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我國對外貿易出口結構進行了研究。本書在詳細分析我國出口商品結構、出口比較優勢、出口國際地區結構和出口國內地區結構的基礎上,歸納總結了我國出口結構存在的一些問題,並提出了最佳化我國出口結構的政策建議。本書研究的主要內容及其結論主要有:出口在中國經濟中的作用;中國出口商品結構;中國製成品出口比較優勢;中國出口國際地區結構;中國出口國內地區結構;中國出口結構存在的問題;最佳化中國出口結構的思路
自從改革開放特別是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對外貿易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貿易大國。根據WTO的統計:2008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為2.56萬億美元,占世界進出口總額的比例為7.88%,位居世界第三位,出口總額為1.43萬億美元,占世界出口的比例為8.9%,位居世界第二位;進口總額為1.13萬億美元,占世界進口的比例為6.9%,位居世界第三位。但是,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高速發展,我國對外貿易及其面對的國際經濟環境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出現了令人擔憂的局面,例如,國際貿易摩擦急劇增加、對外資的依賴日益凸顯等等。這些現象不僅影響我國對外貿易的持續、穩定發展,還影響我國的經濟安全特別是外貿安全,甚至關係到我國經濟轉軌能否順利完成。
因此,我國應該根據經濟全球化和國際貿易的新發展,進一步樹立全球戰略意識,積極參與
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著力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進一步實施以質取勝的戰略,最佳化對外貿易結構,提高出口競爭力,提高對外貿易的質量和效益;在充分發揮我國比較優勢的同時,擴大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擴大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自主品牌的產品和服務出口,擴大附加值高的產品出口,提高加工貿易的產業層次並增強國內配套能力。
基於此,
具體來看, :(1)從影響我國經濟長期發展的因素來看,內因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內需的作用最大,內資的作用其次,出口和外資的作用居於其後。進口不是GDP的
格蘭傑(Granger)原因,進口與GDP的相關係數為負。內需對我國經濟的促進作用大約是出口的4.5倍。出口每增加一個百分點,GDP增加0.17%。(2)從影響我國經濟短期波動的因素來看,預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上一期經濟發展情況的變化(預期)對經濟波動影響最大,當期內需和出口對經濟波動的影響也比較大,當期進口對經濟波動根本沒有影響,當期外資對當期經濟成長的影響也比較小,上一期內需的變化(預期)會對經濟波動產生負面影響。出口每增長1%,會導致本期經濟成長0.1%。(3)從對經濟的動態影響來看,出口促進經濟成長的短期效應明顯,進口的長期效應明顯,FDI對經濟成長的促進作用整體上不如進出口貿易,國內投資對經濟成長的短期促進效應不如FDI顯著,但是,國內投資對經濟成長的長期促進效應卻明顯大於FDI,國內需求對經濟成長的短期促進效應為負,但長期效應為正。(4)從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來看,出口對GDP的貢獻率最大,進口對GDP的貢獻率逐漸增加,外資對GDP的貢獻率逐漸下降,內資對GDP的貢獻率逐漸增加,內需對GDP的貢獻率一直比較小。
:(1)在我國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不同時期,我國出口商品結構不同,工業製成品在我國出口中日益占據主導地位,不同時期,不同工業製成品在我國出口中的地位不同。從巨觀結構來看,在1980—2007年間,初級產品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工業製成品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並日趨占主導地位。工業製成品出口主導產品逐漸由第7類(輕紡產品、橡膠製品礦冶產品及其製品)轉變為第8類(機械及運輸設備),第8類商品所占比例1996年超過第7類商品、2001年超過第9類(雜項製品)商品,逐漸成為我國出口支柱產品。2007年工業製成品所占比例為94.95%,第8類商品所占比例為47.39%。從微觀結構來看,在1992一-2007年間,第11類(紡織原料及紡織製品)和第16類(機械設備)一直是我國出口最多的兩類商品,1998年以前,第11類商品一直是我國第一大類出口商品,1998年第16類商品首次超過第11類商品並一直成為我國第一大類出口商品。2007年第16類所占比重為43.42%,第11類所占比重為13.84%,兩者之和為57.26%。總的來看,我國出口商品結構的商品構成更加集中於少數幾種商品。(2)在1992一-2007年間,加拿大、日本、中國、德國和墨西哥是美國主要的進口來源地。在1993—2001年間,我國一直是美國第四大進口國,2002年超過日本成為美國第三大進口國,2003年超過墨西哥成為美國第二大進口國,2007年超過加拿大成為美國第一大進口國。1992年我國所占份額為5%,2007年所占份額為16.4%。從微觀結構來看,我國對美國出口商品結構的構成變化主要集中於第11類、第12類和第16類等3種商品。自從1994年以來,第16類商品一直是我國對美國出口的第一大類商品,第16類商品所占份額從1992年的9.22%上升到2007年的46.35%。我國對美國出口商品結構日益集中。從我國出口美國十大商品類別的地區構成來看,我國部分出口商品在美國各類商品進口總額中占據較大的份額,第5大類(鞋靴、傘等製品)商品所占份額最大,達到了73.4%,其次是第7類(皮革製品、箱包)商品,所占份額為65.8%,第2大類(家具、玩具、雜項製品)商品所占份額也達到了63.8%。墨西哥、義大利、加拿大和印度等國是我國的主要競爭對手。(3)從製成品的出口結構來看,不管是在
世界市場上還是在美國市場上,低技術含量的製成品在我國製成品的出口中都占據絕對優勢的地位,所占比例都超過40%,,高科技含量的製成品占我國全部製成品出口份額超過20%,中等科技含量的製成品占我國全部製成品出口的15%左右。另外,高科技含量的製成品所占份額都表現為增加的態勢,低技術含量的製成品都表現為下降的態勢,中等科技含量的製成品都表現為基本不變的態勢。(4)我國不同技術含量的製成品占美國的市場份額都出現了上漲的趨勢。低科技含量的製成品所占市場份額最高,所占市場份額從1999年的44.55%上升到2003年的62.34%;高科技含量的製成品次之,所占市場份額從1999年的13.31%上升到2003年的24.12%,其中,電子和電力類高科技製成品在美國所占市場份額上升的速度最快,所占市場份額從1999年的8.61%上升到2003年的19.01%;中等科技含量的製成品最低,所占市場份額從1999年的11.74%上升到2003年的19.12%。(5)從我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占美國市場份額的對比來看,2003年,在低科技含量的製成品中,中國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所占份額為62.34%,亞洲“四小龍”為17.2%,東亞四國為13.51%,日本只有5.85%;在中等科技含量的製成品中,日本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所占份額為53.85%,亞洲“四小龍”為16.9%,東亞四國為5.56%,中國只有19.12%;在高科技含量的製成品中,中國、亞洲“四小龍”、日本所占份額都在23%,左右,東亞四國為16.9%,各地區相差不是很大。(6)從出口商品結構與經濟成長的關係來看,出口商品結構與經濟成長之間有較強的關係,兩者之間存在單向的因果關係,出口商品結構的變化是GDP增長的原因,但是GDP的增長不是出口商品結構變化的原因,出口商品結構每提升1%,經濟成長將上升0.38%。
:(1)2002年在中國向世界出口的144種製成品中,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cA>1)共62種,占全部產品的43.06%,具有較強比較優勢的產品(23)有18種。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商品是低技術含量的製成品。在44種低技術含量製成品中,有34種具有比較優勢,其中,6種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14種具有顯著的比較優勢。(2)2003年在中國向美國出口的144種製成品中,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RcA>1)共40種,占全部製成品的27.8%,具有較強比較優勢的產品(23)有8種。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商品也是低技術含量的製成品。在44種低技術含量製成品中,有22種具有比較優勢,其中,6種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7種具有顯著的比較優勢。(3)我國低技術含量製成品最具有比較優勢,相當數量的中等科技含量和高科技含量製成品已經在
世界市場和美國市場上具有比較優勢,部分產品還呈現出較強或顯著的比較優勢,但是,這3類產品在世界市場和美國市場上的比較優勢分布狀況存在較大區別,主要表現為:中國低技術含量製成品在美國市場上的競爭力不如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在美國不僅具有比較優勢產品的種類比較少(22<34),而且RcA指數也比較低;中等技術含量的製成品和高技術含量製成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都不如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不僅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非常有限,而且多數具有比較優勢產品的RcA和RRcA指數也較低;高科技含量的製成品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主要集中在加工貿易特徵明顯的電子類高科技產品,大部分其他高科技製成品仍然不具有比較優勢,中國高科技製成品在美國市場上的區域比較優勢與在世界市場上的比較優勢分布狀況基本一致。(4)在1997—2002年間,中國最具有比較優勢的工業製成品主要集中在技術含量很低的產品,這類產品無論在
世界市場還是在美國市場,顯示比較優勢指數都保持在很高的水平,比較優勢十分明顯。無論在
世界市場還是在美國市場,中國製成品的比較優勢都比較穩定,沒有發生較大的波動。(5)自從1995年以來,機電產品已連續14年保持我國第一大出口產品地位。從出口產品的類型來看,中等技術密集型機電產品所占比例從1985年的72%下降到2007年的45%左右,高技術密集型機電產品所占比例從1985年的19%左右上升到2007年的53%左右,低技術密集型機電產品所占比例一直低於3%。但是,按照勞動和資本密集型劃分標準來看,我國出口的絕大部分機電產品都屬於勞動密集型產品,2007年63.01%的出口是勞動密集型,36.99%的出口是資本密集型。自從2002年以來,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的整體競爭力迅猛提升,區域比較優勢開始凸顯,但是,在日本、韓國等市場上的比較優勢不明顯。從產品競爭力來看,在各類機電產品中,辦公用機械及自動數據處理設備、電信及聲音的錄製及重放裝置設備類產品,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其他各類產品均不具有比較優勢。
:(1)在1993—2004年間,我國出口商品的國際地區結構在部分地區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均性。從洲際地區來看,我國出口嚴重依賴亞洲;從經濟集團來看,主要依賴於北美自由貿易區和歐盟;從國家或地區來看,主要依賴美國、歐盟、中國香港和日本。在所有的地區中,我國出口商品在北美洲和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地區結構最為失衡,美國在這兩個地區所占份額都在90%以上。(2)在1993—2004年間,我國出口商品在部分地區的整體地區結構表現為不斷最佳化的趨勢。在對比研究的7個地區中,僅從各個地區最大的5個地區來看,我國出口國際地區結構集中度從大到小的排序是:洲際地區、亞洲、東協、
拉美、歐盟、前5大出口地區、非洲。也就是說,我國出口的國際地區結構在洲際地區最為集中,在非洲最為最佳化(分散)。從變化趨勢來看,除
拉美地區的地區結構表現為日益集中的趨勢之外,在其他6個地區都表現為日益最佳化(分散)的趨勢,我國出口在亞洲的地區結構最佳化速度最快,在其他5個地區的出口地區結構也在不斷的最佳化,但速度比較緩慢。(3)在1993—2004年問,我國出口商品在部分地區的內部地區結構也表現為不斷最佳化的趨勢。在對比研究的7個地區中,洲際地區、東協、亞洲和非洲4個地區內部各個國家和地區占我國出口份額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地區結構不斷最佳化;歐盟、
拉美地區和前5大出口地區,這3個地區內部各個國家和地區占我國的出口份額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地區結構不斷惡化。2004年我國在這7個地區內部的出口地區結構均勻度從大到小的排序是:東協、歐盟、前5大出口地區、亞洲地區、
拉美地區、洲際地區、非洲地區。也就是說,東協5國所占我國的出口份額最為平均,非洲5國所占我國的出口份額差異最大。
:(1)在1997~2004年問,我國出口商品的國內地區結構日益集中於東部沿海的10個省市。我國出口商品國內地區結構的變化主要表現為:廣東地區所占份額下降,上海、江蘇和浙江這3個地區所占份額逐漸上升。(2)在1996—2005年間,我國31個省市之間的出口
絕對差異在不斷擴大,出口相對差異在不斷縮小;從三大地區來看,東部地區的內部差異最大且差異越來越大,西部地區的內部差異次之,
中部地區的內部差異最小;我國各省市出口差異日益擴大,我國各省市出口差異的G指數(基尼係數)一直保持在0.7以上,“九五”(1996—2000年)期間G指數的平均值為0.729,“十五”(2001—2005年)期間G指數的平均值上升到0.757,差異的擴大主要是由三大地區的外部差異導致的,三大地區的內部差異基本沒有發生變化。出口差異擴大及其導致的風險問題日益突出,國家和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視此問題。(3)2005年,在我國31個省市中,出口發展水平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的有6個省市,出口發展水平一般的地區有3個,其他22個地區的出口發展處於落後的地位。在1996一-2005年間,北京、廣東的下降趨勢和江蘇、浙江的上升趨勢最為明顯。北京的地位從領先地區轉變為一般地區,江蘇、浙江從一般地區轉變為領先地區。(4)在2006—2叭5年間,全國31個省市之間的出口
絕對差異將下降,相對差異將下降,出口基尼係數將下降,出口對全國經濟的帶動作用將上升,三大地帶間的出口差異將下降,東部地區內部的出口差異將下降,
中部地區內部的出口差異將上升。在“十二五”(2叭1-2015年)期間,全國31個省市問出口
絕對差異將上升,三大區域的內部差異和外部差異都將上升,
中部地區的內部差異也將上升。
:(1)出口商品過於集中於低科技含量的製成品,“比較優勢陷阱”傾向日益凸顯。(2)出口商品結構過於集中,且對外資的依賴程度日益增加,外貿安全問題日益凸顯。(3)出口國際地區結構過於集中,國際貿易摩擦問題日益嚴重。(4)出口國內地區結構過於集中,地區間經濟發展日益不平衡。(5)外貿依存度不斷提高,經濟發展對國際市場過度依賴的趨勢日益明顯。
:(1)最佳化出口商品結構的思路。實施出口商品多元化戰略,降低出口商品過於集中的現狀;實施核心技術自主研發戰略,提高出口商品的技術含量;最佳化要素結構和提升要素質量,為最佳化出口商品結構奠定要素基礎。(2)最佳化出口地區結構的思路。實施“新型市場多元化戰略”,最佳化出口國際地區結構;加快落後省市當地經濟和對外貿易的發展,最佳化出口國內地區結構。(3)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思路。在經濟發展戰略方面,構建內外均衡的經濟發展戰略,減少經濟發展對國際市場的過度依賴;構建新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降低經濟發展對
東部地區的依賴程度;加快培育我國自主的大型跨國公司,降低對外資企業的依賴程度。在外貿發展戰略方面,適度增加戰略性進口,提高進口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千方百計緩解貿易摩擦,創造良好的國際貿易環境。在對外直接投資戰略方面,基礎資源尋求型和邊際產業轉移型的對外投資應該投向開發中國家,核心技術尋求型的對外投資地區應該投向美日歐等已開發國家,並防範投資風險。在利用外資戰略方面,應該積極承接國際服務產業轉移,加強我國當地企業與跨國公司的關聯,儘快建立健全在華外資企業撤資機制,防範外資企業的壟斷行為。
圖書目錄
序一
序二
內容提要
導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文獻綜述
第三節 本書研究的國際分工背景
第四節 本書界定、結構安排與創新
第一章 出口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第一節 研究視角與分析框架
第二節 變數的選取與數據來源
第三節 模型的建立與實證結果分析
第四節 出口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動態效應分析
第五節 基本結論
第二章 對外貿易出口結構的理論分析
第一節 出口商品結構理論
第二節 出口地區結構理論
第三節 出口商品結構和出口地區結構的關係
第四節 基本結論
第三章 中國出口商品結構分析
第一節 中國出口商品結構的歷史演變
第二節 中國製成品出口結構分析
第三節 中國製成品出口結構的指數測度
第四節 中國出口商品結構與經濟成長相關性的計量分析
第五節 基本結論
第四章 中國製成品出口比較優勢分析
第一節 評價指標與數據來源
第二節 製成品的範圍和分類方法
第三節 中國製成品出口比較優勢及其穩定性檢驗
第四節 中國機電產品出口結構及其競爭力分析
第五節 基本結論
第五章 中國出口國際地區結構分析
第一節 中國出口國際地區結構的一般分析
第二節 中國出口國際地區結構的評價指數與數據來源
第三節 中國出口國際地區結構的指數分析及其比較
第四節 基本結論
第六章 中國出口國內地區結構分析
第一節 中國出口國內地區結構的一般分析
第二節 中國出口國內地區差異的評價指數與數據來源
第三節 中國出口國內地區差異的指數分析
第四節 中國出口國內地區差異發展趨勢的預測分析
第五節 基本結論
第七章 最佳化中國對外貿易出口結構的思考和建議
第一節 中國對外貿易出口結構存在的問題分析
第二節 對中國現行外貿政策的反思與重新定位
第三節 最佳化中國對外貿易出口結構的思路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