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20/2021)

二十一世紀中國城市發展編年史《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20/202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20/2021)
  • 作者: 牛文元等
  •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 ISBN:7100041074  
  • 主辦單位:中國市長協會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2020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消除了絕對貧困,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我國正在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在此具有里 程碑意義的背景下,《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20/2021》以“全面小康,應對疫情,城市更新”為主題,邀請25位專家學者分別為相關篇章欄目撰寫文章,系統介紹近兩年我國國土空間規劃、城市建設和管理的最新進展,重點介紹了應對疫情、城市更新相關方面的進展情況。

圖書目錄

“綜論篇”主要由三部分內容構成
一是對2020年度中國城市發展的總體狀況做了綜述 (中英文),內容涉及城鎮化與城 市發展、老舊小區改造與城市更新、“新基建”與“新城建”、綠色發展與“30/60”碳目標等重要內容,並對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進行了介紹。
二是對2020年度全國城市住房、交通、信息化、服務業及市政基礎設施發展狀況做了比較系統的介紹,力求客觀反映當年的最新進展。這部分內容具有連續性,是報告編年史的重要體現。
三是遴選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上海浦東開放開發30周年、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等十件大事,呼應了本年度報告的主題。
“論壇篇”收錄6篇重要文章
開篇是“兩院”院士吳良鏞先生對《中國城市發展報告》的寄語,雖然文字不多,但立意高遠,彌足珍貴。寄語肯定了《中國城市發展報告》為翔實記載中國城市在新世紀的成長曆程做出的貢獻,並以張橫渠詩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與大家共勉。吳先生擔任該報告學術委員會主任二十年,是該報告的學術引領者和傑出貢獻者,為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 撰文不斷,令人敬佩。
第二篇是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先生撰寫的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全文轉載),文章系統闡述了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豐富內涵和重要意義,明確了完善城市空間結構、實施生態修復工程等八方面的目標任務,提出了完善住房制度和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的總體要求,並指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要做到“六個必須”,即必須加強黨對城市工作的領導,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必須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堅持 “一個尊重,五個統籌”,必須加快改革創新步伐,必須用統籌的方法系統治理“城市病”。文章內容對於正確理解中央“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戰略決策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第三篇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黃艷女士撰寫的《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轉載於《人民政協報》),文章指出,從近年來各地實踐看,當前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制度機制和方法理念等,還不適應於大規模開展城市更新,並為此提出了三點具體要求:一是科學把握城市更新的內涵,把城市作為“有機生命體”來更新,讓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二是貫徹新理念新要求推進城市更新,加快建設宜居、綠色、智慧、韌性、人文城市,讓城市成為人民民眾高質量生活的空間;三是鼓勵先行先試探索城市更新,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和參與度,切實將城市更新落到實處。這些意見和要求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第四篇是國務院參事、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仇保興博士撰寫的《“韌性城市”是應對黑天鵝式風險的必然選擇》,針對極端的氣候變化、現代城市的高機動性、互聯時代的脆弱性、烈性傳染疾病等不確定性帶來的各種風險,提出了基於複雜適應理論的韌性城市規劃思路,以及在韌性城市設計建設中應注意的四個方面的問題,很有前瞻性和引領性。
第五篇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博士撰寫的《我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實踐》,概述了國內外新冠疫情現狀,重點介紹了我國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採取的主要舉措,包括建立高規格的指揮體系、全社會參與共同抗疫、科學防治依法防治和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指出 “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仍然是當前的主要策略,並就下一步的防控措施提出了堅持預防為主、積極接種疫苗、加強支撐保障、開展專題研究等七條建議,很有針對性和權威性。
最後是自然資源部國土規劃局局長張兵博士撰寫的《“多規合一”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建立與發展》,文章系統介紹了在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背景下,我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應運而生並逐步發展的過程。指出:我國國土空間規劃正經歷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性的改革,包括重構編制審批體系、創新實施監督體系、健全法規政策體系和加強技術支撐體系,通過“統一底圖、統一標準、統一規劃、統一平台”,實現“多規合一”,全面提升國家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為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最後,我謹向為本報告作序的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主席蔣正華先生以及所有文章作者及編委會同仁們表示衷心感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