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科發展戰略·水利科學與工程

中國學科發展戰略·水利科學與工程

《中國學科發展戰略·水利科學與工程》系統闡述了水利科學與工程學科的現代發展歷程、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展望未來前沿科學與關鍵技術問題。面對當今水安全情勢與挑戰,提出了保障我國水安全戰略的若干建議。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學科發展戰略·水利科學與工程》
  • 作者:張楚漢,王光謙 
全書綜述,作品目錄,作者簡介,專家組,主審專家,秘書組,

全書綜述

全書按子學科分類編寫,共十七章,包括綜論;第一章:水文學——變化環境下流域水循環演變與工程水文;第二章:水資源——系統分析理論與可持續利用;第三章:農田水利學——作物耗水過程與農業水資源高效利用;第四章:河流動力學——泥沙運動力學與流域水沙環境演變;第五章:環境水利學——河流系統的環境與生態;第六章:水旱災害——成因機制、預測預報與風險決策;第七章:水能利用——水電與其他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第八章:海岸工程學——近岸動力過程及其工程回響;第九章:工程水力學——河渠水流特性及樞紐泄洪消能與水力調控;第十章:水工建築學——梯級樞紐工程全生命期性能演化與安全;第十一章:水工混凝土——工程特性與多尺度力學;第十二章:岩石力學與工程——多場耦合條件下裂隙岩體非平衡演化與控制;第十三章:土力學——土的本構模型、數值方法與測評技術;第十四章:水力機械動力學——多相介質流動特性及流固相互作用與控制;第十五章:水利工程管理——建設管理過程信息化與智慧型化;第十六章:水利移民工程——綜合經濟、社會與管理的系統工程。
  • 本書內容撰寫著重圍繞下列六個關鍵科技問題展開。
(1)變化條件下的水文、水資源與農業水資源高效利用。主要內容集中於第一至三章。第一章重點闡述全球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環境下流域水循環演變規律、水文模型與預測預報方法以及工程水文學的新進展;第二章提出變化條件下水資源模型與分析方法,其中重點闡述自然與社會經濟活動兩者相互結合的“自然社會”二元水循環模型,提出了我國當前水資源形勢與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內涵與關鍵;第三章以農業水資源高效利用和糧食保障為目標,論述農作物耗水過程機理和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
(2)河流、海岸水沙與生態環境的演變與調控。主要內容集中於第四、五、八章。第四章重點關注泥沙運動與流域水沙環境演變,涉及泥沙動力學、河流演變與工程泥沙問題;第五章闡述水動力與生態環境過程、河流生態環境模擬以及水利工程的影響與調控;第八章海岸工程學內容涵蓋海岸水動力學、海岸泥沙與水環境以及海岸工程的研究進展與前沿問題。
(3)洪旱災害成災機理、風險評價與防禦。第六章總結了我國五大涉水災害,即江河洪水、城市洪澇、山洪土石流、沿海風暴潮與乾旱等的成災機理、預測預報模型方法與風險控制問題。
(4)水能開發利用與風能、太陽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調節互補。第七章重點闡述水電與風電、太陽能、海洋能發電的關鍵技術以及各種可再生能源之間的調節互補作用。
(5)梯級高壩水電站群長期安全高效運行。主要內容集中於第九至十四各章。第九章以河渠水流特性與高速水流為基礎,重點圍繞防洪、高壩泄洪消能與水力調控以及跨流域調水中的長距離輸水等水力學問題闡述;第十、十一章圍繞水電樞紐與高壩工程建築的長期、安全運行目標,闡述高混凝土壩與土石壩、水工混凝土材料的長期性能演化規律,在水流、大氣、環境溫度以及在強震荷載作用下的回響行為與安全分析的模型方法,介紹了若干築壩新技術與混凝土智慧型溫度控制的理念與實踐;第十二、十三章涵蓋岩土力學與工程的研究進展與前沿問題,其中岩石力學與工程方面以岩體賦存環境、滲流與多場耦合、非連續介質力學為重點,運用非平衡力學理論解決岩石工程穩定控制問題;在土力學方面重點總結了土的本構強度理論模型以及非飽和土、凍土、土動力學前沿,敘述了土工測試技術的進展;第十四章闡述了水力機械內部流動理論,空化與多相流模型以及流固耦合作用與回響。
(6)水利工程智慧型化管理以及水利移民工程的科學化與可持續發展。第十五章重點闡述水利工程從建設到運行全過程的信息化智慧型化管理;第十六章圍繞水利移民的科學化與可持續發展目標,從經濟學、社會學與管理學三個視角闡述水利移民工程的主要問題。本戰略研究報告可供政府部門、科研管理機構在制定相關學科戰略規劃時參考,也可供科研院所、高等學校的科技工作者、工程師和研究生在科學研究中參考。

作品目錄

總序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綜論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我國水利事業發展的歷程與當代成就
第三節 我國水安全情勢與面臨的挑戰
第四節 水利科學與工程的科學前沿與關鍵技術問題
第五節 水利科學與工程的前景展望
第一章 水文學———變化環境下流域水循環演變與工程水文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水循環研究進展與前沿科學問題
第三節 水文模型和水文預測研究進展與前沿科學問題
第四節 工程水文學的研究進展與前沿科學問題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水資源———系統分析理論與可持續利用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水資源理論基礎與發展
第三節 水資源模型與方法
第四節 我國當前水資源形勢與關鍵科技問題
參考文獻
第三章 農田水利學———作物耗水過程與農業水資源
高效利用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作物耗水與節水灌溉
第三節 節水灌溉理論與技術
第四節 節水灌溉的水文及生態環境效應
第五節 糧食安全的水資源保障體系
參考文獻
第四章 河流動力學———泥沙運動力學與流域水沙環境演變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泥沙運動力學研究進展與前沿科學問題
第三節 河床演變學研究進展與前沿科學問題
第四節 泥沙工程學研究進展與前沿科學問題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環境水利學———河流系統的水環境與生態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水動力與生態環境過程
第三節 河流環境與生態
第四節 水環境模擬
第五節 水利工程對水生態環境的影響與水力調控
參考文獻
第六章 水旱災害———成因機制、預測預報與風險決策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江河洪水災害研究進展與前沿科學問題
第三節 城市洪澇災害研究進展與前沿科學問題
第四節 山洪土石流災害研究進展與前沿科學問題
第五節 風暴潮災害研究進展與前沿科學問題
第六節 乾旱災害研究進展與前沿科學問題
參考文獻
第七章 水能利用———水電與其他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水電在綠色、低碳、可再生能源發展中的作用及學科前沿問題
第三節 風力發電的發展狀況和學科發展的關鍵問題
第四節 抽水蓄能的發展與學科前沿問題
第五節 海洋能利用的研究現狀與前沿科學問題
參考文獻
第八章 海岸工程學———近岸動力過程及其工程回響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海岸水動力學研究進展與前沿科學問題
第三節 海岸泥沙運動學研究進展與前沿科學問題
第四節 海岸水環境學研究進展與前沿科學問題
第五節 海岸工程建築學研究進展與前沿科學問題
參考文獻
第九章 工程水力學———河渠水流特性及樞紐泄洪消能與水力調控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河道水流動力學的研究進展與前沿科學問題
第三節 高壩水力學的研究進展與前沿科學問題
第四節 洪水水力學特徵及其預報
第五節 長距離輸水水力學的研究進展與前沿科學問題
參考文獻
第十章 水工建築學———梯級樞紐工程全生命期性能演化
與安全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水工結構設計理論與數值方法研究進展與前沿科學問題
第三節 混凝土溫控與裂縫穩定性的研究進展和前沿科學問題
第四節 高壩抗震安全評價的研究進展和前沿科學問題
第五節 特高堆石壩的研究進展和前沿科學問題
第六節 特高拱壩的研究進展和前沿科學問題
第七節 新型築壩技術研究進展
第八節 三維設計方法與數位技術套用
第九節 環境友好水工結構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水工混凝土———工程特性與多尺度力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水工混凝土工程特性研究進展與前沿科學問題
第三節 水工混凝土的力學特性及其本構特性
第四節 水工混凝土損傷與斷裂特性研究進展與前沿科學問題
第五節 水工混凝土的長期性能
第六節 水工混凝土多尺度特性研究進展與前沿科學問題
第七節 水工混凝土材料動力特性研究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岩石力學與工程———多場耦合條件下裂隙岩體非平衡演化與控制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深部岩體力學特性與賦存環境研究
第三節 岩體多尺度本構特性研究
第四節 岩體滲流與多場耦合及控制研究
第五節 岩體細觀離散非連續破壞過程研究
第六節 岩體工程穩定及控制分析
第七節 大型岩體工程研究進展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專家組

組 長:張楚漢 王光謙
成 員:(以拼音為序)
曹樹良 曹文宣 陳 進 陳 喜 陳改新
陳文學 陳曉宏 陳永燦 程曉陶 崔 鵬
董哲仁 樊啟祥 馮夏庭 傅旭東 賀德馨
胡春宏 胡黎明 金 峰 賴遠明 李久生
李慶斌 李原園 林斌良 林鵬智 馬吉明
盧文波 倪廣恆 強茂山 任 冰 邵東國
施國慶 施鵬飛 唐洪武 王福軍 王國玉
王忠靜 謝 平 徐世烺 徐宗學 許唯臨
楊 強 楊大文 姚仰平 余錫平 張國新
張建民 張俊華 趙成鋼 鄭垂勇 鐘德鈺
鐘登華 周創兵 周建中

主審專家

陳祖煜 龔曉南 胡四一 康紹忠 李義天
林 皋 劉之平 陸佑楣 繆昌文 錢七虎
邱大洪 唐 澍 王 超 王 浩 張建雲
張勇傳(以拼音為序)

秘書組

胡黎明 鐘德鈺 魏 秀 陳 敏 武明鑫 江婷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