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公共管理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公共管理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公共管理學院成立於2012年7月,是由原政法學院公共管理系和法學系、地球科學學院地理系、資源學院土地資源管理系組建而成,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1個學院(課部)之一。

公共管理學院的成立是中國地質大學順應高等教育發展潮流,積極整合多門類學科,完善學校學科體系的所作的重大決策,是促進學校理工管法深度交融的一次重大嘗試,為我校地質學、地理學、公共管理學和法學相互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在2012年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開展的學科評估中,學院公共管理一級學科在全國高校中排名18位,與同濟大學、重慶大學、蘭州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並列。

在2014年中國校友會網最新編制完成《2014中國大學學科專業評價報告》,我院公共管理一級學科入選中國四星級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公共管理學院
  • 外文名: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 簡稱:公管學院
  • 校訓:艱苦樸素 求真務實
  • 創辦時間:2012年7月
  • 類別:二級學院
  • 現任校長:李江風(院長)
  • 知名校友:溫家寶、趙鵬大等
  • 所屬地區:湖北武漢
  • 主要院系:公共行政系、土地資源管理系等
  • 主要獎項:公共管理一級學科全國18強
    公共管理一級學科入選中國四星級學科
概述,師資力量,學科建設,

概述

學院現設有4個系:區域規劃與信息技術系、公共行政系、土地資源管理系和法學系;2個教育中心,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法律評價工程重點實驗室,另有光谷發展研究院、土地工程實驗室、公共經濟研究所等研究平台,並啟動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工作。
學院堅持實施教學與科學研究一體化發展戰略,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構建基礎研究、套用研究和服務資源管理和保護三位一體模式,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行業服務緊密結合起來,堅持品牌專業、特色學科、精品課程的建設,努力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學院為目標,使學院成為國土資源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管理研究的主導力量,成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層次、創新型、複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現任院長李江風、院黨委書記張吉軍。

師資力量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學術梯隊合理,李江風、王占歧在國內土地資源領域享有盛譽,黃德林、卓成剛等在公共管理領造詣高深,曾克峰等在區域規劃、地理信息領域頗負盛名。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79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32人, 行政管理人員10人,實驗室管理人員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有43人(占教師比例為64%),在讀博士學位14人(占教師比例為22%),90%的35歲以下青年教師擁有博士學位,35%的教師有出國學習經歷。
學院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戰略,聘請了多名學術水平高的校內外兼職導師,每年引進2—3位優秀博士。學院要求教師具有國內訪學、國外留學、實務部門掛職三種經歷,建立公正有效的獎懲制度,形成具有競爭力的人才培養機制,培育一批具有國際交流能力且在國內外相關領域具有一定學術影響和地位的專家學者,努力構建一支學緣、學歷、年齡、職稱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學科建設

學院現有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法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土地資源管理等5個本科專業,在校本科生約1000餘人。學院積極探索寬口徑、厚基礎、實踐能力強的人才培養模式,推進實施本科大類招生和大類培養模式,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公共管理、法學、土地資源管理三個專業的本科生均在秭歸基地進行教學實習,地理系本科生在北戴河、周口店和廬山開展教學實習。學院堅持校內實踐教學和校外實踐教學相結合的三階段實踐教學模式,如:本科生在校可參加模擬法庭、電子政務實驗室、專業課程設計等,從中了解專業中的實務問題,再到三峽秭歸基地、地方政府、法院等進行感知性實習,最後回到實驗室開展研究性實習。近5年,學院每年向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等知名高校推薦多名免試碩士研究生,深得國內一流大學的好評。
學院現擁有土地資源管理、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與信息工程學院共建)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公共管理、地理學、法學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公共管理(MPA)、法律碩士(J.M)、工程碩士等專業學位授予權,在校研究生規模約700餘人,其中博士生29人。學院瞄準國家戰略目標和需求,依託學校優勢學科,強調理、工、管、法。學科交*和深度融合,突出資源管理特色,加強重點和特色學科建設,學科建設成果豐碩。
目前,公共管理一級學科列為湖北省重點學科,為中國四星級學科,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入選湖北省品牌專業建設單位、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與信息工程學院共建)列為湖北省特色學科等。
學院是一個具有高度凝聚力、積極向上、不斷創新、充滿活力的教學科研集體。學院制定了科研管理制度和激勵政策,注重科研平台建設。現擁有土地利用規劃甲級資質,與國土資源部法律中心深度合作,聯合共建國土資源法律評價工程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與武漢東湖高新區合作共同建設光谷發展研究院,在國家土地督察武漢局、廣東省惠州市國土資源局等地建立產學研基地,搭建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研究平台。近年來,隨著學科實力的迅速提高,各學科在國內的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973”子課題、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子課題、國家軟科學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國土資源部軟科學基金項目、重大地質調查項目等30餘項,年科研經費2000萬元以上。科研隊伍立足國民經濟建設的主戰場,服務地方社會經濟和民生建設,在湖北、廣東、廣西、海南、福建、河南、安徽、吉林、貴州、西藏、青海等省市承擔了大量科研項目,並享有良好的社會聲譽,多次獲得行業主管部門及業主的高度評價和嘉獎,獲得省部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21項;發表SC/SSCI/EI/權威期刊/重要期刊等研究論文170餘篇,出版專著50餘部;連續3年參與發布國土資源法律評價報告,對指導國土資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受到國土資源部及相關部委的肯定和好評。
學院堅持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國內外交流與合作,加強與國內外著名高校、研究機構的人才培養和學術交流,不斷推進國際化水平。共邀請國內外專家來院講學100餘人次,聘請美國耶魯大學和密西根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和悉尼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知名學者來院講學交流,與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簽署合作協定,招收18名海外留學生。近年來,舉辦了湖北省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年會、湖北省行政法學會年會、湖北省土地學會年會、中日中青年環境法學術論壇等學術會議。
2007年,被湖北省委宣傳部評為“2006-2007年度理論學習先進單位”。2005年、2008年2人被湖北省委高校工委評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工作者”。
公共管理學院是一個有著深厚歷史傳承、堅實辦學基礎的新學院,學院將依託學校的優勢學科,凝聚多學科特色,發揮師資隊伍的共同智慧,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辦學目標為導向,科學合理謀劃學科交*融合,建立共享的科學研究平台,實現學院各項事業快速健康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