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作品
| | |
| | |
| | |
| | |
| | |
| | |
藝術賞析
藝術來源於生活又反饋給社會,創作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雕塑工作者在其中的角色定位。因此我嘗試著用作品實現藝術與生活、藝術與社會的對接。
從《中國孩子》到《湘江行紀》的創作推進過程中,藝術家體會到雕塑創作不僅需要真情實感,還需要多維度的思考。從戰略上的統一和戰術上的轉變,尋求雕塑在社會中多維度的支點。在《湘江行紀》構思中,他嘗試首先解決自我的問題,再建立與他者的互動關係,最終填補自我內心和社會的虛空。
基於種種內心的不安,作者嘗試站在觀眾的角度和方式來思考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在此期間,李安導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給予他極大的啟發,李安用極度浪漫的敘述方式與唯美奇幻的視覺效果,講述了一個嚴肅而殘忍的故事。在平鋪直敘的描摹面前,增添了奇幻妙想的藝術具有更震撼人心的表現力和廣闊的想像空間。因此作者在《湘江行紀》作品構思中,主要以反映自己內心為主,將孩子的具體家事從作品中剝離,取而代之的是針對彼此感同身受的內心缺失部分,以另外一種元素為形象進行表現。同時他開展《南泥北調》、《我書》等互動項目,讓孩子主動的、有選擇權的參與藝術本身,而不像以前被動式挖掘。他們的體驗恰恰對我的作品是一個再創造環節,也是他雕塑《湘江行紀》所要塑造的新的維度。同時在作品的過程中以遊戲的方式介入,讓以往被動介入的人們變成因喜歡而關注、又因興趣而選擇,此觀者選擇的空間恰恰是雕塑的又一個維度,對他人內心的填補,就是在塑造雕塑,因為人就是雕塑本身。
創作背景
作者不斷的努力尋找自己,從各個方面反思,試圖為內心所遭受的污染尋找標本兼治之路,用雕塑的“塑造”方式來重構內心,塑造與他人的聯繫,與社會的關係,從而達到一種和諧與平靜。平日在學院所學的基礎,以及其導師李象群先生對雕塑本體所強調的經緯線觀察方法,其實與“雕塑”社會的方式不謀而合,只是面對的物象和空間的異同。另言之,雕塑塑造除實體塑造以外,虛空間的控制尤其重要。虛空間可以是物理意義上的虛空,也可以延展至自然、社會和內心的需求。通過之前《中國孩子》項目的實踐,在提出社會問題、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幾度引發新問題。雖出發點是正確的,但是方式方法的緣故帶來了新的問題。如作品與人之間關係愈顯僵化、作品的推廣滯留等等。
於是《湘江行記》的構思油然而生。他將雕塑實體以外的虛空間作為塑造對象,尋求在社會中拓展自身、塑造思想的可能性;用藝術作品加強與他者的關係,填補內心,即是塑造社會本身。雕塑社會首先要塑造自己,面對個人心理的問題,減少貪婪和自私,誠實、善良的對待世界,進而像博伊斯的作品一樣,關照身邊的人。因此,我相信在多維度的思考和實踐下,既錘鍊自我本身,又要以處理與他人、與社會的良性關係為目標,進行積極的實驗和探索。
雕塑創作如果只考慮藝術家本身的喜好,而忽略客群群體往往會讓藝術作品顯得孤立,因此有必要積極地思考他人與作品的聯繫及觀者如何介入作品的關係。
藝術家簡介
石富,男,1986年出生於湖南永州藍山縣,畢業於
清華大學,師從著名雕塑家李象群教授 ,研修於西班牙康普斯頓大學,現為
西南大學美術學院教師,
中國雕塑學會會員、重慶美協雕塑藝委會委員、重慶雕塑學會理事、中國孩子鄉村教育藝術發展基金髮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