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傷保險制度建設與發展研究

中國工傷保險制度建設與發展研究

本書在尊重我國工傷保險制度發展歷史,借鑑國際經驗的基礎上,對我國工傷保險制度建設與發展問題作了一些思考。提出今後一段時期我國工傷保險制度應以建立工傷預防、待遇補償和工傷康復相結合的多層次工傷保障制度體系為發展方向和目標。要努力實現廣大職業勞動者都有相應的工傷保險制度保障,進一步最佳化工傷待遇保障結構,切實保證工傷人員得到及時的醫療救治和基本的生活保障,增強工傷人員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和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工傷保險制度建設與發展研究
  • 作者:張軍  
  • 出版社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8月1日 
  • 定價:88 元 
  • ISBN:9787516736319 
  • 書代號:G05-3631 
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篇完善我國工傷保險制度研究(主報告)
一、我國工傷保險制度發展歷程及基本規律
(一)我國工傷保險發展歷程
(二)我國工傷保險發展規律
(三)評價
二、工傷保險制度建設和發展的外部環境影響及內部需求
(一)影響工傷保險發展的因素
(二)促進我國工傷保險制度發展的內部驅動力
三、國際工傷保險制度發展規律及方向
(一)歷程概述
(二)發展規律
(三)經驗總結
(四)發展趨勢
四、完善我國工傷保障制度的構想
(一)總體目標
(二)遵循的原則
(三)主要任務
(四)工傷保障制度體系建設的體制機制保障
第二篇我國工傷預防政策與國際經驗分析
一、我國工傷預防發展及現狀分析
(一)工傷預防政策演變與發展
(二)工傷預防工作的實施探索情況
(三)取得的成就與問題分析
二、國外開展工傷預防的做法及經驗
(一)各國工傷預防規定的立法支撐
(二)工傷預防管理體制
(三)工傷預防的資金來源
(四)工傷預防措施
(五)結論
三、完善我國工傷預防工作的政策建議
(一)提高用人單位的工傷預防意識
(二)全面啟動工傷預防工作
(三)建立完善工傷預防機制
(四)完善工傷保險費率浮動機制
(五)建立工傷信息交換機制與數據分析系統
第三篇我國工傷保險待遇研究
一、我國工傷保險待遇確立
(一)遵循的原則
(二)工傷待遇給付的前置條件
(三)工傷保險待遇分類
二、工傷待遇構成及水平
(一)工傷待遇構成
(二)各時期的工傷待遇比較
(三)我國工傷保險待遇特點
(四)存在的問題分析
三、值得探討的工傷保險待遇問題
(一)工傷保險待遇與相關領域賠償的關係
(二)工傷保險與用人單位賠償責任的關係
(三)待遇給付與年齡因素的關係
四、工傷保險待遇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聯性分析
(一)影響工傷保險待遇的因素
(二)政策建議
第四篇我國工傷康復現狀分析及國際比較研究
一、我國殘疾人康復事業發展總體情況
(一)康復概念及內容
(二)我國殘疾人康復事業發展狀況
(三)基本判斷
二、我國工傷康復的建立與發展
(一)計畫經濟體制下一般性的醫療康復時期
(二)醫療康復向職業康復擴展時期
(三)工傷康復重回醫療康復時期
三、我國工傷康復發展現狀
(一)因工傷殘的基本情況
(二)工傷康復管理模式
(三)工傷康復待遇
(四)試點城市做法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
四、國外工傷康復的發展歷程
(一)工傷保險與康復的結合
(二)工傷康復主要模式
(三)工傷康復形式
五、國內外工傷康複比較分析
(一)國外工傷康復發展趨勢
(二)國內外工傷康復狀況比較
(三)經驗借鑑
六、結論
(一)現代工傷保險制度是工傷預防、工傷康復和待遇補償三者的有機結合
(二)有規劃地發展工傷康復事業
(三)著重解決傷殘職工再就業難題
第五篇工傷保險可參保資源總量研究
一、工傷保險制度覆蓋範圍及參保情況
(一)法定覆蓋範圍的變化情況
(二)現行制度的覆蓋範圍
(三)工傷保險參保情況
二、工傷保險應參保人員規模測算
(一)測算基礎和依據
(二)工傷保險應參保人數估算過程
(三)工傷保險應參保人數估算結果
三、工傷保險參保擴面存在的問題及影響因素
(一)存在的問題
(二)影響參保人數變化的因素
四、工傷保險進一步擴面方向及空間
(一)應保未保單位及人群的擴面空間
(二)可進一步擴展的參保範圍
五、進一步加強工傷保險參保工作的政策建議
(一)有步驟地推進工傷保險參保擴面工作
(二)加大依法強制參保力度
(三)增加參保方式的靈活性和便捷性
(四)進一步完善工傷保險政策
(五)進一步加強工傷保險宣傳
第六篇公務員工傷(公傷)保障政策研究
一、公務員公傷保障制度歷史沿革與現行政策
(一)公務員公傷保障制度歷史沿革
(二)公傷保障政策規定
(三)公傷待遇與工傷保險待遇比較
二、公務員公傷保障現狀
(一)公務員公傷現狀
(二)公務員公傷待遇支出規模
(三)各地實際做法
三、公傷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通過福利和撫恤解決公傷保障問題,不符合現實要求
(二)“雙軌制”運行格局,不利於社會和諧與公平
(三)保障內容缺失,公務員權益無法得到全面保護
(四)沒有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制度運行受阻
(五)公傷認定機構混亂,分工不明
(六)單位化管理,負擔沉重
四、國外公務員工傷保障制度概況
(一)國外公務員工傷保障模式
(二)主要內容
(三)國際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五、政策建議
(一)當前推進公務員參加工傷保險,從制度上解決公務員公傷保障問題正是時機
(二)基本思路是實行統一的工傷保險制度
(三)在具體實施中妥善處理好待遇水平銜接問題
(四)根據公務員職業特點和職業風險水平,確定相適應的費率水平,減輕財政負擔
六、公務員工傷保障制度設計
(一)目標
(二)基本原則
(三)設計方案
(四)與公傷撫恤待遇的銜接
(五)過渡辦法
(六)相關人員的政策處理
第七篇新業態從業人員工傷保險問題研究
一、“網際網路+”企業運行模式及從業人員構成情況
(一)“網際網路+”企業運行模式主要為第三方平台運營和自營兩種模式
(二)“網際網路+”企業正成為吸納勞動力就業的一個新生力量,並發揮著重要作用
(三)“網際網路+”企業規模差異較大,多數處於不穩定狀態
(四)“網際網路+”企業從業人員以年輕人居多,分穩定就業和靈活就業兩種形式
二、“網際網路+”企業參加工傷保險情況及對制度的需求情況
(一)“網際網路+”企業參加工傷保險情況
(二)地方社會保險扶持政策
三、存在的問題
(一)工傷保險以勞動關係為參保前提,靈活就業人員不存在法定意義上的勞動關係
(二)法律規定用人單位繳費,靈活就業人員無用人單位繳費
(三)法律規定用人單位要支付部分工傷待遇,靈活就業人員無用人單位承擔這部分責任
(四)靈活就業人員工傷調查取證難、認定難
(五)現行工傷保險管理經辦模式難以適應以個人為主體參保
四、政策建議
(一)建立重大職業傷害保險,重點解決靈活就業人員工殘和工亡的保障問題
(二)多方配合,為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保駕護航
(三)加大政策宣傳,讓靈活就業人員對政策有所了解
第八篇建築業工傷保險參保政策實施評價
一、建築行業參加工傷保險工作的推進情況
(一)國家層面的推進舉措
(二)各省市落實政策情況
(三)各地市執行政策情況
二、各地建築行業工傷保險參保工作的進展情況
(一)摸清底數情況
(二)制定實施方案情況
(三)各地政策規定情況
(四)開展宣傳活動情況
(五)建章立制情況
(六)建立信息系統情況
(七)建立聯席會議機制情況
(八)督查情況
三、對建築業參保政策實施情況的基本評價
(一)政策落實有序,對擴面工作有目標、有要求
(二)多數地區部門間配合較好,為推動建築業參保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三)各地的實施方案較為務實,有針對性且全面地提出了建築業參保的政策和措施
(四)各地建築企業參保工作進展不一,總體參保人數低於預期
四、進一步推進建築業參加工傷保險工作的政策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政策宣傳力度,提高建築施工單位及農民工的維權意識
(二)進一步加強溝通協調,認真落實按建設項目參保的各項政策措施
(三)進一步創新經辦管理服務方式,切實建立起建築企業工傷保險 “綠色通道”
(四)建立建築業按項目參保的信息化共享機制,提高參保擴面的準確性和效率
(五)進一步加強對各地的業務指導和督查,以加快推動工作的開展
(六)加快信息系統的開發建設,為建築施工企業參保提供便捷手段
第九篇職業病群體工傷保障待遇問題研究
一、職業病基本狀況
(一)職業病問題成因
(二)職業病種類及主要特點
(三)職業病人群數量
(四)我國職業病的分布特徵
二、職業病人群的待遇保障情況
(一)職業病人群的保障渠道
(二)未參保職業病人群獲取待遇保障的難點分析
三、未參保職業病人群對保障資金的需求
(一)職業病人員可享受的工傷保險待遇
(二)未參保的職業病人員的待遇需求測算
(三)工傷保險基金承受能力分析
四、對我國職業病問題的判斷和基本結論
(一)歷史遺留的未參保職業病人員亟須保障
(二)我國尚未建立穩定有效的未參保職業病人員的保障渠道
(三)工傷保險無力吸納未參保職業病人員
五、解決未參保職業病人員工傷待遇問題的建議
(一)加快推進工傷保險全覆蓋,使所有職業勞動者享有制度保障
(二)加強用人單位責任監管,使其承擔起法律賦予的未參保職工的工傷保障責任
(三)以政府為主導,解決無用人單位的未參保職業病人員的保障問題
(四)疏通社會救助渠道,確保所有職業病人員都可以得到必要的醫療救治和最低生活保障
(五)重視職業病預防工作,從源頭控制職業病發生
第十篇工傷保險先行支付政策研究
一、工傷保險先行支付案例收集情況
(一)案例數量
(二)案例類型
二、案例指標反映的情況
(一)人員的基本情況
(二)傷害類型
(三)申請先行支付的原因
(四)申請周期
(五)支付情況
(六)個人維權
(七)經辦管理
(八)追償情況
三、存在的問題
(一)參保擴面風險
(二)基金風險
(三)職務風險
四、政策建議
(一)進一步加快參保擴面工作,儘快實現全員參保
(二)完善政策規定,實現規範化管理
(三)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加強追償工作
(四)制定先行支付財務處理辦法
(五)加強先行支付信息化管理
(六)建立未參保單位先行支付的公示制度
(七)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
第十一篇我國工亡職工供養親屬政策及實施情況
一、各時期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撫恤政策
(一)1951年《勞動保險條例》
(二)1996年《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
(三)2003年《工傷保險條例》
(四)2010年修訂的《工傷保險條例》
二、現行供養親屬撫恤政策的執行情況
(一)供養親屬人數及待遇發放情況
(二)存在的問題
(三)有爭議的問題
三、政策建議
(一)細化“工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的範圍
(二)建立供養親屬公示制度
(三)適當放寬供養子女的條件
(四)不宜放寬配偶供養條件
(五)處理好工傷保險撫恤待遇和養老保險待遇的關係
第十二篇突發疾病條款工傷認定基本準則研究
一、突發疾病條款產生的歷史背景及演變過程
(一)突發疾病條款的演變過程
(二)突發疾病條款內容的變化分析
二、突發疾病條款的實施情況
(一)工傷認定情況
(二)突發疾病死亡情形的待遇支出情況
三、突發疾病條款存在的問題
(一)現行政策規定較粗,可操作性不強
(二)對突發疾病條款的理解存在差異,出現同類案例不同認定結論
(三)單純強調“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不考慮“工作原因”
(四)對“48小時”的限定存在爭議,認為缺乏人文關懷
(五)用人單位應履行的責任發生扭曲
四、進一步完善突發疾病條款的建議
(一)完善突發疾病條款的思路
(二)遵循的基本原則
(三)政策建議
(四)條款修訂建議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畢業於北京經濟學院(現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專業。現任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工傷保險研究室主任,主要從事工傷保險領域的理論和政策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