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武漢經濟發展研究報告

《2021年武漢經濟發展研究報告》是武漢市2021年經濟發展的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1年武漢經濟發展研究報告
  • 發布地區:武漢市
檔案全文
一、地域發展狀況
1.1 地理和人口發展狀況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位於中國中部地區,是中國中部地區最大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級城市。武漢市位於東經113°41′-115°05′,北緯29°58′-31°22’,北接河南、西安,西接重慶,南接湖南、江西,東接安徽。
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境內河流縱橫,湖港交織,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水橫貫市境中央,將武漢城區一分為三,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全境水域面積2217.6平方公里,覆蓋率26.10%,人均占有地表水11.4萬平方米,居世界大城市之首。武漢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高溫、降水集中,冬季稍涼濕潤。武漢活動積溫在5000℃~5300℃之間,年無霜期達240天。
武漢市武漢全境面積8494.41平方公里,為湖北省面積的4.6%;市域周長977.28公里,7箇中心城區面積863平方公里,建成區建成區面積552.61平方公里。公園綠地面積7016.89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1.06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9.09%。森林覆蓋率27.31%。
截止至2021年10月19日,武漢市常住人口達1244.77萬人。2020年湖北省武漢市生產總值(GDP)為15616.06億元,比上年減少4.7%。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得知,2020年武漢市常住人口達到1232.65萬人,比2010年增加254.11萬人,增長25.97%。 這十年,武漢市人口突破千萬,平均每年增長2.34%。全市共有家庭戶408.25萬戶,平均每個家庭戶人口2.47人,比2000年的3.17人、 2010年的2.78人分別減少0.70人、0.31人,家庭戶規模持續減少。全市集體戶人口為223.7萬人。
從人口流動看,全市流入人口總量由2010年的264.84萬人增加到394.54萬人,增長48.97%,其中,省內流入武漢市269.45萬人,占比68.29%;省外流入125.09萬人,占比31.71%。
2021年武漢經濟發展研究報告
圖1 歷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及年均增長率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武漢統計局
武漢全市15個區(含功能區)中,常住人口超過100萬人的區有3個:黃陂區、武昌區、洪山區;在50萬人至100萬人之間的區有9個:江岸區、江漢區、礄口區、漢陽區、東西湖區、蔡甸區、江夏區、新洲區和東湖高新區;少於50萬人的區有3個:武漢經濟開發區、東湖風景區和青山區。其中,常住人口居前四位的區合計常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為40.14%。
1.2 經濟概況
1.2.1 綜合增長與結構
根據武漢市生產總值統計結果,2020年湖北省武漢市生產總值(GDP)為15616.0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下降4.7%,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5.8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02.18億元,下降3.8%,收窄32.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5557.47億元,下降7.3%,收窄38.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9656.41億元,下降3.1%,收窄34.6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由2019年的2.3︰36.9︰60.8調整為2.6︰35.6︰61.8。
圖 2019年武漢市三次產業結構
2021年武漢經濟發展研究報告
2019年武漢市三次產業結構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武漢統計局、同花順iFinD
1.2.2 農業
全年農林牧漁及服務業增加值423.94億元,比上年下降3.7%。糧食總面積降到2020年為144千公頃,較上年增加0.95千公頃,同比增加0.7%;糧食總產量較上年增加1.0萬噸,同比增加1.1%。
主要農產品中,糧食產量89.60萬噸,增長1.1%;禽蛋產量10.47萬噸,增長12.3%;牛奶產量1.39萬噸,增長32.9%;蔬菜產量777.52萬噸,下降0.3%;水產品產量42.67萬噸,下降3.4%;生豬出欄113.94萬頭,下降32.4%。全市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6921家,增長8.1%。涉農電商交易額2019.8億元。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武漢統計局
家禽、禽蛋生產穩步提升。全市家禽出欄量由2015年的3829.04萬隻,增加到2019年的4088.5萬隻,年均增長1.7%。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出欄量大幅下降至3446.29萬隻,同比下降15.7%。禽蛋產量到2020為10.47萬噸。
全市水產品總產量由2015年的52.46萬噸,下降到2020年的42.67萬噸,年均下降4.0%。其中:淡水捕撈產量由2015年的2.80萬噸,下降到2020年的0.89萬噸,年均下降20.5%。淡水養殖產量由2015年的49.66萬噸,下降到2020年的39.62萬噸,年均下降4.4%;淡水養殖面積由2015年的43.07千公頃,下降到2020年的39.22千公頃,年均下降1.9%。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武漢統計局
據市園林和林業局2020年武漢市綠化狀況公報顯示,2020年全市新增綠地762.25公頃,新建各類公園114個(含口袋公園100個),建設林蔭道132公里、綠道134.81公里。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2.07%,綠地率37.0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04平方米。森林面積達到179.2萬畝;森林覆蓋率14.69%(動態監測值,不含中心城區),森林蓄積量816萬立方米。
1.2.3 工業和建築業
2020年,武漢市規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6.9%,比一季度收窄32.8個百分點。其中12月當月增長12.1%,連續6個月保持正增長並創年內新高。全年工業增加值4085.48億元,比上年下降9.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6.9%。
從行業看,重點行業繼續回暖。2020年,全市12大重點工業行業增加值增速與一季度相比“11快1緩”。其中菸草製品業增長6.2%,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2.4%,醫藥製造業增長1.4%,增速分別高於全市規上工業13.1、9.3和8.3個百分點;汽車製造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分別下降4.1%、6.2%,降幅均小於全市規上工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下降11.7%。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分別增長4.7%和0.8%,增速分別高規上工業增加值11.6和7.7個百分點。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8192.23億元,增長10.3%;每百元營業收入中成本81.77元,較上年下降0.26元。
圖 2020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2021年武漢經濟發展研究報告
2020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武漢統計局
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1483.48億元,比上年增長0.1%。全年具有總承包和專業承包資質等級的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0591.59億元,繼續保持萬億以上,增長2.1%。
1.2.4 交通、通信和郵電
交通運輸社會物流總額4.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9%。全年完成貨運量63643.84萬噸,下降5.8%;貨物周轉量4050.54億噸公里,增長3.9%。全市民用航空航線124條,其中國際及地區航線16條,國內航線108條。中歐(武漢)國際班列到達國家12個,比上年增加1個;到達城市21個,比上年增加2個。
圖 2020年武漢市貨物運輸量和周轉量
2021年武漢經濟發展研究報告
2020年武漢市貨物運輸量和周轉量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武漢統計局
全年旅客運輸量10656.08萬人,旅客運輸周轉量582.94億人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車擁有量365.55萬輛,比上年增加28.42萬輛。年末軌道交通線路長410公里,比上年增長5.7%。捷運運營總里程360公里,增長6.2%。軌道交通客運量62160.1萬人次,占公共運輸客運量比重52.0%。
郵電通信全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243.42億元,比上年下降6.4%。郵政業完成快遞業務量11.0億件,下降2.7%;快遞業務收入110.2億元,下降4.1%。全年完成電信業務總量1322.71億元,增長21.4%。電信業務收入152.15億元,增長0.2%。年末行動電話用戶1557.37萬戶,行動電話普及率140.54部/百人。網際網路用戶479.53萬戶,比上年末增長4.3%。固定電話用戶156.45萬戶,固定電話普及率14.12部/百人。
1.2.5 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年在校研究生16.48萬人,比上年增長10.3%;本專科在校生106.72萬人,增長6.0%;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8.04萬人,增長0.9%;普通中學在校生36.34萬人,增長5.7%;國小在校生65.45萬人,增長5.0%;幼稚園在校生35.73萬人。
全年武漢地區科技研究機構10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7個,國家工程實驗室3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9個,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9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1人。全年技術契約認定登記23835項,比上年下降5.0%;技術契約成交額942.30億元,增長12.0%。
全年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4023.10億元,比上年下降0.2%,占GDP比重25.8%,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全年專利申請量93950件,授權量58923件,分別比上年增長21.9%和50.1%;發明專利申請量34635件,授權量14667件,增長4.3%和24.8%。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51.87件。國際PCT專利申請量1389件。
圖 武漢市各區每10萬人口中擁有的各類受教育程度人數
單位:人/10萬人
2021年武漢經濟發展研究報告
武漢市各區每10萬人口中擁有的各類受教育程度人數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武漢統計局
1.2.6 歷史、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共有市直公共圖書館2個,藏書482.70萬冊,接待讀者245萬人次;線上開展活動1118場,線上接待讀者1180萬人次。市直博物館10個,接待觀眾140.91萬人次,線上接待觀眾1億人次。市直民眾藝術館1個,演出92場次;藝術表演團體8個,新排上演劇目13台,獲國家獎7個。
年末共有衛生事業機構6446個,床位9.38萬張。衛生技術人員11.52萬人,增長0.9%;其中執業(助理)醫師4.19萬人,護師、護士5.73萬人。年末共有三級醫院66個,衛生防疫、防治機構31個,婦幼保健院所16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122個。公民無償獻血17.4萬人。人均期望壽命80.57歲。
年末共有體育場館158個,體育場地面積2349.81萬平方米,等級運動員發展人數348人,優秀運動員72人。全年共舉辦2020姚基金籃球慈善賽、全國水上芭蕾錦標賽、全國風箏邀請賽、武漢水上馬拉松等9項國家級大型賽事活動。全年體育彩票銷售額23.94億元。
1.2.7 資源稟賦:水資源、能源、城市化等
武漢市全市國土面積8569.1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885.11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452萬畝。全年液化石油氣供氣總量11.32萬噸,其中家庭用量3.16萬噸;天然氣供氣總量24.94億立方米,其中家庭用量7.97億立方米。
全年用水總量為33.86億立方米,其中工業用水量13.01億立方米,生活用水量11.89億立方米。劣Ⅴ類湖泊數量由上年30個下降至6個,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88.1%。全市排水管道長度11422公里,新增污水處理能力85萬噸/日。
全年用電量568.79億千瓦時,比上年下降7.6%。其中,全行業用電453.33億千瓦時,下降7.3%;城鄉居民生活用電115.46億千瓦時,下降8.5%。
在城市化方面,武漢市全年完成海綿城市建設56.9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長39.8%。全市擁有路燈298103盞,增長11.4%。新建成微循環道路102條。全市建成區綠地面積30162.45公頃,比上年增長2.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04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1.1%。全年新增綠地762.25萬平方米,新建綠道134.81公里,新建公園12個。公園總數101個,總遊人量6000萬人次。全年公眾食品安全滿意率85.1%,比上年提高3.5個百分點;藥品抽樣檢測合格率99.7%。全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406人,下降18.3%。
武漢市環境方面,2020年化學需氧量排放量11.8萬噸,比上年下降2.7%;二氧化硫排放量5.48萬噸,下降15.0%; 氨氮排放量1.43萬噸,下降2.9%;氮氧化物排放量8.74萬噸,下降13.9%。全年環境空氣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值37微克/立方米,下降17.8%。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309天,比上年增加64天,空氣品質優良率84.4%。全年水質優良(達到或好於Ⅲ類水體)比例90.9%。
二、產業和區域發展模式和技術發展
2.1 武漢市產業結構
2020年武漢市地區生產總值為15616.06億元,相比2019年增長了15614.44億元;人均GDP為126687元/人,相比2019年減少了18858元/人。
2021年武漢經濟發展研究報告
湖北:武漢市:GDP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武漢統計局、同花順iFinD
  圖 湖北省武漢市三次產業結構疊狀圖
2021年武漢經濟發展研究報告
湖北省武漢市三次產業結構疊狀圖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武漢統計局、同花順iFinD
  2.1.1 武漢房地產業發展現狀
  2020年,武漢市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下降11.8%,比一季度收窄69.8個百分點。
  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下降15.2%;第二產業投資下降20.2%,其中工業投資下降20.4%;第三產業投資下降8.8%,其中基礎設施投資下降16.7%。民間投資下降18.8%,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47.0%。
  分領域看,2020年,工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分別下降20.4%、16.7%、6.4%,降幅分別比一季度收窄68.0、67.4、69.3個百分點。民間投資下降18.8%,比一季度收窄65.8個百分點,占全市投資比重為47.0%。
  圖 2016 - 2020年武漢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武漢統計局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下降6.4%。其中,住宅投資下降10.3%,辦公樓投資增長19.1%,商業營業用房投資下降11.3%。全市房屋施工面積15565.89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4.8%。其中,本年新開工面積3668.79萬平方米,增長6.9%。全年房屋竣工面積777.86萬平方米,增長11.5%。
  全年城中村改造、棚戶區改造分別完成0.97萬戶、1.73萬戶。保障性住房投資115.87億元,建成保障性住房2.21萬套,籌集租賃房6.93萬套。
  圖 武漢市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值)
2021年武漢經濟發展研究報告
武漢市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值)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武漢統計局、同花順iFinD
  2.2.1 武漢金融交易所和金融機構發展現狀
  圖 2016 - 2020年武漢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餘額(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武漢統計局
  武漢市年末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存款餘額31005.89億元,比上年增長8.2%。其中,住戶存款10349.54億元,增長15.1%;非金融企業存款13607.64億元,增長10.6%。年末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貸款餘額36885.97億元,增長14.8%。其中,消費貸款9110.75億元,增長10.5%。中小微企業本外幣貸款12283.79億元,增長16.6%。
  年末總部設在武漢的金融機構31家。在漢設立或籌建後台服務中心的金融機構33家。上市公司83家,其中境外上市公司20家,境內上市公司63家。
  武漢市有金融資產交易所、武漢航運交易所、武漢智慧財產權交易所、武漢農村綜合產權交易所。
  (1) 武漢金融資產交易所
  自成立以來,著力產品開發,重視客戶關係價值管理,目前既有的產品,諸如委託債權投資、不良資產業務、金融國資、商業匯票、應收賬款、信託受益權、票據收益權、融資租賃收益權、信用證收益權、銀團貸款等;同時在新的交易結構和交易模式創新上,開發了交易商模式等創新模式旨在鞏固與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擴大業務合作空間。
  (2) 武漢航運交易所
  主要功能有:為航運企業提供航運、物流信息,助力企業打好“信息仗”,還將集中海關、商檢、邊檢等相關業務部門,提供貨物通關、海事海商服務和結算業務,為航運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武漢航運交易所運行後,還準備編制發布長江航運指數,開展金融、人才交流等服務。
  (3) 武漢農村綜合產權交易所
  是經湖北省、武漢市人民政府批准依法設立,為農村各類產權流轉交易提供場所、設施、發布信息、組織交易等服務,履行產權交易鑑證職能;提供信息諮詢、交易策劃、產權經紀、培訓輔導、委託管理、投融資等相關配套服務,履行相關職責的非營利性公司制企業法人。
  (4) 武漢智慧財產權交易所
  是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務院部際聯席會議核准,由湖北省聯合交易集團有限公司、武漢留學生創業園管理中心、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生產力促進中心共同出資成立,是集智慧財產權交易、投融資、專利運營於一體的專業化綜合服務平台。
  2.2 區域發展和定位
  武漢是華中地區最大的製造業城市,涵蓋38個工業行業門類,其中,汽車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4個行業產值過千億。建築業總產值、“四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均突破萬億。
  從產業空間布局來看,武漢市各區形成特色產業。以五大產業基地為例,四大國家級產業基地分布在全市不同方向,在東部的東湖高新區,布局了國家存儲器基地;在西部臨空港經開區,布局了國家網路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國家商業航天產業基地在北部的新洲區;國家新能源和智慧型網聯汽車基地在西南部的武漢開發區。大健康產業基地則主要分布在東湖高新區、江夏區等區。
  在產業體系建設中,目前,武漢市正在加速完善“3851”產業體系,打造光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鞏固提升裝備製造、鋼材及深加工、食品菸草、能源、家電、石化、紡織服裝、建材等8個傳統優勢產業;培育壯大商業航天、氫能、人工智慧、5G、區塊鏈等5個新興前沿產業;加快發展工業設計、檢驗檢測、工程設計、大數據、電子商務、工業網際網路等一批現代生產性服務業。
  在武漢市產業發展重點中,數字經濟被列為突破性發展產業。按照新出台有關方案,計畫力爭用3年時間建成全國數字經濟一線城市。按照方案,武漢市大力促進ABCDG(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5G)等新興業態發展。據悉,武漢市正在創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今年將新建5G基站5萬個以上,實現5G網路武漢市城區室外全覆蓋。
  三、企業發展情況
  3.1 上市公司名錄
  截止2021年,武漢市一共有63家上市公司,其中光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能源方面的上市公司數量的市值上占有一定的優勢。
2021年武漢經濟發展研究報告
武漢2021上市公司企業名錄(按行業分類)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由下圖可知,武漢市上市企業數量明顯集中在信息技術產業,體現了城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力強,產業結構優勢明顯。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Wind
  由上圖可知,武漢市上市企業數量相較於其他的一二線城市來說較少,說明武漢市資本活力有待加強,上市企業數量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3.2 主要上市公司
  1、良品鋪子
  良品鋪子,創立於2006年,總部設在湖北武漢,專注於從全球30個國家、地區優選好原料,為消費者提供高端零食。
  目前,集團已形成覆蓋肉類零食、堅果炒貨、糖果糕點、果乾果脯、素食山珍等多個品類、1400 余種的產品組合,有效滿足不同消費者群體在不同場景下的多元化休閒食品需求,連續6年高端零食市場終端銷售額全國領先。
  良品鋪子也是國內休閒零食行業,擁有線上線下結構均衡、且高度融合的全渠道銷售網路。目前,線下開設了2700家門店。線上細分運營99個子渠道入口。2020年2月24日,良品鋪子在A股主機板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603719,也是A股歷史上首家“雲上市”的企業。
  2、馬應龍
  馬應龍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993.SH)創始於公元 1582 年,歷經400多年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如今已成長為一家專業化醫藥類上市公司。馬應龍是經商務部首批認定的中華老字號企業,2004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011年,馬應龍八寶古方及眼藥製作技藝被國務院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年,馬應龍榮獲湖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長江質量獎”。
  3、中百集團
  中百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中百集團;股票代碼:000759)是以連鎖超市為主的商業上市公司。
  集團旗下中百倉儲、中百超市、中百百貨、中百工貿電器、中百羅森便利店、中百商網等商業品牌日益深入人心、家喻戶曉,以其豐富的商品和優質的服務為消費者創造全新的購物體驗。根據全國連鎖經營排序,集團連續多年進入全國連鎖經營30強。
  4、華中數控
  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4年,註冊資本1.7279億元,是首批國家級創新企業、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智慧型製造分會副理事長單位。
  華中數控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數控裝置形成了高、中、低三個檔次的系列產品,公司在前期技術積累基礎上,整合國家重大專項3個課題的研發任務,瞄準國外高檔數控系統的最高水平,研製了華中8型系列高檔數控系統新產品,已有數千台套與列入國家重大專項的高檔數控工具機配套套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伺服驅動和主軸驅動裝置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自主研製的5軸聯動高檔數控系統已有數百台在汽車、能源、航空等領域成功套用。
  5、長飛光纖
  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飛公司”,股票代碼:601869.SH、06869.HK)是全球領先的光纖預製棒、光纖和光纜供應商。
  公司主要生產和銷售通信行業廣泛採用的各種標準規格的光纖預製棒、光纖、光纜,基於客戶需求的各類特種光纖、光纜,以及射頻同軸電纜、配件等產品,公司擁有完備的集成系統、工程設計服務與解決方案,為世界通信行業及其他行業(包括公用事業、運輸、石油化工、醫療等)提供各種光纖光纜產品及綜合解決方案,在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優質的產品與服務。
  四、未來展望
  4.1 巨觀發展目標
  “十四五”時期武漢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和主要目標如下: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考慮國內外發展大勢、現代城市發展趨勢、同類城市競爭態勢和武漢發展比較優勢,武漢市錨定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國際化大都市總體定位,加快建成全國經濟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設成為現代化大武漢,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武漢貢獻。
  4.2 細化發展目標和措施
  4.2.1 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
  在未來的發展中,武漢市要暢通科技創新面向經濟社會主戰場破局的“最先一公里”,強化原始創新和產業創新,瞄準世界前沿,努力創建東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創新高地,提升創新策源功能。
  打通科技成果產業化“最後一公里”,推動“政產學研金服用”一體化高效協同,大力發展“四不像”新型研發機構,讓實驗室的科研成果加速走向生產線,成為現實生產力;用好人才第一資源,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加快推動院士專家引領十大高端產業發展計畫、“學子留漢”、助企引才、技能人才培育等工程,營造熱帶雨林式最優創新生態,打造創新人才集聚高地。
  4.2.2 實施經濟高質量發展戰略,著力構建產業新體系
  武漢市未來發展中要著重突出自身的原有產業的優勢,推進支柱產業壯大工程,做大做強“光芯屏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製造和服務、大健康和生物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等產業,促進鋼鐵、石化等產業轉型升級,增強支柱產業支撐力。
  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增計畫,大力發展網路安全、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力;提升研發設計、商務會展等知識密集型服務業能級,增強現代服務業帶動力;把突破性發展數字經濟擺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積極創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全面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打造數字武漢。
  4.2.3 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堅決擔當“一主引領”新使命
  在未來五年的發展計畫中,武漢市要圍繞“一城、一圈、一群、一帶”建設,強化武漢“一主引領”龍頭作用,引領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帶動長江中游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一城”就是要做大做強武漢自身,以兩江四岸為核心,加快建設光谷副城、車谷副城、臨空經濟區副城、長江新區副城,加快構建“主城做優、四副做強、城鄉一體、融合發展”的空間發展格局;
   “一圈”就是要發揮輻射引領作用,帶動武漢城市圈升級發展,推進基礎設施聯通、產業協作發展、區域市場一體、公共服務共享、生態環境共治,實現與“宜荊荊恩”“襄十隨神”同頻共振,共同支撐湖北“建成支點”;
   “一群、一帶”就是要強化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地位,加強與長沙、合肥、南昌等兄弟城市協同合作,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一體化發展。
  4.2.4 實施交通支撐戰略,致力打造“九州通衢”新樞紐
  武漢市的交通系統十分發達,但要更進一步完善。
   市外交通要通達全球,增開國際航線,擴大中歐(武漢)班列輻射範圍,大力發展水水相連、水鐵聯運、江海直達;
   市內交通要暢通全域,加快軌道交通、過江橋隧、進出城快速路網建設,織密微循環路網,推進公交、軌交一卡通用、公共運輸零距離換乘;
   綜合樞紐要提升功能,加快推進“超米字型”高鐵樞紐網建設,實施天河機場擴容工程,建設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儘快形成武漢城市圈1小時通勤、長江中游城市群2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的綜合交通網。
  4.2.5 要實施生態文明戰略,精心繪就美麗武漢新畫卷
  武漢兩江交匯、三鎮鼎立,一城秀水半城山,生態稟賦優越、人文底蘊深厚,大江大湖大城的格局和氣魄世界少有。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高水平建設百里長江生態廊道,構建多層分級、貫通三鎮的城市“風道”,江湖相濟、湖網相連的城市“水道”,藍綠交織、清新富氧的城市“綠道”,打造公園城市、濕地花城;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既提升綠水青山“顏值”,又挖掘金山銀山“價值”,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世界濱水生態名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