的作者,並且長期以來熱切關心本書寫作過程的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的周群教授表示真誠的感謝!若沒有他經常的略顯“追討筆債”式的電話催促和誠摯的精神上的鼓勵,這將近一年來的時輟時續的寫作還不知要延續到哪年哪月。另外,我的碩士時代的導師潘富恩教授也是本書的推薦者和審閱者,上海大學的方旭東副教授幫助翻譯了內容提要和目錄,也應當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吳震

序言

偉大的中華民族在長達五千年連綿不斷的曲折發展過程中,像滾滾東流的長江那樣,以磅礴之勢,衝破了重重險阻,奔騰向前,現在更以嶄新面貌,雄姿英發,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奇蹟。產生這一奇蹟有諸多原因,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勤勞、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活動、社會活動、思維活動和對外交往以及抗擊外來侵略過程中,逐漸創造、積累、發展了具有以生生不息的內在思想活力為核心的優秀傳統思想文化。這是一種偉大、堅強的精神支柱,是我們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之所在,是歷史留給我們所有海內外炎黃子孫引以自豪的無價之寶。
當然,和各國各種不同傳統思想文化一樣,在中華民族的思想文化傳統中,也是既有精華,又有糟粕,因而全盤肯定或全盤否定,不對;一知半解、信口開河或裹足不前、漠然置之,也不對。鄭重而嚴肅的態度應該是對它進行實事求是的科學的研究和分析,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繼承和弘揚這份瑰寶,振興中華,造福人類。人類歷史發展的連續性,就是在不斷去粗取精、繼往開來和改革創新過程中實現的。繼往是為了開來,開來不能離開繼往。民族虛無主義和復古主義,都是違背歷史發展的辯證規律的。
現在我們國家正處在一個新的繼往開來邁向四化的關鍵時刻。繼往就是繼民族優秀傳統之往,開來就是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來。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從廣度和深度上進行系統研究,實現去粗取精的要求,正是繼往開來必須完成的緊迫任務。我認為這是中國各族人民,首先是文化界、學術界、理論界義不容辭的光榮職責。但面對這一時間上長達五千年,內容上涉及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等各個領域的傳統思想文化,將從何著手呢?毛澤東同志早在1938年就說過:“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這是很有遠見而又切合實際的英明建議。從孔子到孫中山這兩千餘年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文化最豐富的時期,如果總結了這段歷史,也就基本上總結了五千年傳統思想文化的主要內容。當然,基本上不等於全部。孔子以前和孫中山以後的情況,可以另行研究。因此,我認為首先最好是在時間上從孔子開始到孫中山為止,方法上採取《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的形式作為實現這一任務的開端。這就是從這段歷史的各個時期、各個領域和各個學科(包括文、史、哲、經、教、農、工、醫、政治等等)有傑出成就的人物中,遴選二百餘人作為傳主(一般為一人一傳,少數為二人或二人以上合傳),通過對每個傳主的評述,從各個側面展現那些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中有代表性人物的思想活力和業績,從而以微見著、由具體到一般地勾勒出這段歷史中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總體面貌,揭示其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的主要內涵,以利於開門見山、引人入勝地批判繼承、古為今用,也為進一步全面系統地總結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打下基礎。自從毛澤東同志提出上引建議後,半個世紀以來,不少專家學者已從各個方面作了許多工作,但對全面完成這個任務來說還遠遠不夠,還要在深度和廣度上繼續努力。作為“拋磚引玉”,本《叢書》只是這個繼續努力所應完成的工作的一部分。《叢書》凡二百部,約四千萬言,自1990年開始陸續出版,爭取十到十五年全部出齊。
《叢書》所以用“中國思想家評傳”命名,主要是考慮到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的核心是生生不息的內在思想活力,而歷史事實也反覆證明,凡是在各個不同時代不同領域和學科中取得成就者,大多是那些在當時歷史條件下自覺或不自覺地認識和掌握了該領域事物發展規律的具有敏銳思想的人。他們取得成就的大小,取決於思想上認識和反映這些規律的程度如何。思想並非先驗之物,它所以能反映和掌握這些規律,主要是通過社會實踐和對前人思想成果的借鑑和繼承。思想一旦形成,反過來在一定程度上又對實踐起決定性指導作用。韓愈說的“行成於思,毀於隨”,列寧說的“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這些話,雖所處時代和所持立場不同,所要解決的問題的性質也不同,但就認識論中思與行、理論(思想的高度概括)與實踐的關係而言,確有相通之處,即都強調思想對實踐的指導意義和作用。因此我們以“中國思想家評傳”命名,就是力圖抓住問題的核心,高屋建瓴地從思想角度去評述歷史人物,以便對每個傳主在他所處時代的具體情況下,如何在他所從事的領域中,克服困難,施展才華,取得成功,做出貢獻,從思想深處洞察其底蘊。歷史上各個時代富有思想因而能在有關方面取得成就的人,直接闡述自己思想觀點的論著雖亦不少,但大量的則是其思想既來自實踐(包括對前人、他人實踐經驗的吸取)、又滲透在自己創造性實踐之中,集中凝聚在他自己的業績和事功上,而沒有留下論著。另一些人卻只留下著作而無其他功績,對這些人來說,他那些有價值的著作就理所當然地是他的偉大業績和事功。如果論述一個人的思想而不聯繫他的業績(包括著作),必將流於空洞的抽象;同樣,如果只講一個人的具體業績而不結合他的思想活動,又必將成為現象的羅列。評價思想和評價業績,兩者不應偏廢。而不斷在實踐中豐富和深化的思想活力則是經常起主導作用的因素,強調這個因素,引起人們的正視和反思,正是我們的主旨和目的。當然,思想和思想家,思想家和實踐家,都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的不同概念,忽視這一點是不對的。《叢書》的重點則是放在兩者的聯繫和結合上。至於如何使兩者很好聯繫和結合而又著意於剖析其思想活力,各占多少篇幅或以何種方式表達,則自當由作者根據傳主的具體情況創造性地作出妥善安排。
自從人類歷史上產生了馬克思主義,不僅全人類解放和發展有了劃時代的明確方向,學術研究也有了更嚴密的科學方法,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根據這一科學方法,在研究和總結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特別是聯繫到《叢書》的撰著時,我認為下列幾點應特別引起重視。
一、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實事求是是貫串在馬克思實際活動和理論研究中的主線,離開了它也就離開了馬克思主義。只有切實掌握了客觀情況,才能得出正確的認識和判斷。前者為“實事”,後者為“求是”,二者相結合,就叫實事求是。事不實則非夸即誣。為了弄清情況,就必須對情況的本質與現象、整體與局部、真與偽、精與粗,作出區別、梳理和取捨,這樣才能掌握情況的實質,達到“實事”的要求;然後進一步加以分析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真相而非主觀臆測的假象,並驗證其是否符合人民利益和人類歷史前進方向,是否反映科學、技術、文化、藝術的發展規律,這樣才能得出正確的認識和判斷,達到“求是”的要求。實事求是是治學的基本功夫,是對每個傳主的功、過、是、非作出公正評價的必要前提。不論古今中外,對歷史人物過高或過低的不公正評價,大都由於未能認真堅持實事求是原則的緣故。
二、堅持批判繼承的原則。馬克思主義學說就是批判的學說,而批判是為了繼承、發展和創新。這就需要我們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既要繼承發揚傳主業績和思想中的積極因素,又要批判清除其消極因素。凡傳主業績和思想中體現了諸如愛國主義、民主意識、科學見解、藝術創造和艱苦奮鬥、克己奉公、追求真理的精神,即在符合歷史前進要求的“立德”、“立功”、“立言”諸方面有顯著成就等積極因素者,必須滿腔熱情地加以繼承和弘揚,並緊密結合當前社會主義建設實際,使之深入人心,蔚然成風;凡反映有諸如封建迷信、專制獨裁、愚昧落後、喪失民族尊嚴和違背科學進步等消極因素者,必須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加以批判,清除其一定程度上至今尚起作用的消極影響,而消極因素經過徹底批判後可轉化為有益的教訓;凡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相混者,更當加以認真清理和揚棄,既發揚其積極因素又摒棄其消極因素。我們力求一點一滴、切實認真地探索各個傳主思想和業績中珍貴的積極因素,使之成為全國各族人民正在從事的繼往開來偉大歷史工程的組成部分。
三、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原則。“百花齊放”和“百家爭鳴”,是發揚學術民主、促進學術繁榮的正確原則和巨大動力。前者強調一個“齊”字,後者強調一個“爭”字,是表示學術上平等、民主和自由的兩種不同狀態;前者突出的是統一與和諧,後者突出的是區別與爭論;兩種狀態又統一於不斷地相互促進和相互補充、轉化的持續發展提高過程之中。“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原則體現在撰著評傳時,應從“齊放”和“爭鳴”出發,綜合中外各個時期對有關傳主的不同評價,吸取符合客觀存在的對的東西,摒棄其違反客觀存在的不實的東西,然後創造性地提出經過自己獨立思考的、趕前人或超前人的一家之言。同時,對整個《叢書》而言,也有個共性、個性又統一又區別的問題。這就是二方面作者應把“實事求是”、“批判繼承”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幾點作為大家的共性(統一與共識);另一方面,對每部評傳的立意、結構和行文(文體、文風和文采等),則主要是作者的創造性思維勞動和雅俗共賞的文字表達藝術的成果,是彼此的個性(區別),不宜也不應強求一律。評傳作者都有充分自由去發揚這一個性,力求在對每一傳主的評述中探索和展示其積極因素,使之和正在變革中國面貌的偉大社會主義建設實踐融為一體,豐富其內容,促進其發展,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對傳主思想業績的一般性詮釋上。
我認為,以上三點大體上可以表達《叢書》所遵循的主要指導思想,但也不排除用其他思想和方法得出的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感謝所有關心和支持《叢書》工作的單位和個人,特別感謝《叢書》的名譽顧問和學術顧問。他們的熱情關心、支持和指教,使《叢書》工作得以順利進行。更要感謝所有承擔評傳撰著任務的老中青學者,他們都以嚴謹的治學態度,作出了或正在作出對學術,對民族,對歷史負責的研究成果。沒有他們的積極合作,《叢書》工作的開展是不可能的。《叢書》副主編和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南京大學出版社,在制定《叢書》規劃,約請和聯繫國內外學者,審定書稿以及籌劃編輯出版等方面,克服重重困難,做了大量工作,他們的辛勤勞動是《叢書》能按預定計畫出版的必要前提。
現在《叢書》開始出版了,我作為年逾八旬的老人,看到自己迫於使命感而醞釀已久的構想終於在大家支持合作下實現,心情怡然感奮,好象回到了青年時代一樣,體會到“不知老之將至”的愉悅,並以這種愉悅心情等待著《叢書》最後一部的問世;特別盼望看到它在繼承中華民族傳統思想文化的珍貴遺產方面,在激勵人心、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愛國主義思想方面,在促進當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繼往開來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歷史性偉大事業中,能起到應有的作用。我以一顆耄耋童心,默默地祝願這一由一批老中青優秀學者經長年累月緊張思維勞動而作出的集體性學術成果能發出無私的熠熠之光,緊緊伴照著全民族、全人類排除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障礙,走向和平、發展、繁榮、幸福的明天!
熱誠歡迎國內外同仁和各界人士不吝賜教,以匡不逮。是為序。
1990年10月7日

編輯推薦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羅汝芳評傳》編輯推薦:近溪思想的歷史意義在於:他對於以良知自律為基本特徵的心學倫理學說作了重要的補充和拓展,凸現了儒家倫理的世俗性、宗教性的社會功能及其現實意義,並強調了只有通過強化和完善社會家庭的倫理觀念、道德實踐,良知倫理學的普世意義才能最終實現。

目錄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序
前言
第一章思想背景——從王心齋到羅近溪
第一節王心齋的生活世界
一、鹽丁、商人、布衣儒者
二、格物安身
三、小結
第二節顏山農的生命體驗
一、生命體驗與鄉村教育
二、“放心體仁”與“開心遂樂”
三、急救溺世的政治主張
四、小結
第三節何心隱的社會實踐
一、鄉村改良運動
二、講學實踐
三、小結
第二章生平學履
前言
一、家族背景
二、靜坐制欲
三、拜師山農
四、回歸孔孟
五、歸學十年
六、拜師學“易”
七、格物之悟
八、渾化自然
九、出仕與講學
十、晚年遺行
十一、小結
附錄:羅近溪晚年“遺行”略考
——從許敬庵、鄧潛谷的角度來看
第三章哲學思想
前言:近溪以何為“宗旨”
第一節求仁宗旨
一、孔孟宗旨在於“求仁”
二、《中庸》義理“含藏無盡”
三、仁是歸重在《易》
四、仁是心之種子
五、格物:“其格至善”
第二節孝悌慈
一、孝悌慈:“三件大道理”
二、赤子之心
三、源頭心與後來心
四、捧茶童子卻是道
第三節良知說
一、對陽明良知說之評議
二、現在良知、聖體具足
三、無知無不知
四、全體放下、破除光景
五、“當下”與“因時”
第四節身心觀
一、身心靈妙、形神俱妙
二、身心“原不相離”
三、形色與天性
四、無善無惡
第五節天心觀
一、“天心”說及其問題之由來
二、心固天心、人亦天人
三、形有生死、魂只去來
四、上帝日監在茲
五、近溪思想的宗教性問題
第六節萬物一體
一、仁者:“渾然同體”
二、樂體:“生活快樂”
三、天下一家、中國一人
第四章結語
一、詮釋視角的轉換
二、近溪思想的政治化傾向
三、近溪思想的歷史評價
引徵文獻
索引
人名索引
詞語索引
文獻索引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